昨天早上我站上体重秤,心里咯噔一下:这个星期我又掉了两斤……一个月没见的朋友,第一句话都是“你是...又瘦了嘛”。虽然我觉得自己身体挺健康的(每天6公里),但体重掉太快家人真的会担心——家主和丈母娘已经委婉地提醒了(“今年体检做了吗?”)。
对我来说,三年40斤的“减脂”,和即将面临的“增重”,其实是把同一件事按不同的方式做两遍。
这件事就是减少“空热量”的摄入,提升饮食的“营养密度”。着急的朋友(想“减脂”或“增重”)可以直接拉到文末看“基础颜究生活提案”,愿意听我聊聊的街坊,咱们从“空热量”和“营养密度”这两个概念说起。
“空热量”:食品工业的恶意
所谓“空热量”,就是没什么营养素,只是“空”的热量(卡路里)。安德烈亚斯•乔普在《逆龄饮食:逆转慢性疾病与衰老的再生医学新成果》中说:“哪怕是那些自认为饮食健康的人士,他们的饮食中也有将近1000大卡左右的食物是无效的——几乎不含任何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植物营养素,只有糖和脂肪。”
(数据来源:安德烈亚斯•乔普《逆龄饮食》,《中国居民营养和慢病状况报告(2020)》)
《逆龄饮食》给出了(德国人)“空热量”摄入如此高的原因:市场上80%的食品都是“超加工食品”。看起来琳琅满目的超市货架,“满足味蕾”的食物很多,但“满足身体需求”的不足1%。
“很多人的饮食完全依赖加工食品”,这是乔普博士给出的原因——这是德国人的现状,可能咱们这边情况略微好一点。好一点,但不多。
为什么我们如此喜爱“超加工食物”呢?因为它们设计出来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吃的——食品工业并不在意食物会不会让我们发胖、掉肌肉,他们只是想多卖一些货物而已,资本的坏心思足够“单纯”,我们腰围增加、力量减小,只不过是他们赚钱的“附带伤害”(collateral damage)而已。
小知识:
美军为了“委婉化”战争中对老百姓的伤害(比如在加沙),会把“平民伤亡”说成“附带伤害”(collateral damage)。迪克•切尼副总统在海湾战争期间正式使用这个词儿,意思是“我也不是故意的呀”,“我也在努力避免”,“你再说我就是你不对了”。
可是我们怎么就那么听话呢?食品工业让我们吃,就真的去吃了吗?
糖和可卡因:大鼠会选择什么?
2007年,法国波尔多大学。132只雄性Wistar大鼠被分组,等待它们的是“甜品”和“毒品”。
实验细节我就不赘述了,单纯说一下结果:
没有接触过可卡因的大鼠,94%选择“糖”;
已经可卡因上瘾的大鼠,一旦接触到糖之后,迅速改换口味选择“糖”;
同时提高获取难度(大鼠需要按压操纵杆更多次),反而让大鼠更加愿意选择糖。
也就是说,跟“静脉注射可卡因”相比,大鼠们更爱轻松、适口、让它们充满幸福感的糖。
这个实验让媒体震惊,但真正研究饮食的科学家可能并不会诧异,毕竟在1970年代Anthony Sclafani(安东尼•斯克拉法尼)博士就发现让啮齿动物“疯狂长肉”的办法——喂给他们(高糖高脂的)“超市食物”。
1970年代之前,“肥胖症科学家”们为了让小鼠变胖通常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单纯“高脂鼠粮”的催胖效果相当一般。当时还在读研究生的斯克拉法尼的一次偶然发现,彻底改变了这种窘迫状态。当天晚上,一个加班的同学留下了一包“果脆圈”,而斯克拉法尼把实验用的大鼠偶然放到了实验台上——从来都谨慎的大鼠,居然抗拒不了诱惑,强压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摇摇晃晃地爬过去开始大吃大嚼。
在之后的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超加工食物”中超量的糖,可以直接“命令”大脑最底层(最本能)的“基底神经节”,逼迫人类跳过“理性思考”——吃、吃、吃,不停地吃。
换句话说,“加强版甜味”(超加工食物)挟持了我们的大脑,让我们不停地吃它们——吃太多这些东西后,我们已经饱到不能吃真正有营养的食物了。而这类超加工食物,几乎不含任何“有意义”的营养素。
减脂的历程,增重的方案
根据《我们为什么会吃(太多)》这本书的说法,“超加工食物”(以及久坐、熬夜、工作压力)会改变咱的“体重定点”——哪怕短期内通过节食控制下来,只要这种“超加工”生活方式不变,就还是会胖回去。
所以我的减重过程,包含下面这几个方面:
每天跑步,结合绿咖啡(“燃脂运动”,调低“体重定点”);
先吃蔬菜,再吃肉蛋奶豆制品,最后吃碳水(控制血糖,调低“体重定点”);
规律摄入绿原酸(带皮吃有机苹果,后来改成杜仲茶,调低“体重定点”);
逐步引入“16+8”轻断食(减轻肠胃压力,调低“体重定点”);
去年年底的“寒冷暴露”(增加基础代谢,同时不增加“体重定点”);
每天睡够6小时,争取7小时(不增加“体重定点”)。
坚持做3年,各位街坊都能达到一个健康、合理的体重。
我不会、不想为了增重去吃“超加工食物”,好不容易甩掉的脂肪,我坚决不愿意再长回来。可另外一方面,我还是希望让家人放心,所以我的目标就转化成:希望增加些“肌肉”量,同时让骨骼更健康。
所以我列了一下新的行动要求:
跑步之后,洗澡之前,增加2个俯卧撑和10秒拉伸
*微习惯,先执行后成长,今天早上做了50个俯卧撑和30秒拉伸;
大大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尤其是豆制品、鸡蛋、酸奶和坚果
*今天早上特别吃了肉末蒸豆腐,还放了两个鸡蛋
增强膳食纤维的摄入,碳水选择土豆(放凉)、红薯和芋头为主,每天固定吃一点燕麦
*今天早上原切燕麦放在热牛奶里,之后掺酸奶、坚果和蓝莓,很好吃
好的习惯我不会变,还是16+8,还是慢跑,还是尽量减少超加工食品的摄入。跟以往不同的地方,第一是我加入了能接受的力量训练(但不去健身房,因为现在还没有形成习惯),第二是尽可能多吃,家主说我现在一餐的量她能吃“两顿半”。
说实话,我现在看到“空热量“食物会皱眉头:
为了增加体重,每一份食物我都希望营养丰富,“空热量”只会耽误我体重的回升。
我师兄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上坡路和下坡路,其实是同一条路。”
正在努力增重的我,时不时会想到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