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同事都离职了部门里只剩我一个人,老板要我承接他们俩的工作几个月但表示不会给我升职加薪,该怎么做?
1906年9月袁世凯和清朝皇室大臣(铁良等)较量中袁世凯惨败,被迫交出兵权。
载沣原想杀了袁世凯,但三朝元老张之洞多次劝阻。于是颁布了一道上谕以袁世凯患有斗足疾”为由,将其打发回河南老家。上谕这样写道:“袁世凯现患足疾,步履维艰,难胜任职,若即开缺回籍养疴,以示体恤之至意。”
简单的说就是袁世凯腿有病走路都费劲,不能继续上班了,领导体恤先回去上班吧。
袁世凯遭到强行罢斥,侥幸留了一条命然后当了三年的“蓑笠翁”。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风暴席卷了武昌城,革命火焰如火如荼迅速燃遍全国,清王朝的革命力量的打击下风雨飘摇。
可是清王朝人才梯队建设太差劲了,愣是一个能打的、敢打的都没有,北洋军又指挥不动。
清廷万般无奈启用了袁世凯,最初给了他湖广总督的官职并节制各省军务。
袁世凯对这中层岗位岗位不满意,于是以“足疾未愈”为由拒绝出山,并就通过徐世昌毫不保留地向载沣提出了六大条件,核心就是给袁世凯高层岗位和清廷军政大权。
最终,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成为实权统治者。
袁世凯做了哪几个关键动作?
1.洞悉领导意图
湖广总督这岗位有载沣的小九九,成功了袁世凯还可以掌控;失败了刚好有理由杀了他。
但袁世凯不上当。
2. 找准清廷的需求
三年的“蓑笠翁”袁世凯压根没闲着,一直在关心时事;因而能断定清廷一定有求于他;
3. 博弈清廷利益
为什么清廷一定要用袁世凯,因为不用他清廷可能直接没了,这是对清廷利益最大的损失。
4. 拿捏人性:以退为进凸显身价,要求更大的利益
湖广总督这岗位满足不了袁世凯的野心,因为只有他能干这活!
这就是价值啊!看看谁先急?
结合袁世凯的策略谈谈上述问题的应对办法
1. 洞悉老板意图:低球策略
你老板明显是在玩低球策略,什么是低球策略?
就是需求方通过先提出较小要求,等对方接受后再提出更大要求的策略。其核心原理是:当对方接受初步请求后,为避免认知失调(即言行不一致的心理冲突),更容易接受后续更大的请求。
简单来讲:老板不升职不加薪让你先接活,两三个月而已嘛克服下,然后你慢慢习惯了,接下来就都是你干了。
2. 主动出击:向老板提出加薪申请
对,主动提加薪。加量加价天经地义,这是职场中非常合理的做法。
如果老板拒绝了更好办这是他理亏,可以采取下一步了。
3. 先退一步:把活接过来
花半个月左右把工作接过来然后理顺。表明这工作你能干,三个人的工作你能干的下来,这就是你的价值(你猜你能接下来的情况下,老板会愿意再花2个人的工资吗?)。
4. 以退为进:向老板请假
请假,不管是事假还是病假。不管你们公司请假工资怎么发,不要心疼那几块钱。
一个部门三个人的活都在你手上了,离开了你肯定玩转不转。
一个部门玩不转的情况下,对老板利益损失肯定远超于给你涨的工资。然后涨工资这就比较容易了。
再过一段时间,给你升职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就是你博弈的资本。
有人会提出疑问:如果老板不按上述套路玩呢,你请假老板不批或直接让你不干了呢?
你能一人干两的活,不仅已有和老板博弈的资本,外面的机会也会主动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