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登录 注册
收录(17307)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莆田鞋货源 > 我不想做,但又不敢拒绝

我不想做,但又不敢拒绝

作者:   来源:  热度:3168  时间:2022-07-11
“心心,你顺便帮我拿一下快递吧!” “那个表格上的身份证号你帮我改一下吧,爱你!” “我昨晚睡太晚了,你帮我带一下早饭吧!”…… 这

“心心,你顺便帮我拿一下快递吧!”

 

“那个表格上的身份证号你帮我改一下吧,爱你!”

 

“我昨晚睡太晚了,你帮我带一下早饭吧!”

……

 

这是曾经的我,在一天之内接到的来自身边同学的无数请求。

 

那时,我虽然表面上说“好的”,但内心却极不情愿。

 

因为类似的请求已经发生了太多次,并且越来越有成为理所当然的趋势。

 

01

 

曾经的我是一个不懂拒绝的人,对于别人提出的请求,拜托给我的事情,都一一应下来,甚至比做自己的事还要用心。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个对我很好的老师拜托我一件小事,他说有个活动需要拍几张照片,我若有空就帮他去拍几张。

 

当时我姨妈期,抱着热水袋,躺在床上痛的死去活来,即便这样,我还是回了一句“好的”。

 

明明老师的言语间透露着委婉,丝毫没有强迫的意思,但我还是自己脑补了很多东西。

 

“就是在活动现场拿着相机按几下快门的小忙,如果我不帮,老师会不会对我失望?”

 

“如果我说身体不舒服,老师会不会觉得我不想帮忙,只是找理由骗他?”

 

“老师曾经给了我那么多有用的指导,我不帮忙也太白眼狼了吧!”

 

最后,经过一番思想缠斗,我还是挣扎着去了活动现场。

 

那天头顶着大太阳,汗水浸湿了衣服,我还是忍着身体的疼痛,保质保量地拍完了照片。

 

可是,力所不能及的帮助只是过度消耗自己的体力与心力,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成就感。

 

那次,我把照片发过去的时候,老师夸赞我做事仔细、高效,但我却丝毫开心不起来,只觉得心酸、劳累。

 

图片


02

 

久而久之,因为不懂拒绝,我“老好人”的人设就立了起来,身边人一遇到事情就心照不宣地找到我。

 

就这样,找我帮忙的人越来越多,要帮的事情也越来越碎,次数也越来越频繁。

 

为了将就别人的事情,我个人的计划被打断,时间被分割成碎片,而我自己的很多事情被延期甚至搁置。

 

比如,我在图书馆刚坐下,翻开书还没5分钟,舍友的电话就打了进来,A要我回去时顺路帮忙拿快递,B要餐厅带饭,C要打印资料。

 

就是因为这么一件件小事,我刚要集中起来的注意力被舍友的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本来计划下午7点之前回宿舍看完一部电影,也因排长队等舍友的鸡蛋灌饼而不得不推迟。

 

于是,我变得焦虑,对手机里弹出的微信消息、来电的铃声产生一种莫名的抗拒。我生怕又有人来消耗我的时间,打乱我的计划。

 

然而,不敢拒绝这件事消耗的不仅仅是我自己,同时还有请我帮忙的人。

 

我有时经常会因太忙而忘记别人拜托给我的事情,从而耽误了别人重要的事情。

 

还记得那次在百忙之中依然答应了帮朋友P婚纱照的请求,最后却因为事情太多而抛诸脑后,直到朋友在最后期限找到我,说需要找一张最好看的图送去店里装裱,作为迎宾的海报,我才想起这件事。

 

可那时已经太晚了,朋友不得不火急火燎地找其他修图师加急P,这才没有耽误婚礼。

 

在那之后,我明显感觉到朋友是有些埋怨我的,他嘴上不说,但我知道他心里想的肯定是“既然自己做不了,为什么不拒绝呢”。

 

所以,我发现其实有很多事情,我本可以拒绝,别人也可以请其他人来做,反而因为我答应了,却又做不到而闹出更多的矛盾。

 

我明白这个道理,但对此,我依然有一种因拒绝而失去一份感情的恐惧以及想要证明自己无所不能的执念。

 

图片


03

 

我害怕别人因请求未被满足而生气,这种典型的讨好型人格,让我事事以他人为先,常常忽略自己的感受,搁置自己的事情。

 

我想通过帮助别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从而让自己变得可贵且无可代替,可结果却是我的付出与帮助在一次又一次不求回报中变得越来越廉价。

 

一些比较自我的朋友,他们理所当然的语气越来越明显。

 

有一次,一个还算不错的朋友来找我借钱,我当时刚买完一台苹果电脑,实在没钱,只能把实情说给他听,没想到说到一半,就被他拉黑了。

 

这位朋友我之前曾帮助他多次,但是我们最终却成了“仇人”。

 

也就是这一次,让我意识到我不能再无底线地消耗自己去帮助他人了,这样的帮助只会适得其反,不会让我开心,更不会凸显我的价值。

 

从此,我要对一些做不到的或者影响自己学习生活的请求说“不”。

 

然后,我鼓起勇气开始了第一次拒绝。

 

对方是我舍友,我因急着去学院交表,拒绝了她让我从超市捎带零食的请求。

 

不出所料,我又陷入了与舍友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

 

但很快我就发现是自己想多了,她对我的态度丝毫没有变化,还是会分给我零食,跟我安利好看的影视剧。

 

所以,我也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那时我才明白,之前那些我以为的恐惧,其实都是我自己臆想出来的。

 

真正通情达理的朋友不会因为一次拒绝就心生怨恨或嫌隙,因为他们明白对于自己的请求,别人帮忙是情分,不帮也是本分。

 

图片


04

 

在自己原则和能力范围内为他人提供一些帮助,可以让我们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是我们作为社会化的人找到自己价值的一种方式。

 

可人生短暂,时间宝贵,我们有自己的目标与梦想要去完成,真的不需要为了帮助他人,违背自己的本心,甚至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去做到有求必应。

 

拒绝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可我们却常常自我道德绑架,不敢拒绝,最后徒增烦恼。

 

就像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所说的那样:“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无法愈合的裂痕。”

 

可事实上,拒绝并没有我们主观想象的那般可怕。

 

一次合理的拒绝,并不会让一段原本坚固的感情走向崩溃;相反,如果一次小小的拒绝,就能把友谊的小船打翻,那就证明这并不是一段良好的关系,即便失去也没那么可惜。

 

时光易逝,余生宝贵,愿我们都能懂得拒绝,遵从本心,活出自我。要不要做,我们自己说了算! 

相关专题: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