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宋丹丹,网民的愤怒可以理解为对她的批评和不满,但并不能一概而论为网络暴力。在现实中,演员失去网民的支持,无论他们过去多么辉煌,都会面临困境。
我多年来已经不再关注综艺节目,因为打开综艺节目,我几乎总是看到一些让人作呕的表演:有些是男女不分的小肉饼,有些是一些粉丝自以为是的小屁孩,总是装扮成大小姐、公子哥的样子,还有一些老戏骨的虚伪表现。
偶尔浏览一下,看到的却都是虚伪、矜夸、造作的形象,让人感到非常沮丧。其中包括我一直以来对宋丹丹的好印象,现在每次看到她都展现出一副矫揉造作的形象,与过去的率真形象判若云泥。因此,我怀疑她是否进行了过度的美容和拉皮手术。还有一个女演员更令人难以置信,她霸占综艺节目多年,经常突然大笑,毫无征兆地哈哈狂笑,这让我不得不退避三舍。
宋丹丹选择退下来是好事,趁着她曾经的光环还未完全褪去,越早越好。这样可以给大家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也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不要等到消费完自己曾经的光环再退下,那就太晚了。
从近期综艺节目爆出的新闻来看,不少曾经被认为是好演员、好主持人的人,比如宋丹丹、赵忠祥等,以前给观众留下的印象确实都很好,但是他们的晚年表现却备受争议。赵忠祥虽然真诚(尽管他的字写得不好),他敢于承认为人写字拍照收钱,称这是别人乐意并且自己有市场。这就是愿打愿挨的市场交换,无论值不值得,都是一种名利交换,各取所需。好像别人也说不上有什么对错。
但是,作为评委,在评委席上肆无忌惮地"捧场",就有点故弄玄虚了。这是评委们把观众当作傻子,认为观众情商低、笑点高吗?还是拿人钱财,强颜作笑?
实际上,这并不全是综艺节目和编导人员的错,也不能完全怪评委。怪就怪观众太过盲目地把名人当作名人看待,太过片面地看待文艺。他们和菜市场一样,做完一个节目就完成了一笔交易。菜市场有的,他们也有,而且都是高智商的玩法,目的无非就是赚钱。观众花钱买笑,如果你不笑,下次谁还给你做生意呢?就是这样简单。
幸好,消费者正在觉醒,辨识能力正在提高。如果市场运作不能跟上形势,接下来的情况可能不仅仅是宋丹丹要退出,整个综艺界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