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相亲类节目之中,好头发,黑头发已经成为男女相亲的硬性标准之一,那些秃头的男性,即使腰缠万贯,也会惨遭集体灭灯。
一些孕期妈妈,开始担心肚子里的宝宝出生后头发不好,纷纷开始百度谷歌,穷尽一切办法,希望能有灵丹妙药,确保生出一个头发乌黑而浓密的宝宝。
真有灵丹妙药能保证生出的宝宝头发好吗?
答案既有否定也有肯定。
否定的因素有:胎儿出生后头发是多还是少?是黑还是黄?是直还是弯?虽然存在个体差异,但主要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因素。
婴儿出生头发少?先看看父亲是不是头发少?爷爷是不是年轻时候头发少?然后再看看妈妈是不是头发少?妈妈的父母是不是头发也少?
如果父母亲家族头发都少,那么自己的宝宝头发自然也好不了。
如果婴儿父亲头发好,爷爷奶奶头发也好,但妈妈家族头发不好,婴儿头发就一半一半,靠父母精卵相碰瞬间的运气了。
如果爸妈头发都好,则生出宝宝的头发必然也好。爸妈头发天然乌黑,宝宝的头发自然也是黑黢黢。爸妈的头发天然“狮子毛”,宝宝的头发自然也是个“小卷毛”。遗传基因的强大,生命躲不过。
这是不是就是悲观呢?
对于一些家族头发不好的年轻男女来说,如果想跳出家族头发稀疏的循环,唯一的方式选择婚姻对象时,必须以对方家族头发好为首要条件,这样,你的宝宝至少有50%的机会跳出遗传的禁锢。
图片
再谈乐观的肯定因素:头发是由毛囊产生的,而毛囊又是皮肤组织附属器官,毛囊终其一生,与皮肤休戚与共,荣辱共生。
胚胎发育三个月的时候,初始的毛囊基质出现在上皮层,开始出现于胎儿的眼睑、眉部、鼻子及嘴唇部位。慢慢扩展在四肢等身体其他部位,形成体毛。
四个月之后,初始的毛囊基质变为较成熟的次发性毛囊基质,出现周期性成长的迹象。
五、六个月以后,毛母质细胞推动毛囊形成,并深埋真皮层,形成细软的毛发。同时,毛囊的附属器官皮脂腺、立毛肌等也聚集过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毛囊系统。最重要的是,毛囊下面的毛细血管也开始向毛囊靠拢,头发的生命从此开始。
上述文字也可以转化为这样的过程:初始毛囊基质发育——次发性成熟毛囊基质——次发性毛囊基质周期性成长——毛囊细胞深埋真皮层——形成皮脂腺、立毛肌等毛囊附属器官——血管靠拢毛囊——头发。
在这个头发形成过程中,孕妈妈是可以从营养角度控制的。我们知道,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每一个环节的转化,均需要大量的营养供给,这个时间段如果孕妈妈食不味,睡眠不佳,精神压力加上肠胃疾病,宝宝营养不足,不仅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自然也会影响到头发毛囊的健康形成。
总结下来有两点:遗传不可控;胎儿毛囊形成过程中的营养可控。
如果你家族头发不好,又担心下一代跟随你的头发,那么,去选择一个家族头发森林一般的婚姻,给后代一个50%的保险。
十月怀胎,每一阶段的孕期营养必须要科学。营养跟上去了,胎儿毛囊形成的关键时刻,决定孩子未来头发一定程度的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