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许多人问小孩子保险的配置问题,掐指一算,确实挺久没更新这块内容了,安排上安排上。
一、必需的基础保障
1、意外险(60-150元/年)
①作用:为「磕磕碰碰的日常」兜底
成长路上,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危险与伤害,哪怕再小心保护,也无法完全规避手被门夹、误食异物、骑车摔倒、玩滑梯扭伤脚、猫抓狗咬、烫伤等意外遭遇。
有些也许哭个鼻子或者笑一笑就过去了,但有些可能就必须去门诊就医甚至住院。比如像去年我们公众号所有结案的意外险中,被保人是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案件能占到45%。
我们没法控制意外不去发生,但可以转移发生意外后万一要去医院,自己钱包的损失——通过意外险,不仅能够覆盖意外受伤的医疗费,还有意外身故、伤残方面的相关赔偿。
②配置提醒:
a.优先选不限社保范围、0免赔、100%报销、带伤残赔付的产品;
b.根据监管规定,10岁以下儿童身故保额不超过20万,10-17岁不超过50万。
2、百万医疗险(200-500元/年)
①作用:为「不敢想的住院」托底
新生儿保温箱一天500-700元、ICU一天就得万八千、Pet-CT之类的高端影像检查一次差不多7000-8000、癌症进口药一针两三万都算便宜、需进行数月甚至长期治疗的疾病,如较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至少十来万起........普通家庭根本扛不住,家庭储蓄很容易就被消耗殆尽。
百万医疗险就像一道安全网,主要防的是花销大的医疗费:医保报销后,自费部分超过免赔额的(一般是1万元)部分还能继续报销,自费药、ICU都能覆盖,从而大大降低需自己承担的金额。
我们都不愿孩子生病,也不敢想象发生严重疾病住院的情景,但若真的发生,谁都没办法改变,哪怕花再多钱,为人父母肯定都不愿意放弃治疗,如果有一份百万医疗险作为兜底,至少不会陷入「砸锅卖铁去看病」的困境中。
②配置提醒:
a.关注续保条件,优选能保证续保的产品;
b.关注外购药责任,尽量选择含外购药报销的(至少含癌症外购药/特效药);
c.注意健康告知与免责条款。
3、重疾险(500-8000元/年)
①作用:为「大病后的生活」续力
孩子若患重大疾病,除了考虑到表面上的医疗账单之外,还有许多隐形的开销。
像一些基础的有:营养费、交通费、康复疗养费;还要考虑到大部分家庭可能至少一位家长需长期停工陪护,从而导致收入中断;以及一些疾病可能还涉及到生活成本的重构,比如罹患血液病的小朋友回家后可能需要安装全屋空气净化系统,免疫缺陷患儿的饮食成本可能会增加不少等等,这些不是单靠百万医疗险就能解决的。
而重疾险直接赔的一笔钱,可用于弥补家长的收入损失、孩子未来长期的康复费用等等一系列看不见的成本。
这笔钱也是给父母的底气——能更安心更有勇气陪孩子治疗,降低焦虑感。
②配置提醒:
a.保额尽量高,至少50万;
b.优选少儿专属重疾险,白血病、川崎病等儿童高发重疾可双倍赔付的产品;
c.年纪小身体异常少,保费低且容易投保上,建议尽早配置,且能保终身就尽量保终身(若预算有限就先选定期)。
二、根据自身情况的可选补充保障
1、教育金等年金类产品(通常来说最低1000即可起投,上不封顶)
①作用:
强制储蓄、专款专用,为未来的必要花销(如大学学费、留学等)提前规划。
②适合人群:
家庭基础保障已配齐,且还有余力做长期储蓄和资金规划的。
③注意事项:
a.需优先保障健康险
b.「收益」不高(核心也不在于收益),且灵活性、流动性不太好。
相关阅读:
我为什么给宝宝买「不划算的」教育金
关于买年金险,我有 8 条非常成熟的小建议
我想给孩子攒钱,用增额寿还是教育金?
2、门诊险等小额医疗险(600-1500元/年)
①作用:
减轻感冒发烧肺炎等小毛小病的医疗费用负担。
②适合人群:
追求全面保障或娃免疫力交差,常因小问题去门诊的家庭。
③注意事项:
a.多数产品都是1年期不保证续保的,理赔后可能无法续保;
b.免责部分通常较多,腺样体肥大、发育迟缓、疝气等问题一般是明确不赔付的;
c.虽然理赔门槛低,但保额不高,哪怕没有保险,大部分家庭也是完全有能力自担的,故而不属于「刚需险种」,配置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是低于百万医疗险的。
讲完基础概念后,再给两个「喂饭版」的方案,方便无暇花太多精力研究产品、追求高效决策的朋友抄作业用。
老规矩,进入方案之前,先看【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