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登录 注册
收录(17307)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微商动态 > 听说最近股市大跌?

听说最近股市大跌?

作者:   来源:  热度:2725  时间:2023-11-29
听说最近股市大跌?原创 一炜 个人成长之行 2018-02-10昨天一个小伙伴给我发微信:据说大盘暴跌,你没被影响吧?作为一个自称“关注股票投资”的人,我的第一反应是&mda

 听说最近股市大跌?

原创 一炜  个人成长之行  2018-02-10
昨天一个小伙伴给我发微信:据说大盘暴跌,你没被影响吧?
作为一个自称“关注股票投资”的人,我的第一反应是——暴跌?我听说是在跌,不过最近没怎么看股价呢。
于是,打开APP看一眼,确实跌了不少。收益率从111%跌到83%了。:-)
最近也有小伙伴问,“个人成长”包括哪些方面呢?其实这个范围很广,而“理财”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块。所以,今天就来说一说“理财”。
1、理财的基础
“股票投资”会放在第二部分。首先,来说说理财的基础。
问一个问题:假设你在参加工作初期,省吃俭用辛辛苦苦攒了几十万;或者认真研究投资,比巴菲特老爷子还厉害保证每年22%以上的投资收益(虽然很多人觉得这“不算什么”)。但是,出现某一件事情,就会让你把老本全都搭进去,砸锅卖铁甚至还得去借钱,那你是不是得避免这种事情出现?
如果每年掏个几千块钱就可以避免,你愿意不?
你看,很简单。理财的基础是什么?在我看来,是保险。
保险不会让你赚大钱,但它能让你免于重大风险,免于因为某一天的某一件事情就一夜回到解放前,它能让你有一份基本的安全保障。所以,你可以有很多不错的理财投资,但保险是给所有这些投资的一份保障。
在参加工作的初期,我们多数人都没有太多的钱来抵御意外风险;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风险规避需求。每个人都应该花一点时间去了解一下保险,为自己配置一份符合自身需求的保险。
这也是我下一步可能选择从事保险行业的原因。我深深觉得,这是一件在为别人提供价值的同时获得财富的事情,虽然直到今天还有一些人觉得“保险”听起来怪怪的——这是因为在过去的很多年里,确实有一些人把这件事做得怪怪的。
如果有小伙伴对保险感兴趣,可以读读之前我邀请好朋友敬一写的那篇《收入和情怀,不必二择一》。
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一点:理财的基础,是保险。
2、股票投资
可能因为最近股市的波动比较大,连续有好几个小伙伴来找我交流关于“股票投资”的问题,有的甚至拿着20万、50万来让我帮忙投资……
这我可不敢拿。
我绝对不是股票投资的“专家”,我的收益水平在真正的高手看来可能也不值一提。但是,我曾经作为一个新手,完整经历了2015年那场大“股灾”;通过学习,两年多以来的收益超过80%。所以,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多亏当初做了一些“投资笔记”,这次翻出来,找到了许多当时的记录:
2014年底,作为一个完全不理解股票是什么的新手,开始集中阅读股票投资的书籍。一些人可能记得,这正好是一个“暗流涌动”的时间点。
2014年底之后,A股一路飙升,半年间大盘从3000多点涨到5000多点,很多人说A股将冲到10000点。
这半年多里,我一边读书研究,一边寻找有价值的股票,也做了几次交易试手。2015年6月,在一轮大跌之后,我入手了自己最终长期持有到今天的一支股票。一些人可能有印象,这时正是当年的转折点。
之后,大盘开始暴跌。坦白说,我反倒开始兴奋起来。我看到当时自己的笔记:“大盘连续暴跌一个多星期,10天内从5100跌到最低4300……10天内从盈利10%变成亏损10%,但正好发工资,我不断加仓。”
再然后,大盘一路跌到3500左右,很多人拼命抛售。股票一路跌,我却一路买。我看到那时自己笔记里的一句话:“唯一遗憾的,是在这个连日跌停的阶段里,我没有钱去持续加仓。”
最终,在2015年那场“股灾”里,在越跌越低的时候,我这个新手不断买入。那时候刚参加工作,我投出了自己能够承受的全部资金,而且最终集中在了一支股票上。这支股票我从2015年6月一支持有到了现在,盈利一度超过110%。截至昨天,经历最近大盘下跌之后,盈利83.76%。
如果不是这次回顾之前的投资笔记,都快忘了当初自己作为新手的这段经历。我对股票的研究还很浅,远远达不到能“指点”别人的水平。但如果问我,只能用一句话给出关于股票投资的建议,会是什么?我会说:
“且慢炒股,先来读书。”
这句话来自辉哥在2014年12月发的一篇文章——《张辉:且慢炒股,先来读书》,我之前提到过,这几乎可以算是我进行股票投资的起点。这篇文章里有一份书单,我当初把其中的前6本都买回家读了。
“读书”有什么用呢?用处就是,读书并不能让我们短期暴富,但通过读书我们能为自己构建一套基本的投资理念,而正是这些理念让我们可以在面对逆境时保持坚定,在别人贪婪时保持冷静,正是这些理念让我们不至于有一天赔得连裤子都没了。
这篇文章里的书,我自己还有一个推荐:《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中文版《聪明的投资者》),作者是Benjamin Graham,巴菲特最敬佩的老师。巴菲特在19岁时读到了这本书,一生都受其影响。
我当初为了读到原汁原味的文字,买了英文版,受益匪浅。我第一次读到它是23岁,比巴菲特老爷子晚了4年,差距不算太大。:-)
“股票投资”这部分的最后,分享辉哥在最近股市大跌后发的一条朋友圈:
“全部商品打折10%以上开不开心?不够?我们再打折10%。总算是开心了。对了,股票打折为什么不开心?作为价值投资者,‘一生应当是买家’。”
3、“投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理财
其实这部分才是我最想说的。
虽然“股票投资”说了挺多,但最近两年,我并没有把很多精力放在股票上,甚至没有特别关注“理财”这件事。我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投资自己”。
自从写了那篇《25岁,放弃年入50万的工作》,很多小伙伴觉得我肯定“可有钱了”。一些小伙伴又知道我在股票上收益率不错,那肯定“更有钱了”。其实还真没有。坦白说,我在股票上投的钱很少,而自己大部分的钱都花掉了,花在那些我认为属于“投资自己”的地方。
一个方面,是“学习”类投资。比如,买书基本不看价钱;比如,愿意花几千块钱,只为听一个几小时的线上课程。我在类似的事情上花了不少钱,而最终甚至很多课程都没听完。但是,只要这个课程里有那么一个观点,给我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启发,给之后的生活带来了长期的积极影响,那岂不是就赚大了?
另一个方面,是“体验”类投资。比如,花钱去旅行;购买一些看起来有点“奢侈”却非常值得的东西,比如我愿意花两万多买一套听音乐的设备(这算不算投资自己,取决于从什么角度来看)。这件事经常被小伙伴拿来戳我的脊梁骨……
我发现,每当回头去看的时候,那些曾经觉得很贵的“投资自己”的事情,绝大多数都为自己带来了长期的、远远超过其价格的回报;而如果当时没有“狠心”把那份钱花出去,一些年后自己往往都会感到后悔莫及。
所以我想说的是,年轻的时候,“投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理财。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在保有合理储蓄的基础上,不要吝啬,大胆去花那些可以提升自己的钱。这种投资的优先级要远高于“攒钱”。
为什么呢?因为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可能牺牲了一些投资自己的机会,用几年时间才辛苦攒下一点钱,比如20万。这20万在财富增值上能做什么呢?答案是:从长期来看,基本什么都做不了。
但是,如果把它用在投资自己上,却能做非常多的事情。而正是这些事情,给了我们在未来实现财富指数级增长的机会。
所以,趁年轻,放手投资自己吧。:-)
上一篇:“吸引力法则”生效
阅读 468
赞8
在看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黄柳奎13876598287
 我以前听过一个老前辈的课,他说投资在自己的上半身钱千万别去省,因为最终你会得到很大的回报,所以他的书不管跟你关系多好都不会免费的送给你,而听他的课是免费,当时我就毫不犹豫的买了一整套,事实证明确实如此,他成功的把所有的书都卖完了,因为这套书我的销售业绩可以说是一路狂飙,所以投资在大脑的永远不要去省这是正确的!
汪厚义
 学习了,赶紧去买书
Wentworth Hong
 写的好,给你32个赞
人生七分熟。
 有人说炒股不一定要了解巴菲特,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作者
打篮球也不一定都要看乔丹。投资这件事情是非常个性化的,每个人都可以建立适合自己的模式,只要经过认真学习和思考、做出清醒自主的选择就行。
麦子(麦田的怪圈)
 相信复利的积累~
徐悦Ivy
 先来20万
从容不惑
 投资自己,在决定前往的领域扎根苦学
作者
机会永远都有,关键是自己要准备好。
 
相关专题: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