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库马尔已经尝试减重17年了,从26岁开始他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从“南滩减肥法”到“生酮饮食法”,都是从雄心勃勃到快速见效,然后难以维持,最终体重反弹。在反反复复的“又饿又痛”之后,他拿着自己的薯片爬回懒汉椅。
可是在43岁这一年,苏库马尔接触到了B.J.福格教授的“微习惯” (中文翻译成《福格行为模型》) ,彻底改变了他。他开始“从小事做起”,让习惯“慢慢生长”,最终的成果是:
积少成多,越来越强烈的正反馈让他减掉了近20斤体重,腰围缩小了12.7公分。
这个“微习惯”是怎么养成的?从哪里做起?性子急的朋友可以 直接拉到文末 看“基础颜究 生活提案 ”,愿意听我聊聊的街坊,咱们喝口杜仲茶,让我从这次的北京之行开始讲起。
出差北京:大风扬沙和被迫熬夜
来北京是跟投资人碰头的,她安排了一个朋友见面,想看看“杜仲茶”和“绿咖啡”在健身人群中的销售可能。我们聊得很好,结束之后发现已经9点了——我这才想起来酒店没有订。
我心里咯噔一下:麻烦了。
这个地方还挺市中心的,这时候要订一个有跑步机的酒店不是不可以,估计价格很高了——小公司,不舍得。可如果没有跑步机的话,明天早上锻炼怎么办呢?北京这两天大降温,扬沙天气,跑到外面去真的就是给首都当吸尘器了。
最终选的这个酒店价格比较合理,也算干净,也确实没有健身房。
更麻烦的是,在南方呆了太久,回到北京居然对于干燥的空气不适应,再加上整个晚上都在聊生意的事情,脑子里好多事情嗡嗡响,我居然到1点半才迷迷糊糊睡过去。
可是早上为了推文,雷打不动是5点半起来,也就是说我一共睡了不到4个小时。
街坊们知道,在“睡眠”、“饮食”和“运动”这个黄金三角中,我觉得“睡眠”是最重要的。所以推完文之后,我又把头埋进枕头,一直睡到了8点45分才醒过来,勉强睡到了6个时,算是及格了。
这么一搞,今天的早锻炼算是彻底黄了。
上午要开会,外面在扬尘,酒店没有健身房,我脑子还晕乎乎的。
可是,对于我 (和想要减重的苏库马尔) 来说,锻炼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不要轻易打破锻炼的连续性。
我的策略:室内快走+俯卧撑
在“微习惯”的理念中,最重要的是“保留习惯的内核”。
日常我跑6公里,快走3公里,做75个俯卧撑。
这不是“微习惯”,这是“大习惯”。这个“大习惯”的“锻炼内核”是什么呢?是“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我今天状态不好,条件也不允许,我就不需要把整个“大习惯”全套做完。
我算了算,我大概还有半小时。
于是我更改了今天的计划,只保留了3公里的快走 (微微出汗就行) ,然后做60个俯卧撑。
这是我今天早上在酒店房间的运动记录,以及当时窗外的风景。
在“微习惯”的设计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
对自己真诚地表示一下赞赏。
是的,我今天早上没有完成“一小时”和“一万步”,但考虑到我今天的情况,能完成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做完俯卧撑我站起来,洗了个澡,站在镜子前面看我自己,认认真真地说了一句:“三亩,你还挺厉害的。”
我的大脑收到了这个消息,我感觉它狠狠地分泌了一点多巴胺。
我保住了我的锻炼习惯。
苏库马尔的“微习惯”
苏库马尔坚持锻炼的条件比我还要差一些,否则就不会减了17年也减不下来,反复尝试,不断反弹。他接触到“微习惯”之后,痛定思痛,决心停止让大脑总感觉难过,觉得一天天自己“ 又没有完成 ”。
把要求降低。
他最开始只要求自己两件事:
做两个俯卧撑;
做一分钟平板支撑。
“微习惯”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点,就是“固定的提醒”,而且不是闹钟或者手机提醒,是“行为提醒”。
要形成锻炼习惯,就“锚定”一个自己每天都会做的动作,让锻炼在那个动作之后自然而然发生。
比如我,我的“锚定点”是“早起刷牙,放好牙具”之后。
而苏库马尔的“锚定点”是“上完厕所,马桶冲水”之后。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锚定点”太重要了!每个人的设计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环境、上班时间、每天日程都不一样。
找到锚定点,设定低标准,每次做完之后就给自己一个真诚的赞赏 ,然后呢?
然后 等待习惯自己生长 。
习惯的生长
习惯像植物一样,会生长。
有时候,做完两个俯卧撑觉得自己还有余力,可以多做几个——每多做一个,都要给自己点个赞。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千万不要随意提升标准。
不要因为今天做了5个俯卧撑,就把标准给抬上去了,变成必须做5个。
不要这样,咱还是只要求自己做两个,只要做到就行。
大脑很容易就产生畏难情绪,所以一定要确保咱们这个锻炼的要求远远地低于你的能力。
能力越强,动力越足。
如果只能勉强做到,那大脑就很容易放弃。
但苏库马尔每天都坚持锻炼,后来他已经可以轻松做到每天50个俯卧撑了,这时候他的标准就可以提升到20个俯卧撑——远低于他的“能力线”。
所谓“微习惯”,其实核心就是让大脑觉得“容易”。
容易了,大脑就能坚持做下去。
而坚持做下去,就能不断增加能力和自信,跨过一个一个的坎儿。
基础颜究的生活提案:哄骗大脑,形成习惯
一提吃冰激凌、喝奶茶,大脑那叫一个积极主动。轮到“锻炼”这种事儿,却得哄着大脑去做,需要一点一点地诱导。
因为,“锻炼”是反人性的,就是需要“循循善诱”。
咱们总结一下:
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运动,随便什么运动 (比如,苏库马尔的俯卧撑) ;
设定一个自己绝对能完成的运动量 (比如,苏库马尔的两个) ;
找到一个“启动"的”时间锚点“ (比如,苏库马尔的上厕所冲水之后) ;
轻易不要提升标准 (确保大脑觉得自己肯定可以完成) ;
做完之后,要真诚地认同自己 (给自己点赞,看个人风格选择点赞方式) 。
第五项,非常非常重要。
大脑只有在你真正认同自己的时候,才会记住“刚才的活动”,并且希望“再来一次”。
我们之前的文章写了很多好习惯,我随便举几个例子:
饭前喝杜仲茶 (最好配合早上的绿咖啡) ;
吃醋佐餐 (最好配合香料) ;
每天快走10分钟 (最好慢跑半小时) ;
前三筷子吃蔬菜 (最好先蔬菜,再豆制品,再肉蛋奶,最后主食) ;
……
我在写的时候,也是希望能够先用“微习惯”打开,在生活中插入一个“习惯的楔子”,打破原来的沉闷和呆板,制造“可能性”。
祝街坊们身体好,心情好,皮肤好,腰围小。
慢慢来,会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