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茅海建先生写的《天朝的崩溃》,有些手不释卷的感觉,很过瘾,和去年看的邓野先生的四本书感觉差不多,看来历史学家的思路是一样的,给人的感觉也是一样的。
茅先生在书中说过这样几句话。
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
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
一个深思的民族往往比兴奋的民族更有力量。
人们只有明白地看清过去,才能清晰地预见未来。
对于这几句话,我也有一些想法。
茅先生所说的历史学的价值就是以史为鉴,前人犯的错误今人吸取教训,就别再犯了。
如果史确实可以为鉴,那么这些历史学家所做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
我现在股市所做的事其实也是一个以史为鉴的过程。
那么问题就来了,史到底可不可以为鉴,股市到底可不可以以史为鉴呢?
如果不可以,那么这些历史学家和我所的事又有什么意义呢?
想了一想,觉得还是可以以史为鉴的。
为什么历史总是相似的,为什么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往根上刨,因为几千年来,背后的人性从来都没有变过。
历史也好,股市也好,最终还是人和人的较量,只要人性不变就可以以史为鉴,而人性.......不是不报什么希望了,所以我得到一个结论,可以以史为鉴。
但随后又想到一个问题,以史为鉴的前提是竞技场上是人和人,如果是人和机器人呢,那就完全是两码事了。
图片
最近不是出了一个ChatGPT吗,它是会自我学习的,因为我喜欢下围棋,所以我非常清楚它的学习能力。
也许你会问ChatGPT和围棋有什么关系?自从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之后,现在上至各国国家队,下至业余爱好者,都跟着AI学呢。
围棋AI也是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我猜想ChatGPT是围棋AI成功后,同一思路下的又一成果。
因为我知道围棋AI强大到什么程度,从无知到大师只要一天,而且没有人能战胜它,神一样的存在。
所以当我听到ChatGPT各种惊艳世人之举后,一点都没有震惊,而是感到恐怖,总感觉各种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以后也许不再是科幻了.......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看清过去和预见未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地球科技的发展太快了,连三体文明都惧怕地球科技的发展速度,恐怕历史学家还没有清晰的看清过去,未来就骤然而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