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幼虫经过约5次蜕皮,长度超过3厘米。它们全身黑色,长有稀疏的绒毛,体侧各具一排鲜艳、醒目的红色斑点,这是一种有效的警戒色,避免被鸟类和其他动物捕食。当遇到危险时,原本抱在台景天中上部的幼虫,会“放开手”自由落体至底层茂密的草丛中隐藏,待危险消除后继续觅食。
4月末,幼虫们已经潜入地下准备育蛹,土缝里、洞穴中、石头下部是它们育蛹的场所。地下育蛹能够避免阳光暴晒,也可以有效减少寄生蜂类对于其蛹的侵害。通常每年的5月10日,是羲和绢蝶成虫羽化的日子。当然,羲和绢蝶成虫出现的时间也和当年的天气、温度、降雨量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比如2020年的持续高温,使得当年的物候整体提前,羲和绢蝶的成虫在5月2日就羽化了。
羲和绢蝶成虫多在晨昏两个时间段活动,寻找配偶。根据观察,一只雌性羲和绢蝶可产下30~50枚卵,产卵时间可持续一个星期。它们不像大多数蝴蝶将卵产在同一位置,而是分散每次只产下一枚,产卵地方多在植物底部。
6月初,大多数羲和绢蝶都完成了繁育后代的使命,历经20多个日夜,它们的翅膀残缺破损,只剩下一枚枚卵,承载着希望沉睡于地表。
随着我们调查范围的扩展,近几年又在石河子市南郊的低山荒漠中发现了其他几处羲和绢蝶的繁殖地。时至今日,每年5月,羲和绢蝶都能如约飞上石河子的天空。
这片位于玛纳斯河河谷西侧的低山荒漠,除了羲和绢蝶之外,也是众多荒漠特色的野生动物的家园,以及部分鸟类迁徙的必经之路。保护好这片环境,守护好这些可爱的生灵,维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