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喜欢给自己列list的人。
或许同好些年来的“追求每日精致高效生活”有关,顺着list一个一个完成并且打勾,是最满意且有成就感的事情。但,昨晚临睡前,我突然觉得自己的list少了些什么。
这个“突然”打断了我睡前的平静,脑海中凌乱而重复地轮播着我的list来试图寻找出我所认为欠缺的东西,以至于翻来覆去睡不着,最后从床上坐起来、打开手机去找橙子小姐查漏补缺。
她看完我发的一长串内容之后,回复道:……就你每个周干的那些事,想卷死我可以直接说,不必大半夜在我刚下夜班的这个点给我制造焦虑。
我哪里卷了嘛。(此处并非是绿茶语气
扣下手机趴在床上盘算着自己卷在那里,仔细回想了橙子小姐吐槽过无数次的我的“超负荷”日程:工作日提前两小时起床换洗化妆,午休时间规划每天的手账,下班回家必须的运动与工作便当准备,交替进行的背单词、阅读与练字;休息日必去的书店与根据心情而去的瑜伽馆或箭馆。
我难得的产生了一丝迟疑,
我,大概、似乎、也许、好像、
可能,算是有点卷?
图片
不可规避地思考起这个议题,把「卷」这个热词和身边具体的人相联系。
不久前去一个离职的姐姐家做客,饭后闲聊时,被问现在的中学生压力这么大吗,几个人讨论后发现,确实压力很大,且不约而同想到一句家长经典的“卷卷”口头禅——“我也不想帮他报补习班,可是别人都报了,他跟不上怎么办”。
姐姐的侄女不过初一,每天除了纸质作业还有限时的线上作业,作为班委还要时不时开一个多小时的会;桃子小姐的弟弟正值初三,问他想要什么礼物,说是一个可以折叠的小台灯或床上小书桌,理由是寝室熄灯后也可以写作业了;
我弟弟初初踏入高一,我妈跟我说,晚上十点打电话到他寝室没人接,点开微信发现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发了一张照片:教室灯火通明,摞得高高的课本后是一个个还在写卷子的身影。
昨晚我弟弟因为分科的问题给我打了电话,电话那头一米八几的男生焦虑不安又可怜巴巴地问我:姐姐,我选这个真的合适吗?我要是考出来分数不好看怎么办?我是不是应该再买几套题来做啊?
有点心疼。
到这里,我已经有足够论据去抛出“现在的‘卷卷’教育模式于少年少女而言算是什么”这样的拷问,但又觉得过于严肃,并且太过粗糙和不负责任。
提出了这个似乎很有社会责任感的审判,
然后呢?
图片
再重新回到自己身上来。
近日有一个同目前工作相关的考试认证,通过后将得到一个证书。对我来说,这考试很简单,简单到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进行准备,出于某些考量,本身并不打算考。
但最后的最后,还是被主管逼迫着考了。
而给到我的理由是——除了你,大家都考了。
好像现在除了自卷(自发进行的卷),还有更多的被卷(被迫进行的卷)。
「被卷」即上面那些更多地出现在我们生活里被迫妥协和跑起来的事情。好比学生,一些人报了补习班,那剩下的一些人也会逐个逐个报上补习班;抑好比各类证书考级考编等等,他考她考他们都考,铺天盖地的课程广告,那不如我也报名备考。
这么算来,大多数人躲过了自卷,
却无法躲过被卷。
我,也是。
图片
「躲过去」是很难的。
这篇推送,可能会起到“成为撬动当今内卷严重现状的微小声音”的作用(我本人也非常期待有更好的政策来给如今这一代的年轻人松松绑),但今天的目的,更多是「如何卷的舒服些」。
说“卷的舒服”也可能不合适,因为“卷”这个动作本身就令人难受。
至少是提醒大家适当规避无意义的「被卷」,以及坚决杜绝掉内耗严重的「自卷」——
我喜欢工作日提前两小时起床换洗化妆,用掉午休时间规划每天的手账,休息日也会出门去书店或瑜伽馆,这是我发自内心乐意去做的事情。是自发的、愉悦的且有所收获的。
不是给自己安排尽可能多的想做的事情等同于卷。
那么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太早起床会成为你的负担,午休时间做手账对于你来讲是一种浪费,只是为了看起来要比其他同事更努力些并且试图让老板更认可自己而额外工作1小时甚至更多,却因此错过了今晚的约会,那再去做这些事情就是「自卷」。
“是否相对舒服与否”是丈量的尺度,
也是在“如何卷的舒服”这个问题较为上灵活的答案。
图片
最后,还是想说,不要对我们责怪。
一股脑地抛出“为什么现代社会如此内卷”“如此内卷的社会烂透了”,对我们来讲,是另一种不负责,对时代的每一粒灰来讲,并不能有效遏止。
人无法落俗,面对卷与不卷,逆向选择直接Say“NO!”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的,这是不可逃避的事实。
就如同面对容貌焦虑与身材焦虑,你可以条例清晰、逻辑严谨地说出你是拒绝的并且列出理由①②③④,但不可避免的是,当你面对着全身镜中的自己、当你看着瑜伽馆里身材有致的漂亮姐姐、当你看着关注的美女博主分享精致穿搭与妆容时,你最后还是会在不自觉中选择了“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