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过春天》里的女主角佩佩在生日时许愿“希望今年的台北能够下雪”。
朋友们都笑了,对她说“许个实际点的愿望吧,这个太难了,台北怎么可能会下雪呢”。
确实,因为地理,气候的关系,台北下雪似乎不太可能。
但是在一个16岁的女孩心中,“台北下雪”是她少女梦的一种圆满。
也许有人会说电影的这块会显得幼稚可笑“台北下雪”?
电影故事来源于现实生活,我们在笑叹佩佩幼稚的同时是否会联想到自己呢?
图片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类似于“台北下雪”的完美期望,它可能是完美的容貌,完美的身材,完美的家庭,完美的人际关系,完美的……
这些完美的理想化似乎成为了生活的追求目标,使得人更加有动力前进,在这些完美的理想化当中有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
但也有一些无论你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的就像“台北下雪”。
图片
对于这些无法改变的人们总是试图回避它,忽视它。
可是无论怎样回避,它也永远存在着,那么我们何不试着欣赏它呢?
试着问问自己完美的定义是什么,不完美的定义又是什么?
世界事物万千,但事物之间标准却不一,我们没有必要用惯有的标准去要求自己。
接受瑕疵,接受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宽容啊,完美的定义绝对不是某个单一方面的。
图片
台北确实不会下雪,台北有它不下雪的美,奔腾的海浪,热情的海风,那是属于生命律动的力量美。
佩佩的愿望可能没法实现,但是我相信她会欣赏台北不下雪的美。
作为一个女孩子,她也会慢慢拥抱自己,拥抱自己的天真走向成熟,拥抱自己的梦想热爱现实。
就像《山月记》中写的: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辛苦雕琢,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却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任愤闷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懦的自尊心。”
图片
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怯懦,质疑自己,甚至产生一些悲剧。
我希望我们都能明白“台北不下雪”并不是台北的缺憾,只是台北选择了另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海风,浪花,蒸腾。
学会拥抱自己,拥抱自己的缺憾,与自己和解。
希望每一个女孩子都够接纳自己,接纳每一个时期的自己,接纳自己的同时去成长充实自己。
无论是雪的梦幻,雨的绵柔,晴天的爽朗,阴天的沉郁……
每一种不同的气象才构成了天气,才有了四季,有了四季才有成长中的每一个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