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篇原创过稿,宝子们,快投原创吧,练习文笔!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被夸奖是个懂事的孩子。
但倘若人生可以重来,我宁愿一辈子听不到这样的夸奖。
因为做一个懂事的小孩,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之一。
01
作为一个普通家庭长大的女孩,我没有很好的成绩,没有夺目的气质,唯有乖巧懂事的性格才能入得了大人的眼。
因为如果懂事,我就会少犯错,少和家庭起不必要的冲突;
因为如果懂事,我哪怕成绩不那么优秀,也会获得诸如乖孩子的夸奖;
因为如果懂事,忙碌的父母就可以为我少操心一点。
可这样懂事的性格,真是我自己吗?
还是我为了迎合父母、外界的目光,给自己塑造的一个躯壳。
小的时候和妈妈逛超市,我从来不会像弟弟那样,在零食区和玩具区死缠烂打,哭哭啼啼地说想要。
哪怕是心里再喜欢,我都会摇摇头说,爸妈挣钱不容易,我不该乱花钱。
因为我是懂事的孩子,我不应该对这些吃喝玩乐的东西拥有太多想法,那样我就不懂事了。
可故事的结局,尽管“不懂事”的弟弟每次都让妈妈难做,却每次都能如愿以偿的收获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很羡慕,却也只能羡慕。
图片
02
似乎作为长女,作为姐姐,我一定要懂事才好。
大人们都说懂事的孩子有糖吃,可我却似乎并没有尝到任何甜头。
当弟弟在爸妈怀里撒娇时,我在水池前安静地洗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当自己喜欢的玩具被别人家的弟妹看上时,妈妈会要求我把玩具让给别人玩,她说懂事的小孩不会这么自私,要学会和他人分享。
而当还回来的玩具布偶被弄破了,我也不可以大发雷霆、哭天喊地,因为在我潜意识里的“懂事”文化中,懂事的小孩一定要宽容大度。
面对喜欢的东西,我第一反应是退却、拒绝。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用”成了我下意识的口头禅,同学都觉得我太过独立、太过倔强。
而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也往往口是心非,不愿驳了他人的好意。
因为要做个明事理的人,不可以麻烦别人,就算受了伤也要假装坚强。
久而久之,原生家庭就这样造就了我内敛、寡言的性格。
不断的压抑自己的情绪,照顾他人的欲望,哪怕将自己原本的价值大打折扣,哪怕永远把自己放在了第二位。
图片
03
“你真懂事。”
小时候听到这种话,我会偷偷开心,也认为自己是真的成熟懂事。
而现在,哪怕这句话不是对我讲,而是对与我毫无关系、却又像极了当年的我那样的小女孩讲,我听到了都会觉得无比难受。
表面上是一种夸奖,而实际上是一种禁锢、一种裹挟。
而被这种话术浇灌成长的孩子,表面风平浪静,实则内心无比敏感,他们在不断妥协、忍受中成长,最后变成与初心毫无关系的人。
作为一个曾经深受“懂事论”伤害的女孩,我想说的是,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外界的声音和目光是源源不断的,而你的人生只有一次,人在少年时的心性倘若被强行磨灭、改造,最后受伤的也只有自己。
大家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生来就要懂事。
不懂事的孩子才能吃到甜蜜的糖,懂事的孩子只会得到摸摸头和毫无用处的夸奖。
你想要争取愿望中的一切,就不要再装懂事了,那样真的太累了。
世界不需要你来小心翼翼,总有一束光是为你而照亮的。
生活很精彩,阳光很灿烂,而你的人生远远不止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