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添加关注
白宫误操作泄密?内部群聊误加陌生账号致绝密文件外流 美国最高军 ......
微信号:
联系QQ:
64
热度
其他信息
白宫误操作泄密?内部群聊误加陌生账号致绝密文件外流
美国最高军事机构为何在社交软件上犯下致命错误?4月18日,五角大楼突发通报证实,其战略规划部门在Telegram组建的机密工作群组中,因管理员误操作将土耳其籍人员拉入群聊,导致涉及俄乌冲突的作战部署遭截屏泄露。这场因"手滑"引发的国际级安全事故,暴露出美国国防体系令人震惊的管理漏洞。
据美联社获取的调查报告显示,涉事群组创建于今年3月28日,成员包含北约13国军事代表及美军驻欧指挥部官员。4月12日例行人员更替时,系统误将某土耳其私营企业主账号认证为军方人员,使其获得72小时高级别访问权限。该账号持有者不仅下载了群内共享的《黑海地区联合行动纲要》PDF文档,更截取包含兵力调动时间表的加密对话记录。
泄密文件显示,美军计划于5月中旬向罗马尼亚增派2个F-35中队,并在保加利亚部署"海马斯"火箭炮系统。更敏感的细节涉及乌克兰第47机械化旅将在6月前接收120辆升级版M1A2主战坦克,这与白宫此前公开声明的"审慎军援"立场形成强烈反差。土耳其《自由日报》4月15日刊发的文件截图引发全球情报机构震动,俄国防部当天即宣布加强黑海舰队战备等级。
此次事故暴露美军三大致命缺陷:首先,使用民用通讯软件处理绝密信息严重违反《国防信息安全法案》;其次,账号审核仅依靠Telegram昵称后缀"@mil.tr"进行形式验证;再者,涉事群组未启用阅后即焚功能,允许成员保存敏感文件。更荒诞的是,涉事管理员向调查组辩解称"土耳其军方的英文拼写与某建材公司相似",将国家代码"tr"误认为企业缩写。
国际战略研究所分析师指出,这起乌龙事件折射出美国官僚体系的结构性顽疾——跨部门协作过度依赖非正式沟通渠道。自2022年至今,五角大楼已发生27起数字平台泄密事件,其中19起涉及社交软件误操作。北约内部报告显示,美国防务系统存在136项未整改的信息安全漏洞,此次涉事的C-4级文件竟未采用量子加密技术。
截至4月20日,土耳其当局已拘捕涉事企业主,但文件副本疑通过暗网流入军火黑市。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嘲讽这是"美式安全标准的最佳广告",而土耳其国防部则要求重新评估北约情报共享机制。白宫虽启动危机公关,宣称已解雇3名直接责任人并实施双因子认证系统,但五角大楼内部流传的整改方案被指"治标不治本"。
这场数字时代的"特洛伊木马"事件给全球敲响警钟:当军事机密沦为社交群聊的谈资,现代战争的攻防战线早已突破物理疆域。美国引以为傲的国防体系在数字治理层面的溃败,或将引发新一轮全球军事安全规则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