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登录 注册
收录(17307)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个人微信号 > 网站开发 > 渐次回暖!今年中秋、国庆旺季背后的五大趋势丨酒眼·一线调研

微信扫一扫,添加关注

渐次回暖!今年中秋、国庆旺季背后的五大趋势丨酒眼·一线调研

“不知道以后会怎样,但今年确实是我入行20余年来的‘最 ......

微信号:

联系QQ:

168

热度

其他信息

渐次回暖!今年中秋、国庆旺季背后的五大趋势丨酒眼·一线调研
  • img

  • 0次点赞

  • 0个收藏

内容详情

“不知道以后会怎样,但今年确实是我入行20余年来的‘最冷中秋’。”

 

“慢慢有点(旺季的)感觉了,但今年不容乐观,上半年太惨了!”

 

“(中秋+国庆)还不错!可能是天气渐渐冷了,白酒的消费逐步上来了。”

 

这是三名10亿级知名大商,分别在今年中秋旺季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对市场给出的感受。

 

自8月28日开始,至10月7日,《酒眼观酒》团队对今年的中秋、国庆旺季进行了全程跟踪调研。调研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假期的深入,以及消费的释放,酒类市场逐步开始升温。

 

《酒眼观酒》认为,在今年这个酒类消费的“小年”里,中国酒业仍然有机会在第四季度,和元旦、春节两个节点,实现年末逆袭。自少能在中秋、国庆的基础上再加一把火,把酒类消费的氛围拉上来。

 

通过对今年中秋、国庆的全程跟踪调研,《酒眼观酒》团队从中发现了这五大趋势,现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对此后的经营有所帮助。

 

趋势一:冷热不均,先抑后扬。从上述三名10亿级大商的讲述,以及《酒眼观酒》的跟踪观察来看,今年中秋、国庆从时间线上表现出“冷热不均,先抑后扬”的显著特征。

 

今年中秋“很热”,但并不是酒类的“市场热”,而是天气真的“很热”,从客观的物理角度降低了消费者对白酒的消费欲望。但是,《酒眼观酒》跟踪发现,中秋前后的10来天时间,和国庆前5天及国庆期间,酒类市场仍然形成了两波消费高峰,这让许多酒商和酒企都松了一口气。

 

这两波高峰来得很及时,从心理、现金流、动销等多个角度缓解了厂商的压力,为后续的发展积累了资金和信心。然而,我们也需要清晰地看到,这两个酒类消费的小高潮,在以往的中秋、国庆期间也是有的,而且今年这两波小高峰的时间更短,成色也略逊,酒类市场远未到“松弛时间”。

 

趋势二:高端失速,中端崛起。消费降级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往节庆期间高高在上的高端白酒,今年出现了较大面积的下滑,出现了“量价齐跌”的双降现象。这不是个好征兆。以飞天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为代表的高端白酒,是白酒向上拓展市场边际的“第一武器”,今年高端白酒出现量价齐跌,或许是白酒行业出现转折的一大征兆。

 

多名酒商向《酒眼观酒》反映,虽然后期市场有所回暖,但今年中秋、国庆高端酒整体的下滑仍在两位数以上,部分酒商高端酒的销售跌幅同比超过20%,且开瓶率同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这是高端品牌的厂商亟需解决的难题。

 

但是,中端市场好消息频传。有超过30名酒商及厂家销售经理向《酒眼观酒》集体反馈,今年中秋、国庆期间,100—300元价位段和400—600元价位段出现了“井喷”现象,尤其是100—300元价格带,海之蓝、古8、五粮春等名酒与地产名酒的该价位核心产品,动销、开瓶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

 

虽然高端白酒的销售有所下滑,但名酒的低度产品或副牌产品(如茅台1935等),却在假期内出现了阶段性小幅上升情况,这对渠道、终端和厂家也都有所帮助。

 

趋势三:县乡下滑,加剧失衡。今年中秋、国庆期间,部分厂商加大了对县、乡级市场的开发力度,促销、买赠、开瓶、旅游等多种政策频出,但却收效甚微。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农村出现大量“空巢”。而留守广大农村的大部分又是老人和儿童,这些人群并非酒类的目标消费人群。同时,今年中秋、国庆自驾游大增,导致返乡过节的数量持续下滑,县、乡级市场失去了城市返乡人员的经济支撑,进一步降低了其消费能力。

 

《酒眼观酒》在调研中发现,距离省会城市、地级城市较近的中心城镇,进一步拉大了与远郊乡镇的差距,背靠上海的昆山市玉山镇,距离成都较近的金堂县淮口镇等经济强镇,今年中秋、国庆表现抢眼,部分甚至已超越了县城。

 

趋势四:电商杀生,破价难治。今年中秋、国庆旺季传统渠道的遇冷,跟线上渠道的兴起不无关系。尤其是直播电商、兴趣电商及传统电商的加码、促销,进一步击碎了酒类市场的价格体系。低价无下限。

 

多名酒水行业从业者透露,越是旺季,直播电商们抢传统渠道的销量就越厉害,今年甚至出现了“卖得越火,价格越低;价格越低,卖得越火”的往复循环。在破坏“传统酒业市场生态”的同时,他们自己却形成了特点十分鲜明的“酒业直播生态”。

 

这个特点,便是破价。他们以极其残暴的手段,摧毁中国酒业市场化40多年来建立的价格体系,使得酒类价格极其混乱,并且充斥着假冒伪劣和擦边球产品,严重损害了酒类的产品和品牌形象。

 

传统的酒业渠道生态、市场生态,正在酒业直播生态的猛烈冲击下濒临崩溃,中国酒类市场到了必须要“刮骨疗毒”的时候了。

 

趋势五:酒旅融合,差强人意。酒旅融合作为近几年最火的话题之一,有必要在今年这个特殊的中秋、国庆旺季下来探讨一、二。今年国庆长假,成都、杭州、张家界等国内旅游是非常火爆的,但是,国内的酒旅融合已历多年,却并未在今年这个困难的年份为酒业赋能,借机帮助酒业扩大酒类销售。

 

《酒眼观酒》观察发现,无组织、无品牌、无意识、无持续性,是酒旅融合项目转化为酒类销售的四重阻力。在旅游旺季来临之际,酒旅融合项目所在的产区和企业,并不十分注重这种超大流量时期的销售转化,也没有配套的举措、政策和执行团队,导致“酒”“旅”分离,空有客流而无销售,颇为遗憾。

 

综上,今年中秋、国庆旺季背后的五大趋势,虽然问题不少,但仍有喜讯传出,尤其是以白酒为代表的酒类市场逐步开始回暖,无形之中振奋了整个中国酒业的信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国酒业需要市场与信心的回暖、共振,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去完成自我救赎,去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

X关闭
X关闭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