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我偶然刷到大冰的一个直播切片,有个粉丝和他连线。
这个粉丝27岁,曾做过六七年奢侈品店面的销售,结束了一段不幸福的婚姻,目前是无业的状态。遭遇了工作、情感的双重打击,现在很迷茫,这不知道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连麦者说想学心理学,听说这是个风口,AI取代不了心理咨询师,问大冰这条路怎么样?
大冰果断地否决了,因为从来访者的表达来看,他认为对方不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他说自己会劝曾经当过老师的人去当心理咨询师,但她不合适。
“即便这是一个风口,你也抓不住,这种时代的大趋势,跟普通人没啥关系。”大冰的这句大实话,让许多围观者破防。
连麦者说自己的销售经验可以迁移到做心理咨询的工作上,但大冰说,这只是你认为的,别人不一定这么认为,我就不认为这是一个能力或技术。
大冰劝她再找个同类工作,如果奢侈品销售做不了,可以往下找,做个平民品牌的销售,先养活自己再说。
02
我和大冰的观点不同,因为我认为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这个连麦者遭遇了生活的重锤,肯定心情很糟,这种情况下自我表达没有那么清晰的逻辑,很正常。她做过多年销售,拥有丰富的与人打交道的经验,如果未来从事心理咨询相关的工作,肯定是有帮助的。
而且过去的经历可以作为滋养自己成长的养料,失业、离婚都是了解自己和世界的契机,她可以从中学到很多。
所以,我很支持她学习心理学,我也曾离婚,也在工作中受过委屈,学习心理学让我获得了疗愈。
当然,大冰作为大V,从“过来人”和现实层面上,劝连麦者先找个工作也不无道理。毕竟从学习心理学到可以靠心理学赚钱养活自己,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失业状态下学心理学确实会让人焦虑。解法是,找个上下班稳定的工作,在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学,慢慢转型。
提这个例子,我想着重说明的是,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销售就没能力转型心理咨询师,也不是学心理学必须要全职。
更不是我是某某条件,我遭遇过某某挫折,我就一棒子被打死了,不是的!
我们现在没能力,不代表以后也没能力,就拿心理学来说,就算要花5年时间,才能转型成功,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学心理学,难道这5年就不会过去吗?
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也许压根用不了5年,现在有很多心理类平台都可以兼职,第2年就可以赚零花钱了。
如果抱着被类似大冰这样的权威者说一通,就质疑自己,甚至放弃行动,那才是最可惜的。
03
大冰连麦这个事儿,还反应出一个很普遍的想法:人生只有上岸才会幸福。
许多人把考上研、拿到offer、买房乃至结婚生娃,称为“上岸”。
在没上岸之前,都在苦海之中,焦虑着、内耗着。
“上岸”似乎成了人生路上的一道道关卡,人们以为跨过去就能迎来解脱。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考上研,面对的是更繁重的学业压力和未来方向的迷茫;拿到offer,随之而来的是工作的挑战和职场的复杂人际关系;买房后,房贷的压力、装修的烦恼接踵而至;结婚生娃后,育儿的艰辛、家庭的琐碎又让人应接不暇。
每一个“上岸”,不过是从一个困境跳到另一个困境,从一种焦虑过渡到另一种焦虑。
这就是残酷的人生真相:从来都没有幸福的“彼岸”,如果你不能把此岸过好,你到哪里都是苦海。
04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大学学的是商科类专业,而不是文科类专业,但是我毕业后做的每一份工作都与文字工作者有关,像是广告文案、新媒体运营、读书会编辑之类的。
在广告公司是最苦的,有时候,等甲方反馈要等到凌晨1点,然后修改完就凌晨3点了,回家洗个澡小眯一会儿,早上8点又在甲方公司楼下等着提案了。
有一次在甲方公司楼道里,我看着窗外树木迎风摇曳,我好羡慕风啊,觉得自己正深处炼狱,我以为只要从本土广告进国际4A广告就好了。
结果进去后压力更大了,在以前的公司里我算是出类拔萃的员工,而在这里高手如云,我啥也不是。我就觉得去甲方就好了,就有话语权了,结果也没有更好,甲方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每个项目组都是公司的赛马,谁胜出谁才能留下。
有一次我做的活动效果非常好,项目组给了我许多正反馈,下班后我在公司楼下吃着腌菜饼,那个饼是真香啊,香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
我突然就悟了:没有哪个地方更好,哪个地方都有好和不好的点。
关键是我能不能发现,以及创造美好。
05
回想我还在高三刷题时,考上大学就是我想要的“幸福的彼岸”。大四时,靠文字吃饭就是我的彼岸。在乙方,甲方是我的彼岸。在甲方,互联网又是我的彼岸。在互联网,朝九晚六成为了我的新彼岸。
但往前倒腾,每一个“岸”我不都在过着前一个“岸”的自己,所期盼的生活吗?
每一个地方都有我想要的东西,学习的机会、薪水、发展空间、更多下班时间等等,每一个地方也都有我无法逃避的挑战和压力。
我总在期待彼岸,却忽略了当下的感受。在广告公司熬夜修改文案时,我只看到了疲惫,却没看到自己文字能力的提升;在甲方公司为项目奔波时,我只看到了竞争的残酷,却没看到自己视野的拓展和人脉的积累。
后来,我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态,我不再把“上岸”当作唯一的幸福标准,即使在最忙碌、最疲惫的时候,我也会提醒自己,这些经历都是我成长的财富。
我不再担心失业,或是期盼去下一个彼岸。而是在现在的工作中,攫取我想要的东西;在现在的生活中发现美好。现实也会给我许多有力的证明,告诉我,只要我每天离开山洞时,用心地捡柴,我的篝火自然会点燃。
上个月还有个出去创业的前同事,邀请我加入他的团队。哦对了,加入一个创业团队或是我自己创业,也曾是我想去的一个“彼岸”。
这一次,我没有犹豫地拒绝了,因为现在的我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很清楚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幸福彼岸。
我在哪里,哪里就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