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所谓过情关,不是简单地忘记一个人,而是从依赖、痛苦和执迷中解脱,最终完成自我成长的过程。
许多人误以为“过情关”就是熬时间、等新欢,但真正的过情关,是认知的彻底转变。它意味着:
不再向外索求爱,而是向内建立安全感。
看清自己的执念,而非沉溺于“为什么他不爱我”。
从“受害者心态”转向“成长者心态”。
在心理学上,情关往往与“依恋创伤”有关。比如,童年缺爱的人容易在成年后陷入虐恋,试图通过痛苦的关系来填补内心的空洞。
而在东方智慧中,情关被视为“破我执”的修行——你放不下的不是那个人,而是自己的幻想和需求。
比如,我20出头时之所以被前夫吸引,有一部分心理原因,是我父母离异,我渴望找到一个像父母一般的避风港为我遮风挡雨。
而前夫在我眼中是一个强者,他大我13岁,是他所在领域有名气的人,属于成功人士。我觉得和他在一起很安全,心理上很依赖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这种依赖并不是真正的安全感。
真正的安全感,是来自于内心的笃定和自我价值的确认。
我不再渴望嫁给一个强者,而是自己成为强者,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去追逐我所定义的成功。
02
许多人在失恋、离婚后崩溃,本质是因为把自我价值寄托在他人身上。
这种转变的痛苦,是良性痛苦,意味着你正在过情关。
深刻的情关,会逼你直面内心最深的恐惧:害怕孤独、害怕不被爱、害怕没价值……而当你穿越这些恐惧,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强大。
离婚后,起初我会半夜焦虑、睡不着,过情关后,我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也找到了我可以沉浸其中,持续几小时的爱好。我不再顾影自怜,过情关后,就觉得时间太少了,每天想玩的东西都玩不过来,哪有时间难过呢。
过情关的最初阶段,是最难熬的,你会经历一种被心理学称为“强迫性重复”的过程,即人会在无意识中重复熟悉的痛苦。
比如,我曾经是在感情中是依赖型,我就会试图通过一段新的关系继续依赖他人。这和我看过多少书,是否已经有了女性独立意识无关。
它隐藏在我的潜意识中,影响着我的行为模式。
潜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像一座冰山,隐藏在水面之下,而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存储着我们未解决的情感创伤,这些创伤会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行为和选择。
所以,要想过情关,就要探索自己的潜意识,深刻地认识自己。
03
那怎么过情关呢?
分三个层面。
1)认知层面:跳出“等别人来爱我”的叙事
以前过生日,我总期待别人,尤其是对象会送我什么,但其实,那些我喜欢的东西,完全可以自己去买。
分享一个心法:当你期待别人送你一块小蛋糕的时候,你就自己去买一块小蛋糕。这样,一个外卖订单就可以破除“等人爱”的情结。
2)能量层面:从潜意识中获得心理能量
其实你早就接触过“女生应该独立”“要做人生的大女主”之类的观念,但你的心理防御机制本能地排斥它们。如果你持有这样的观念,似乎就意味着你过去的选择都是错误的。
其实,你缺少的从来不是这些道理,或是某方面的能力,而是一种心理能量。当你有能量,你就敢直面错误,继而修正。
这样的能量往往隐藏在潜意识深处,需要你自己去挖掘和激活。记录梦境是一个直达潜意识的好方法,具体可看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