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5 日迎来立夏(实际节气时间以当年为准),它拉开了夏季的序幕。此时,气温逐步攀升,雨水愈发充沛,万物蓬勃生长。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心阳之气渐趋旺盛,不过,也容易遭遇暑湿困扰,出现心烦意乱等状况。依据中医理论,“夏气通于心”,故而立夏时节的养生重点在于“养心”,同时要兼顾健脾祛湿与清热解暑。
1. 多食“苦”“酸”
苦味食材,像苦瓜、苦菊、莲子心等,能够清泻心火、消暑散热;酸味食物,诸如杨梅、樱桃、番茄之类,可起到生津止渴、收敛汗液的作用,预防人体耗气伤阴。
推荐食谱:凉拌苦瓜清爽可口,冬瓜薏米排骨汤健脾祛湿,酸梅汤生津止渴。
2. 忌贪凉饮冷
立夏之时,阳气刚刚生发,过量饮用冰冷饮品,极易损伤脾胃阳气,进而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建议饮用常温的绿豆汤、荷叶茶,也可自制姜枣茶(生姜搭配红枣),用以温中散寒。
3. 适量补充蛋白质
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能量消耗较大,可适当搭配鱼肉、豆类、鸡蛋等易于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增强身体素质。
二、起居有常:夜卧早起,避暑护阳
1. 调整作息
立夏过后,白昼时间变长,可适当“晚睡早起”(建议晚上 23 点之前入睡,早晨 6 点左右起床),以顺应自然阳气的升发。午间进行 15 - 30 分钟的小憩,有助于缓解疲劳。
2. 避免过度贪凉
空调温度不宜设置得低于 26℃,且要避免空调直吹身体;减少长时间待在密闭的空调房间内,适当出汗有利于排出体内湿气。
3. 注意防晒防潮
可在晨间或傍晚适度晒太阳,以补充阳气,但要避开正午时分的暴晒;南方地区湿气较重,需注意防潮,衣物、床品要勤加晾晒,家中可放置除湿盒。
三、运动养生:适度出汗,动静结合
1. 选择清晨或傍晚运动
避开烈日高悬的时段,推荐进行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较为舒缓的运动,运动至微微出汗即可,防止大汗淋漓导致心气耗损。
2. 办公室微运动
对于久坐人群而言,每小时应起身进行拉伸,做做“踮脚尖”“转手腕”等动作,促进气血循环;可在工位旁放置薄荷、柠檬草等香草,以提神醒脑。
四、情志调摄:静心养神,戒怒戒躁
1. 保持心态平和
夏季人体易心火旺盛,从而出现烦躁不安、失眠等症状。可通过冥想、聆听轻音乐、练习书法等方式,舒缓情绪。
2. 穴位按摩养心
- 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上 2 寸处):按揉此穴位 3 分钟,能够宁心安神;
- 劳宫穴(握拳时,中指尖所指的掌心处):经常按摩该穴位,有助于清泻心火。
五、特殊人群需留意
1. 老年人与体弱者
应避免过度劳累,外出时备好遮阳伞、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饮食上可增加山药、小米等具有健脾功效的食材。
2. 湿热体质者
应少食油腻、甜食,可多饮用红豆薏米水;皮肤容易长痘的人群,要注意皮肤清洁,切勿挤压痘痘。
立夏养生,关键在于“顺应天时,动静相宜”。借助饮食调理、规律作息以及情志调节,既能契合夏季阳气生长的规律,又可为盛夏时节的身体健康筑牢根基。愿大家在夏日里心境平和、神清气爽,拥有健康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