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登录 注册
收录(17307)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微商动态 > 2025年第二周刊(GDP+5%,五粮液中期分红)

2025年第二周刊(GDP+5%,五粮液中期分红)

作者:   来源:  热度:10  时间:2025-11-14
一、宏观情况 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 。【控制精准】 分季度看,一季度国

一、宏观情况
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 。【控制精准】
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四季度增长5.4%。
预计 2025 年设定国内GDP增长目标也 会在5%左右 ,大概率也能精准完成,不要低估我党的执行力!
二、优秀子公司情况
1、2025年1月15日,五粮液发布公告:
本公司2024年中期利润分派方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3,881,608,005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 每10股派25.76元人民币 现金。股权登记日:2025年1月22日;除权除息日: 2025年1月23日 。
分红资金会在1月23日到达各股东账户,1月24日可以转出。
2024年7月分红对应的是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占比60%;
2024年10月30日五粮液发布公告: 2024-2026年度,公司每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比例 不低于70%,且不低于200亿元 。
预估2024年归母净利为325亿,325*70%=227.5亿,按照目前5100亿的市值, 股息率=227.5亿/5100亿=4.5%,2.7倍于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65% 。
还是维持之前判断, 五粮液2024中期分红100亿! 在5000亿内分批买入。
2、茅台圆满完成年计划,出口创新高
2025年1月15日,据官微长图(茅台时空同步另发)透露, 2024年茅台集团的业绩十分出色: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经营指标高质增长,实现 营收1871.9亿元,同比增长13.3%,利润总额1207.7亿元,同比增长10.2% ,实现税收817.4亿元,同比增长15.0%,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
2025年茅台集团明确主要目标:主要指标稳中有进,全员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稳定处于优秀水平,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0.2%。
2025年1月16日,中国茅台2025年度国际渠道商联谊会在贵阳召开。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德芹 表示,茅台2024年 出口营收首次突破50亿元 重要关口,创了历史新高。
据悉,2024年高附加值茅台酒出口的销量突破100吨,同比增长超40%; 酱香系列酒出口销量150吨,同比增长30%,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供需格局更加协调,茅台国际市场销售质量显著提升。
从茅台的角度来说,国内一直处于不愁卖的地步,只是高于出厂价多少的问题;
而对于国际市场来说,茅台出口量占中国白酒出口量的八成,但占自己营收仅为3%不到。其他白酒企业的出口量就更加的微不足道了。
我翻阅了从2010年至今头部白酒企业的财报,在2012-2014年的上一次白酒底周期时,各大白酒企业对外喊话,要扩大国际市场规模。
近两年不只是茅台、五粮液、洋河等等头部白酒企业,一众中高档白酒都在大喊国际化,但实际的成效甚微。
一是国内外文化底蕴不同,就像不同的省喝不同酒一样,国外市场尚未接受白酒的甘甜。
二是高端白酒走出去的动力还是不强,在国内毛利率那么高,谁会去跑国外苦哈哈的挣辛苦钱?中低端产品力不行,出去也卖不动。
茅台买点还是在1.7万亿以下,分批次买入 ,直到打满40%!
三、 本周阅读
本周阅读了一本《穿透财报:读懂财报中的逻辑与陷阱(新准则解读版) 》(邹佩轩) 。
本书评价两颗星(星级从一颗到五颗,星越多表示越推荐)!
本书作者是个券商研究员,偶然机会得到该书的电子版,就翻翻看看,书中的很多观点,鄙人都对其嗤之以鼻;
作者就是为了研究波动而搞研究,我是不敢把我的资金交到这样的研究员手里!
书中第127页:“因此,笔者并不认同“找到优质资产并长期持有”的观点,而是应该“找到预期差并拿到预期兑现”。超额收益来自预期差,持续的超额收益来自持续的预期差,但是随着二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预期差一旦出现很快就会被消灭,市场不会让预期差逐步修正的。由此产生了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推论-- 成熟的市场就应该追涨杀跌,不成熟的市场才有慢牛 。”

这个结论让我很难苟同 ,好像是告诉我们美国的金融市场更不成熟,我们大A股比美股成熟多了

他的意思是盈利的突然暴增,才是股市获利的源泉,是这些以外因素。我只能呵呵了。。。

书中论述:

“对于“核心资产”,为什么复盘历史往往头头是道,展望未来却捉襟见肘?这是因为,“核心资产”在成为“核心资产”之前,市场研究不充分,可能存在持续的预期差。但是一旦成为了“核心资产”,预期差就不存在了,无论资产多么优质,都无法获得超额收益了。

而且在A股只能看多的机制下,在成为“核心资产”的过程中可能会过度上修增速持续时间的假设,为后续股价回调埋下伏笔。由此可以解释一个魔咒,即上一年市场热捧的“核心资产”,下一年大概率表现不佳,甚至很不佳。”

我觉得 作者本质上是对所研究企业的不了解 ,把“核心资产”和所谓的非核心资产都归为不可预测的一类,不了解优秀的企业为何能一直优秀下去。

得到“上一年市场热捧的“核心资产”,下一年大概率表现不佳”是因为预期差不存在了!

完全没有考虑,是“核心资产”太贵了,要卖出,而不是简单的持有,就像上世纪美国市场的漂亮50一样,任何资产,都不会一直涨到天上;

市场先生是疯癫的,是不可以预测的,只能利用 ;当他兴奋时,卖出给他,当他悲观时,从他手里买入。前提是要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仅此而已!

书中作者只是简单地认为“这是成长股的宿命!”把各种估值指标,简单的与股价关联,根据历史走势进行判断哪个更有效。

在这里引用巴菲特“1990年致股东的信”中提到:“ 我们要特别小心金融领域的历史证据。如果历史是致富的关键,那么福布斯 400 富豪榜上应该挤满了图书管理员才对。 ”

巴菲特提醒我们,这种“将历史数据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或主要依据,默认未来的情况会和过去一样”的思维模式,是我们身边高发的一类投资陷阱。

那些看见历史收益率高,不思考投资理念,直接追进去吃土的,或者妄图从历史股价相关数据里归纳出选股和交易依据的,都属于这一类。

所以,一定要独立思考,如果不能确定自己理不理解,懂不懂,那就是不懂!

以上就是对本书的简要描述。本周继续坚持游泳和锻炼。

写到最后,本文即将要发布了,突然看到:

中欧基金发布公告 ,宣布 曹名长因个人原因自即日起卸任旗下四只产品的基金经理职务 。

曹名长在基金管理领域有着28年的经验,本人持有他的中欧潜力价值,将于下周择机卖出。

持有主动基金就会有这样的情况,自己熟知的基金经理,突然卸任,你不了解下一任基金经理的风格,还是退出为好! 

相关专题: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