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登录 注册
收录(17307)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个人微信号 > 网站开发 > 是危还是机?中教控股商誉爆雷

微信扫一扫,添加关注

是危还是机?中教控股商誉爆雷

中教控股商誉暴雷。24年预计净利润为4.2-5.9亿元,同比23年的15.41 ......

微信号:

联系QQ:

242

热度

其他信息

是危还是机?中教控股商誉爆雷
  • img

  • 0次点赞

  • 0个收藏

内容详情

中教控股商誉暴雷。24年预计净利润为4.2-5.9亿元,同比23年的15.41亿元,下降了62%-73%,主要原因系公司预计要大幅计提减值。这是11月12日收盘后,中教控股发布的一则《内幕消息2024财年财务表现更新》公告中的内容,导致11月13日公司股价跌幅为20%。
预计净利润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归因于公司在四川和陕西这两个省的学校,可能由于当地的市场状况不好,导致这些学校的现金流下降,所以公司需要对学校的商誉及无形资产做计提减值。与此同时,公司在海外一所位于澳大利亚的大学,考虑到澳大利亚针对国际学生的潜在潜在政策变化,也导致其商业可能出现减值。

初步评估显示,2024年需计提一次性、非现金的减值损失(扣除递延税项后)约为人民币16.8亿元至17.5亿元。该减值损失(扣除递延税项后)不超过本集团总资产的5%。因为减值损失属于非现金性质,所以不会对公司的经营利润或现金流产生影响。

但还算可喜的是,公司经调整利润从23年的20.77亿元上涨至24年的21.9-22.9亿元,同比增长5.4%-10%,基本符合我们前期8%-10%的年度增长预测。

根据中教控股《公告》披露的信息来看,目前我们认为减值的两所学校是西安铁道技师学院和成都景城学院。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即重庆翻译学院)虽然在四川附近地区,但是学校位于重庆直辖市,而公司的表述是四川省和陕西省,所以不考虑这所学校。此外,还有另外一所海外学校,结合往年的年报推测,应该是位于澳洲的国王学院。

西安铁道学院收购对价为5.76亿,产生了2.55亿的商誉。成都锦城学院收购对价为24.45亿,产生了6.93亿的商誉。国王学院收购对价为6.38亿元,产生了2.13亿的商誉。总共流出的收购现金为36.59亿,总共产生商誉为11.01亿。公司计提的减值损失是16.8-17.5亿,我们推测可能有部分固定资产等也做了相应的减值计提。

 

全文结构:

Part 1.商誉减值原因:历史收购价过高,回收不及预期

Part 2.商誉减值未来持续原因:国内教育结构变化明显,更注重高等教育质量

Part 3.商誉暴雷的其他注意事项

Part 4.长期仍看好中教控股

Part 5.估值

正文:

一、商誉减值原因:历史收购价过高,回收不及预期

从浙商证券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公司收购学校的价格并不便宜。但是回看中教控股历史PE-band,21年之前公司的PE都是在30-50倍左右的区间,而很多学校也是在那个时间段收购的,以目前的PE看购买学校的价格确实比较贵,可是跟当年公司的PE对比,收购价格也算是合理。后来受政策和整个宏观环境疲软的影响,公司股价和估值倍数一路下滑,且收购回来的学校并没有获得预测的回报,导致公司需要计提商誉减值。

以去年为例,23年经历过一次商誉减值,主要是因为郑州的一所中职学校经营情况下滑明显。从浙商证券统计的数据来看,中教控股收购郑州城轨学校的PE接近50倍,这个价格算是非常高的。而公司对这所学校的期望是,未来五年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为11.11%,但管理层注意到学校的经营不佳,与公司的预期不符,最后计提减值。我们认为,西安铁道学院和成都锦城学院减值的原因也与去年类似。

 

先来看看西安铁道学院。这所学校是在2018年用5.76亿购买的,占股62%,产生了2.55亿的商誉。但是浙商证券的数据显示,西安铁道学院的PE是负数,如果以PE=市值/净利润的公式推测,这所学校在买回来的时候是不盈利的。一般要把经营不佳的生意做好是有相当难度的。此外,可能叠加经济不景气影响,导致招生数量下降。

我们通过学校官方公众号以及官网了解到,该校21年的在校生规模近3万人,但最新的官网数据显示学院办学规模为2万余人。所以该校的减值原因大概是由于经营受挫。

接着看看成都锦城学院。这所学校的减值我们目前归纳为三个原因。首先,所学校收购于2021年9月,收购价为24.45亿,占比51%,产生了6.93亿的商誉。收购的PE跟其他学校比不算贵,但绝对价格高,回本周期更长。

第二,成都锦城学院是由独立院校转民办本科。转设为民办院校之后,锦城学院遭遇了多数独立学院都经历过的烦恼——招生困难。国内很多独立学院最初都是依仗“985”“211”母体学校的金字招牌,转设之后难免会遭遇知名度下降,学生和家长不认可的情况。中教控股可能收购时高估了转设后学校的招生能力。

从学校官网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2019年转设前的招生人数达7960人,而到了2024年是6830人,而且2020-2023这几年招生人数都没太大变化,说明学校在脱离母体学校后,招生受到很大的阻力。

第三,四川高校学费是受到当地政府管控的,我们认为中教控股的收购价中包含未来学费的提价预期,但是管控导致未能提价,导致本次锦城学院的减值。


最后看看国王学院。国王学院的减值原因已经很明显了,是因为政策因素导致的。从近些年来看,发达国家对中国留学生的限制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某些核心技术方面的专业。这大概率影响到了澳洲学校的入学率,然后导致学校的业绩下滑。

二、商誉减值未来持续原因:国内教育结构变化明显,更注重高等教育质量

在未来几年,我们认为商誉减值的风险依旧会持续。理由如下:

首先,近些年国内教育结构有很变现的变化。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我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持续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29.3%,提高至2021年的67.4%,提高38.1pct。毛入学率的提升,是在普通高中人数无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高等教育(本科、专科)在校生规模出现大幅提升,这主要是因为中职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从2011年后开始持续下降,从2011年的约2300万人将至2022年的1300万人。

根据中泰证券研究院披露的数据来看,2004-2023年我国各级学校的数量,普通高中数量变化不大。中职数量出现非常明显的下滑,从08年1.48万家下滑至23年0.71万家。与之对应,普通高等学校数从2004年1731加提升至2023年至2822家。这两组数据侧面说明,大家对中职教育的接受程度是越来越低了,往后就读中职的人会越来越少。我们认为,中教控股近两年对自己旗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进行了相应的计提,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等职业教育市场疲软的影响。

中教控股旗下收购的公司,除了已经减值的两所中等职业学校,还有一所学校是属于中等职业教育性质的。在中等职业教育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这个学校发生减值的风险较高。

其次,目前政策导向和估值环境下,通过并购提升学额难度较高,同时政策导向强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学质量评估(教育质量会影响学额分配)和营利性登记推进中,个体学校优先保证生均办学指标达成。为了转营利的顺利推进,以及为获取更多学额保证旗下高等院校实现内生增长,中教控股应该会更加重视高校的质量建设,弱化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打造,这可能会使得公司旗下的中等教育学校经营更加疲软,最后出现减值风险。

 

三、商誉暴雷的其他注意事项

1.审计公司

翻阅了2023年财报,了解到公司的审计师是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德勤是国际头部,著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审计公司,审计非常严格,可信度非常高。

2.分红按照经调整净利润核算

公司的分红是按照经调整净利润核算,而不是净利润,所以分红不受商誉减值的影响,而且往前查阅几年的财报,分配的方式没有变化,所以今年大概率也不会变。公司关于派息的原话如下:

连同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16.38分,股息分派总额相当于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净利润的约40%。连同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年度已购回的股份,本公司本年度返还给股东的资本将相当于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净利润的约42%。

3.经调整利润符合预期

上文提及,公司经调整利润从23年的20.77亿元上涨至24年的21.9-22.9亿元,同比增长5.4%-10.%,基本符合我们前期8%-10%的年度增长预测。而且全日制在校生人数同比增长5.2%。在经济大环境疲软,人均收入下降,花钱尽量节省的时期,业绩和人数还能保持个位数增长,说明民众对孩子的教育支出是有一定韧性的。

4.剔除减值后的有息负债率

2023年中教控股总资产为357.54亿,有息负债约为86亿,有息负债率为24.1%。假设以2023年总资产和有息负债为基数,剔除今年的减值约16.8-17.5亿,那么剔除后的总资产约为340亿,有息负债率约为25%,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综上,总的来说,我们认为这次的减值并没有伤害到公司的核心数据——经调整净利润和分红派息,而且高等教育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经调整利润和全日制在校人数稳重有升,大概率说明公司主要高校经营良好,目前看并不会对中教控股产生特别大的影响,而商誉造成的股价大跌,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是个买入的机会。

四、长期仍看好中教控股

中教控股商誉暴雷,但我们依然认为这家公司是值得关注和投资的,因为这次的暴雷并没有改变中教控股的核心投资逻辑,甚至我们认为这次的暴雷,是一次上车的机会。

1.行业机会:市场仍有增长空间+疫情后估值未修复

1.1.市场空间。我国民办高教在校生人数持续提升,2023年达994.38万人,市场规模持续提升,2024年有望增长至1984亿元。(1)我国在校生人数自2015年的611万人增长至2023年的994万人,CAGR为6.3%;(2)民办本科市场规模2015-19CAGR为10.0%,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估算,2020-2024年有望从1472亿元复合增长7.9%至1984亿元, 我们认为未来五年有望保持5-8%的复合增速,基于三点增长驱动因素:

1)毛入学率: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20年的12.5%提升至2023年的60.2%,未来规划到2035年达到65%,对比22年美国/英国达到62%/73%。且2035年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基数并未受到生育率下行影响;

2)民办高教渗透率提升空间大(中国/美国分别25%/56%);

3)民办高等教育学费有望持续提升。2019年我国民办高教平均学费达为1.4万元,2015-2019年CAGR达5.9%,预计2024年将提升至1.8万元,2019-2024年CAGR达5.4%。对比发达国家,美国2023年公立大学学费为1.13万美元,私立大学学费为4.15万美元。

4)录取率从1998 年的 9.8%提升至 2023 年的约80%。

 

 

 

1.2.市场估值。教育板块目前估值较低,是疫情期间极少的未对疫情后给予业绩估值的赛道。教育以线下场景为主,是疫情受损行业。但是教育与其他消费行业不同,疫情期间与疫情之后股价走势有明显差距。以2020年1月1日为基期,所有样本都以指数100为起点,至2023年1月1日,零售、酒店餐饮、旅游景区的指数远高于选取的几个教育公司指数。

若以2020-1-1至2023-1-1为疫情阶段,可以看到期间旅游、酒店、零售板块的股价相对稳定。原因是这些行业的核心公司都是按照疫情后的业绩给予估值。

我们认为,目前民办高教行业被低估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2021年7月-至今,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高教板块和双减政策无关,但外资投资者出于政策疑虑、选择了统一卖出;

2)2022年初,市场传言部分高教上市公司实控人单独约谈的文件,继续引发市场对VIE架构合法性、限制学费上涨、限制收购并购的担忧。市场担心国家对VIE架构的管控,由于外商投资限制等原因,在港股市场上市的高教公司大多都是采用VIE架构,如果国家禁止VIE架构,将对行业造成冲击;23年初部分公司不分红(希望教育)、以配股替代分红(中汇集团)、资金能否外流(宇华教育)等行为进一步引发资本外流及分红受到影响,股价再度大幅下跌。

3)选营选非推进较慢,目前仅上海完成(建桥教育),江西、哈尔滨相对较快,其他省份进展不明显;且选营选非后,公司仍将面临:补土地出让金、所得税提高、补贴减少等影响。

4)条例提出提高民办学校教学质量,市场担忧为提高质量增加成本投入,压缩利润空间;

5)一二级估值倒挂,并购逻辑破裂;

6)人口是长期担忧。根据测算,预计本科/高职(专科)人数未来几年小幅上升,2034年为峰值,此后开始快速下滑。

7)高教集团普遍负债率高企,宇华教育、希望教育可转债违约风波,引发市场担忧。


2.公司机会:业绩增速稳健,估值及分红具备吸引力。

中教控股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国内的高等教育。2022年财报显示,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国际教育,依靠经营获得的收入分别为18.95亿/2.53亿/0.51亿。

FY24H1收入32.8 亿,同比增长 18.3%;经调整归母净利10.9 亿,同比增长4.5%;公司保持稳定分红比例,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 18.77 分人民币,占经调整归母净利约 45%,较去年同期的 40%有所提升。

公司预测经调整利润从23年的20.77亿元上涨至24年的21.9-22.9亿元,同比增长5.4%-10%,基本符合我们前期8%-10%的年度增长预测。而且全日制在校生人数同比增长5.2%。结合FY24H1的业绩分红以及公司给出的预测业绩考虑,我们认为今年的分红率会保持在约40%-45%。

在一家中职学校和一家本科学校均业绩不达标而减值的情况下,中教控股业绩和招生人数依旧增长,说明公司旗下核心的本科学校经营非常稳健。

五、估值

1.券商估值

2.预测与估值

3.展望

以下为星球内容,包含个股业绩展望、估值及操作建议。

我们组合分为进攻、防御型、现金,操作一般3个月进行调配,如果进攻性组合上涨过多,我们会相对调高防御性组合评级,中国铁塔现阶段被列为防御品种,我们会对比神华、移动、电信等进行调配。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文章中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不构成对证券的推介,投资者因依赖上述资讯进行投资决策,需自行承担相应风险。

 

教育茅股息率超8%,高股息黑马令人意外!

教育股,突然暴涨36%

把握财报解读季,一键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并加入股票交流群吧!我们会在股票交流群不定时分享最新的市场情报。联系小助理,即可加入社群,还可获得知常容财报、招行资料包哦!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

X关闭
X关闭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