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说,封城的说法不准确,目前官方的说法叫做静态管控(社会面管控)。
那就把封城省去了。
自从疫情以来,产生了很多新鲜又新颖、看起来既专业又高大上的名词,不百度根本弄不懂什么意思。
图片
昨晚11点左右,天天打电话给我,说他做了志愿者,发现志愿者里面有很多故事,值得一写,问我有没有兴趣?
我说我没有出入的权限,怎么去了解你们的故事?这种靠挖掘写情的必须要亲身体验才能有写作的冲动。
再说了,我看到的志愿者,无非是穿着红马甲守个关卡而已,你说有多苦多累我相信不了。真正累的应该是那些穿着防护服,面对隔离人员的一线医护工作者,特别是面对一些被隔离得将近崩溃的人,既危险还烦躁,那样才有故事。
我想做那种志愿者,可惜没有资格!
说实话,此次疫情开始,我就打算去做志愿者,但看到我们村群里发的通知,志愿者要求是18到45岁。
我的年龄不合要求!好遗憾地说。
这不是矫情。
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痛,也不怕死。我认为这些都是人生有且必有的况味,没有苦痛和生死经历的人生,对于我而言,那才是一种缺憾!
我曾经怀揣着一张破草席流浪过大半个中国,临行时对来给我送行的几位同学哈哈一笑:只要不死,我就会回来的!
有过这种经历的人,会害怕去做一个疫情志愿者?
好了,扯远了。
晚上八点半的时候,老婆告诉我:明天县城超市全部关门,你赶快去买点菜来。
我说:你怎么不早说?
老婆:我也是刚刚听说。
我戴上口罩,拿了通行证,匆匆走到小区门口。
值班人员说:不担心,明天只停一天,后天还会继续营业的。
哦,吓我一跳!
到东站168超市,关门了。
转回来到薛氏购物给儿子买了两桶方便面。
回家。
图片
话说昨天的文章,被一些网友们讨论和担心,在这里给大家汇报一下。
到现在为止,没有收到任何要求我删文的电话,倒是有些关心我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问候。
这让我很感动,在此深表感谢!
我相信,文章也应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少让大家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更为关注,督促相关工作人员把工作做得更规范更完美。
比如今天,就又有网友打我电话,说在好又多超市购物非常拥挤,缺少管控工作人员。
我说,你按政府公布上的名单反馈给他们吧。
结果如何,她没有告诉我,相信会得到妥善处理。
疫情防控,不仅是政府和医护工作者的事情,也是所有洞口人们的事情,当所有人都积极参与的时候,胜利就在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