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联系QQ : 2669103475 登录 注册
收录(17307)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酒水货源 > 激发内生动力是“后脱贫”时代扶志扶智的有效路径

激发内生动力是“后脱贫”时代扶志扶智的有效路径

作者:   来源:  热度:1316  时间:2023-12-14
宁夏西海固地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是我国最早的扶贫开发区。如今,西海固已告别贫困,与全国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社会。立足“后脱贫”时代,在巩固脱
激发内生动力是“后脱贫”时代扶志扶智的有效路径

 

 

宁夏西海固地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是我国最早的扶贫开发区。如今,西海固已告别贫困,与全国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社会。立足“后脱贫”时代,在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和推进三农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西海固既要展望未来,也要不忘过去,以更大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在杜绝返贫、巩固脱贫过程中,积极推进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和农民发展新事业,把小康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越走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说:越能在历史中汲取力量,就越能在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社会学与传媒学的最新研究认为:没有任何记忆能被视为仅仅是内在的记忆,即其仅能留存在个人的记忆里,记忆与思想是有关联的。记忆的塑造、转化、传播和散布能改变社会群体及其中的每个个体的行为、习惯、观念和表述,对人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三十多年持续关注西海固贫困问题的过程里,笔者向来有着充分的思想觉悟和主观能动,始终运用学术思维立足明天审视今天。每次下乡都要带上照相机,并尽可能克服困难,到达一些场地、拍摄一些场景,现在看来,尤其经过近几年脱贫攻坚,当年拍摄的这些影像资料不仅因为对比效果而具有了更强大的新闻宣传作用,还因为时过境迁具有了明显的地方纪实意义,更因为不可逆转的文化更迭还具有了巨大的社会文献价值。

现在是网络时代、媒体时代、读图时代,人人都能照相、人人都能传播,于普通大众而言,图像的解读意义、宣传意义、文化意义刚刚开始、恰逢其时。看见年轻的乡亲们在手机上不断传播家乡脱贫新面貌的同时,我却希望人们把过去的贫困景象也常常想起。学者们也可以把聚焦的视线从扶贫、脱贫的具体工作措施和巨大的脱贫成绩研究上暂时挪开,可以从强化贫困感性记忆、深化贫困理性认知角度,强调情感和精神因素在阻止返贫和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以及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的助力作用略作思考。为此,笔者去年和今年在县乡举办了有关主题的公益摄影展,观展者的体会是:看到照片后,有直观的、感官的、强烈的内心感悟。有学者认为这种不忘历史、强化记忆的方式,对现代的年轻农民有非常奏效的扶志和扶智作用。

属于全国“贫困之冠”的宁夏西海固地区曾经的扶贫工作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这里脱贫后的巩固拓展工作更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所以,必须首先在精神上要树立起脫贫心志,从认知上强调:西海固所宣布的脱贫不只是脱了“衣食不保”的那层贫,更是脱了“心穷志短”的那种贫。所以,无论发展生产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教育脱贫还是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等等,都需要强调扶志扶智而脱掉“心贫”。

于笔者而言,立足“后脱贫”时代,西海固的贫穷景象也许不再是最重要的关注对象,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果才是好的学术目的。过去的扶贫过程中被学术关注的主体往往是政府和社会等外在力量,而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果过程中,脱贫者、个体的内在力量应该成为更有意义的研究主体。在这种层面上讲,物资、经济的扶助在曾经的扶贫过程中很重要,而扶志和扶智在现在的脱贫和巩固脱贫中显得极为重要。现在,脱贫者的心志和心智应该成为更重要的关注和研究对象。于是,本文从一个很小很小的角度出发,就不忘历史、强化记忆、扶志扶智方面谈点滴认识,仅为抛砖引玉。

不忘历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随着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宣布退出贫困县序列,截至2020年底,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九县全部“摘帽”,这里的乡亲从此告别绝对贫困,一代又一代西海固人渴望撕掉贫困标签的夙愿,一举得以实现。

20211月起,一部讲述西海固扶贫和脱贫故事的电视剧《山海情》在全国各卫视和各网络平台热播,至今热议不断。在2021225日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宁夏以西海固地区为主共有35名个人和26个集体,他们一时成为区内外媒体纷纷聚焦的“明星”。紧接着召开的宁夏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引得众人再次共同讲述西海固成功翻越脱贫路上的“六盘山”的故事。一时间,“脱贫”和“脱贫成果巩固”,成为宁夏山川大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普及性话题。

宁夏西海固地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是我国最早的扶贫开发区。一百五十多年前,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感叹这里“苦瘠甲于天下”;九十多年前的民国新闻报道描述这里的贫困属于“全国之冠”;四十多年前联合国官方宣称这里“不适宜人类生存”。19831月,国务院专题会议确认“西海固地区是全国最贫困的地方”。1995年,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扶贫西海固》一书认为,西海固地区的贫困属世界之最;2011年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所列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域中西海固所在的六盘山地区位列第一;2020611日,新华社《瞭望》杂志第23期的有关文章依然把宁夏西海固地区排在全国特困区的首位……

在党中央的持续关怀下,在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固原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国、全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社会各界的鼎力帮扶,通过西海固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西海固地区全部实现脱贫。这是国家不得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这是西海固地区令人涕泪俱下的喜庆大事。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使命。西海固一直连着北京中南海,几代中央领导人对西海固地区都亲自给予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西海固,并亲自提出“翻越脱贫攻坚的‘六盘山”。而今,背负“苦瘠甲天下”标签一百五十多年的宁夏西海固,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告别贫困,正迈步与全国人民一起奔向小康社会。

西海固昔日的贫困代表不了中国,但是这里今日的发展一定能证明中国。

西海固今天的脱贫有力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西海固明天的振兴还将更为有力地彰显这种胜利。

全国各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小康日子一个都不能落。全国各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事业中都要争先,都要立功,宁夏西海固也不例外。宁夏这块热土,有着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自然禀赋和建设基础。西海固是宁夏的半壁河山,这里从“贫困之冠”到“脱贫样本”的涅槃具有双重典型意义,在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通过继续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西海固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和农民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完全可以努力成就属于自己的第三种典型意义。

要创造这种典型意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认知方向是:不忘历史、强化记忆、激发内生动力、唤醒内生伟力。这就要求在更高的维度上强调扶志和扶智在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唤醒和激发内力是“后脱贫”时代一种有效的扶志和扶智——扶心举措,可以大大助力乡亲们脱贫后的生产重建、生存重塑和生活重构——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

强化记忆

2020年到2021年,笔者多次到西海固调研,在以前到过的贫困村——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看见标准化乡村公路、千亩牡丹园、草莓采摘棚……这里的农房变客房、村民变导游、农产品变成俏销商品,昔日的贫困村华丽转身为富裕的网红村,真让人由衷产生“换了人间”的感慨。调研中得知,“两不愁三保障”在西吉全县得以实现,安全饮水、安全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保障率均达100%。西海固的乡亲们面对来自大学的调研者认真地说:“现在,两不愁真格不愁,三保障确实有保障。”

看着精气神与原来大不一样的老乡们,笔者想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的阿马蒂亚·森教授说过的话:“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贫穷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

看起来,而今的脱贫,确实正让西海固的乡亲们焕发出喜人的内生动力和强大的内心伟力。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西海固学者,笔者对贫困和反贫困一直以来的关注,既有切身的感性认识,也有深刻的理性思考。我深知:贫瘠而贫乏,是一个因为缺少物资导致人的境况欠佳的情境;贫苦而贫困,是一种因为失却保障导致人的束手无策的状态;贫穷而贫贱(无道德意指或贬义评价,只形容因为贫瘠、贫乏、贫苦、贫困、贫穷让人手足无措、万念俱灰的那种落魄心态),是一场因为走投无路导致人的信念丧失的过程。

因为“苦瘠甲天下”,西海固一直是经济穷境和新闻富矿,区外的媒体来宁夏首先要采访西海固的贫困和反贫困,区内的媒体常年可作的好素材就是西海固的貧困和反贫困。现在,走进西海固,一个个原来的贫困村,可以看见家家户户的新标配:水泥路、琉璃墙、防盗门、地瓷砖、塑钢窗、自来水、太阳能、无线网、大电视。作为亲历者、目睹者、见证者,笔者的思路不由回到过去。于是把刚刚拍下来的新村、新居的照片给乡亲们看,并给村里的年轻人说:回头把过去在这里拍的老照片发给你们,希望你们把这两种照片一起挂在墙上,对比着看。

现在,打开媒体,到处都是西海固今日之新貌。笔者在调研中与当地年轻人聊起来的时候发现,仅仅十多年前那悲苦的贫困情景早已时过境迁,那些刚刚过去的必须深深铭记的历史似乎只成了老年人心中可有可无的回忆,年轻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的生活“向来如此”。

其实,西海固的扶贫胜利和脱贫成功之日,正是强化贫困感性记忆和深化贫困理性认知之时。所以,每当看见西海固的乡亲们在手机上不断传播家乡脱贫后的新面貌的时候,笔者总希望他们把过去的贫困景象也常常忆起。目前,放眼西海固农村,那新村庄、新房屋、新生活,着实令人欣喜。想一想,这种欣喜的持久,既系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也系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乡亲们的心愿和志气这个微观层面。这里的人们只有不忘曾经的艰辛,才能深刻体会今天的珍贵,才能调动自己内心的洪荒之力——心愿和志气。所以,笔者每到西海固农村,都鼓励那些脱了贫的农户把过去自家贫困景象的照片找出来高高挂起,时刻提醒自己:不忘贫困记忆,唤醒内心伟力。

无独有偶,近日,笔者在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和顺移民新村看到,该村的村民自发办起了村史馆。这些十年前从最贫困的固原市彭阳县王洼、草庙、小岔等乡镇移民搬迁到和顺新村的乡亲们,在村史馆里用过去的实物和照片提醒自己并警示后代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了自己的本。村支书说:村史馆里展示原来贫困历史和现在幸福景象的对比照片,能有效地帮助村民强化曾经的贫困记忆,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珍惜今天的美好日子,主动自觉地焕发出积极向上的志气和信心。

是的,立足“后脱贫”时代,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和推进“三农”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西海固既要展望未来,也要不忘过去。不忘历史、强化记忆,可以有效唤醒乡亲们的拼搏斗志和内生动力;不忘历史、强化记忆,能够充分激发乡亲们的聪明才智和内心伟力;不忘历史、强化记忆,必将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的更高维度上帮助乡亲们扶志和扶智,从而以更大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投身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和农民发展新事业,把小康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越走越好。

扶志扶智

谁目睹过西海固昔日容颜,谁见证过西海固今日巨变,谁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个重要的认识——在“后脱贫”时代,越是不忘昔日贫困记忆,越能更好地焕发内心伟力、鼓起干劲。

站在西海固脱贫分水岭上看,不仅要往后看,还要往前看。往前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致贫原因进行再认知。关于西海固贫困的成因,一直以来并持续到现在的主要说法是历史原因、自然原因、基础原因、人才原因乃至地方人口素质原因等。这些原因是曾经的原因,但已不是现在的原因、以后的原因。往后看,必须看到更深层原因,比如产业转型原因、比如创新驱动原因、比如社会治理原因、比如现代化建设原因等。从集中力量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全社会对“三农”认识和理解上的重大转变。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总要求,这个过程非常清晰也非常珍重地告诉人们:“三农”不只是“三农”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三农”不该再是问题,而应是事业。

站在西海固脱贫的分水岭上往前看,就相当清晰地看到西海固原来的贫困带有显著的社会特征和广义特征,就非常清醒地认知到西海固脱贫成果的巩固和提升,比脱贫前更需要强调扶志和扶智。脱贫后的扶志和扶智不能只是简单解决物质匮乏,而是要追求农民发展。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扶志和扶智,是“后脱贫”时代更高维度上的认知和努力。这种扶志和扶智不是扫盲知识和浅显文化的表面普及和简单堆积,这种扶志和扶智是唤醒乡亲们对改善环境条件、掌握自立技能、提高自尊水平、克服消极观念、升华情感体验、获取思想认知、享受精神境界、优化社会评价等等方面的自我要求和自我实现。

站在西海固脱贫的分水岭上往后看,“后脱贫”时代要强调:西海固脱掉的不只是“衣食不保”的那层贫,更要脱掉“心穷志短”的那种贫。要通过包括常规的教育和文化手段,以及非常规的自我觉醒、自我激励手段,促进扶志和扶智,帮助乡亲们脱掉“心贫”。

不忘贫困记忆就是这样一种激发内生动力的“扶心”努力,促进扶志和扶智帮助乡亲们脱掉“心贫”是西海固“后脱贫”时代扶志和扶智的有效路径,是西海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重要措施。

笔者坚信,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实施现代化建设的“后脱贫”时代,扶志和扶智的意义与“扶贫时代”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罗进贵.忆往昔感赞决胜脱贫攻坚 看今朝矢志乡村振兴伟业,摄影展览前言后记,202110.

[2]罗进贵.不忘贫穷记忆 唤醒振兴伟力,摄影展览前言后记,202012.

[3]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113.

[4]秦耕.脱贫摘帽是新的起点[N].江西日报,20201015.

[5]刘红,李增辉.从“贫困样本”到“脱贫样本”——固原奋力翻越脱贫路上“六盘山”[N].人民日报,2020109.

[6]石舒清.西海固的事情[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7]徐兴亚.西海固史[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8]郭占元.论世纪攻坚——宁夏西海固反贫困实践与思考[M].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

[9]秦钧.扶贫西海固[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罗进贵 宁夏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新闻学、社会学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