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徐。
今天想跟你们聊一个关于房子的问题。
因为老徐我自己也在准备置业,所以对这块关注得挺多,如果你们也有兴趣的后续我多在这里讲讲。
我想问你个问题,如果你倾尽一生积蓄,买来一套半成品的房子会作何感想?
也就是所谓的「烂尾楼」。
毕竟遇到这种事情,这辈子算是跟房贷套在了一起。
住在烂尾楼是什么感觉?
广州澳洲山庄的业主最有发言权。
1。
“有十几二十户,老人的照片都挂墙上了。”
这是来自广州澳洲山庄业主的无奈吐露。
按照当年的宣传,这里应该是“广州最好的风水宝地”。
但实际上,这座占地1000亩的小区对标香港半山豪宅的别墅小区。
至今已烂尾23年。
当年广州「澳洲山庄」开盘后即被哄抢,开心到连开发商都盘算开发多一个E区。
结果就在此时,资金链突然断了。
作为当时广州最火楼盘之一的澳洲山庄,摇身一变成为广州最大烂尾楼。
开发商跑路,最苦的还是买下楼盘的业主们。
23年,业主们从壮年等到白头,白头等到入土。
每一年的业主大会上必有一个环节,就是悼念去世的业主。
而余下还住在烂尾楼中的老人们,也早已习惯了住在烂尾楼的生活。
如果你现在再走进澳洲山庄,你会发现那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
路面杂草已经1米多高,有时还有动物出没。
“有时候走在路上还可能有蛇。”87岁的业主马敏庄说道。
为了防止蛇进入家里,她每天都会在房子周围撒上硫磺。
如果要出门,就用拐杖打下树叶和草根。
她说这是“打草惊蛇”。
马敏庄当时刚买下房子,开发商就跑路了。
因为楼烂尾,更没有物业,小偷甚至直接开车进来搬东西。
并且,还是每家每户连着偷。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
“小偷就像在搬家一样。”
对于小区重建活化,老人家笑着表示她肯定是看不到了。
一样看不到希望的,还有刘永广。
74岁的刘永广已经在这住了20年,他表示小区一个月要断四五次水。
他养成了每天备水的习惯。
因为断水过后,再送来的水会很浑浊,要放10多盆水才能接到干净的水。
如果水用完了,他还得徒步2公里才能打到山泉水。
不仅如此。
因为年久失修,小区的电压也有问题,他还要准备一台稳压器。
这一用,就是20多年。
但这还不是烂尾楼生活中遇到的最艰难的事,没有钱才是最可怕的。
据说有个业主应该买到这个烂尾楼,不但住不了还因为贷款没准时还被银行告。
结果银行还赢了。
受不了这双重打击,他直接跳楼自杀了。
烂尾楼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半成品的住宅,而是依旧堆积如山的房贷。
倾尽一生买了套房子,原以为生活可以更上一层楼。
没想到又堕入了另一个无底深渊。
更无奈的是,这样的事情,其实早就不新鲜了。
2。
在云南昆明有一个烂尾楼盘叫别样幸福城。
如果实地考察这个小区,你会发现这比澳洲山庄还恐怖。
小区12栋楼无一装潢也没有窗户,说白了就是一个最原始的水泥外壳。
楼梯没有护栏,房子没有电没有水,无异于荒郊野岭。
但险象环生的烂尾楼还是搬进了30户人家。
而之所以要搬进来,皆因“没有钱了”。
单亲妈妈陈艳春是第一位搬进烂尾楼的业主。
疫情她的收入锐减无法承担房贷和租金,只能选择搬入这里。
但这里的环境一开始让陈艳春很难适应。
晚上没有灯火,在坑坑洼洼的步道上甚至还被野狗围攻过。
更让人接受的不了的是,因为排水系统没有完善,一下雨就会水漫金山。
有一次下了大雨,积水将陈艳春养的小鸡淹死,排泄物也涌出厕所。
但她别无选择,只能坚守等待楼盘盘活那天。
同样因为钱而住在烂尾楼的,还有唐小骄一家。
小区位置靠近小学,为了孩子的学业,她不顾家人反对买下了房子。
结果现在一家人都住进烂尾楼里,孩子晚上得开着充好电的灯泡学习。
看着自己7岁的孩子拿着锄头在沙堆里刨沙子玩。
唐小骄潸然泪下。
“同样花了几十万上百万元,为什么人家的孩子有花园,我的孩子就在这挥锄头。”
即便住在这烂尾楼里,她每个月依旧要还近4000元的房贷。
仿佛将钱一点一点丢入无底洞中。
而期待搬入新房的父亲也在一年前患病去世,至死都没住上女儿的新房。
为自己的房子发愁的还有住在18楼的卯勇一家。
起初房子停工后他们并不想搬进这个小区。
但遇上疫情生意惨淡,付不起租金的他们只能租住在地下室中。
可因为地下室环境恶劣,家人都长了疹子,不得已搬入了烂尾楼。
虽然自己的房子在18楼,可卯勇也并不打算随便找个底层住下。
他只想住属于自己的那套房。
因此他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安门窗,把生活用品一点点搬上去。
“十多年就买了这样一套房,还欠了一屁股债,30多万贷款。”
对于当年自己花费了62万元买下的房子,卯勇很无奈。
前前后后,烂尾楼里搬入了30户人家。
他们都一样背着房贷,为了生存勉强住下。
在这里一个月只能洗一次澡,还要习惯在水洼打水洗脸洗脚。
但因为同样的遭遇,30户人家反而慢慢走近变成了一个大家庭。
他们成立烂尾楼管理委员会,男业主自发组成治安队保护小区。
还立了规定,要证明是小区住户的人才可以搬进来。
并为节省各户的开支,他们集体做菜,一起吃大锅饭。
这种城市中难见的烟火气,居然在烂尾楼里实现了。
可说到底,这也只是住在烂尾楼中无奈的抱团取暖。
这种烟火气,比起住上正常的房子来讲,他们可能宁愿不要。
虽然业主们已经多次联名要求开发商负责。
好在因为媒体的大量曝光,8月27日该小区复工。
他们复工了,可其他的烂尾楼呢?
3。
近年来房地产发展速度之快我们也有目共睹。
但滋生了很多不良开发商,他们急功近利,甚至本就是想圈钱。
而烂尾楼就是他们留下的“作品”。
还记得天津那栋著名的超级大厦“天津117”吗?
当年的天津117大厦设计高度近600米,为世界第八高的大厦。
如果建成,这栋楼将是天津的地标。
然而08年开工之后,开发商的资金很快捉襟见肘,楼建了一半宣告烂尾。
这栋10年投入600亿,屹立在天津西青区高新区的地标建筑,转而变成了中国第一高的烂尾楼。
同样的,还有深圳邦达花园。
这座位于深圳市中心的烂尾楼,被称之为“深圳烂尾楼之王”。
因为深投控却擅自签订协议,导致邦达花园烂尾长达20年。
时至今日,邦达花园周边房价已经升值13倍,而花园仍旧没有复工迹象。
无独有偶。
在北京繁华的王府井,也有一个著名的烂尾楼——海港城。
海港城自2009年开工之后,仅仅盖了两层就停工了。
如今近20年过去,海港城依旧是原来的样子,在王府井之中变成了很异样的存在。
这些烂尾楼项目虽然有一些是商业性的。
但受害者依旧是事先买好房子,或是买下了店铺的业主们。
这一栋栋烂尾楼,背后是一户户绝望的人家。
4。
大到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小到三四线的小市区,都会有那么几栋烂尾楼。
还有很多烂尾楼,占着黄金地带依旧没人敢接盘。
而这,就是无良开发商占据地产行业的结果。
烂尾楼既见证了城市经济崛起,也反映了急功近利的思想。
而烂尾楼的业主们,也更难以翻身。
无论是广州澳洲山庄中等待20多年的业主,或是昆明别样幸福城的业主。
他们都是普通人,却也是受害者。
谁愿意花着白花花的银子,住进这种不是人住的地方。
这种身处绝境的感觉,是很多人无法体会的。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烂尾楼就像是一个缩影,而烂尾楼中的人,注定成为一个时代的特殊群体。
但。
作为普通人,他们想要的交代,就没人去关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