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呀,我自由职业已经将近1年了。在这期间,我开设过付费课程、写过今日头条、运营过小红书,也尝试过公众号。
我有过很多失败,也经历了一些小确幸。
今天,我把这300多天的经历进行了复盘,总结了一些关于自媒体的建议,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图片
图片
1、学历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我见过很多大咖,每年靠自媒体收入几十万。起初,我觉得他们的变现力一定离不开他们的高学历。但在这个圈子混久了后,才发现学历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我的好友齐帆齐就是自媒体圈子的励志典范。她出身贫困,因为家庭条件不好,14岁就被迫辍学在家,她学过缝纫、进过工厂,也受尽了白眼。
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她始终坚持读书写作。当时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倔强的女孩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读书”上,多打一份工赚点生活费不是更好?
但她始终坚信,有梦想的人一定会发光。果不其然,那些默默扎根的日子终于开出了花。
如今,她已经出版了2本实体书,第3本书也即将公费出版。自媒体社群也运营得有声有色,去年更是实现了年入50万的目标。
诚然,要想在这个社会上活得体面一些,学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为我们多开一扇窗,多带来一份希望,但并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
真正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的,是内心的信仰和实际付诸的努力。
图片
从前与现在的齐帆齐
2、积累不够时,成功只会昙花一现
早前,我在运营头条号的时候,得过几篇青云计划奖。要知道,只要获奖就有1000元的稿费,我高兴坏了,也开始飘了。
从那之后,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码字上,想趁平台红利期多获几个奖。可事与愿违,稿子提交了一篇又一篇,却再没收到过获奖的通知。
后来复盘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随着大量优秀写作者的涌入,平台对文章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想继续获奖,就必须要提高竞争力。
而当时,在质与量之间,我选择了后者。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不那么急功近利,潜下心来好好学习,不断地拆解、研究,再去写作出稿,是不是结果就会不一样了?
3、千万不要停下来,否则再想继续就难了。
我在2017年的时候,就注册了这个公众号,并且尝试运营了一段时间。当时做的是情感方向,虽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但阅读也没有那么惨。
后来因为工作比较忙,公号的事情就耽搁下来了。直到去年9月,我才开始再次运营。回想这一段经历,我只想用4个字形容——悔不当初。
那时候,公号正值红利期,市场也没有那么饱和,引流也不像现在这么难,只要坚持下来基本都能存活。
当年和我同在起跑线的人,都已经成为月入好几万的大咖了,而我只能从头开始。
4、遇到瓶颈期时,可以选择付费学习
我是认可付费学习的,因为这种方法能让我们在段时间内,获得他人成功的思路。只要运用得好,我们也可以大概率地获得成功。
所以自从踏入写作这个圈子以来,我就报过不少课。21天写作训练营,30天初阶文案课,1980的头条训练营,3000元的写作终身课……
这些课程中,确实有一些根本没啥实料,明明白白就是来割韭菜的。
但也有的带我入了门,教会了我技巧,帮我链接了资源,给了我变现的机会。
5、早一点开始,就能早一点成功
做自媒体以来,就被很多小伙伴问过这类问题:
我30岁了开始会不会太迟?我对这个一窍不通能不能学好?现在做公众号迟不迟?现在小红书还有机会吗?
图片
关于这个问题,我只想说2点。
一是,如果没有开始,就永远不可能会成功。你连做都没有做,怎么奢求它能给你带来回报呢?如果实在不甘心做个观望者,那就不余遗力地赌一把,给自己一份自信,一份希望。
二是,即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请不要着急放弃。我们每一次的失败都是有迹可循的,好好琢磨一下原因,它终将会成为成功的阶梯。
最近我的小红书又经历了数据低迷期,从前笔记都有几百赞藏,现在只有可怜的两位数,看着惨淡的数据,我又一次萌发了卖号的念头。
但看到以往笔记一次次地被打捞推荐,我就舍不得放弃,万一哪一天,这些让我心灰意冷的笔记,也再次被系统推荐呢?
所以呀,未到山穷水尽,就不要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