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春饼,没事做就打开电视看了大家早已弃剧的《中国之星》。
由于最近意外的大反派崔健老师并没有跟谁撕逼。除了舌头乐队来唱歌被评论炒了炒。很多鸡汤婊公众号,都没什么文章用于圈粉和炒作了。看这次总决赛直通赛,给我了一种看《芈月传》的感觉。预设了观众一定是喜欢热闹,预设了红正专价值观,预设了傻逼的评价体系。我已经语言匮乏了,一个道理就是,傻逼总觉得全世界的人都是傻逼。
一旦你对音乐有所企图,它就会走远
一切都源自一个把中国音乐人给世界看的迷梦
还不是那种心灵美的灰姑娘在去和王子约会前打扮打扮自己的迷梦,
当然把格莱美看成王子本来就是不对的,为什么要讨好?
中国之星是吸毒少女用廉价粉底掩盖针眼的迷梦
其实倒是挺同情林忆莲的,她虽然不聪明不积极,但对音乐的态度很平和,她就是想让大家听好听的。这种对音乐的纯洁很值得保护。也正是因为这种对音乐的纯洁,我们能听出林忆莲到现在唱歌都动人。
牙尖嘴利野心大的音乐人,很多都流于对某种标准的阿谀奉承。在这一点上刘欢和崔健本质上没有那么大的差距,但刘欢还是务实一些,对于唱,对于编曲,他还是有实打实的东西。而崔健带出的谭维维,这么多场下来,大家也都看明白了,其实她做得也就是拼贴吧。都不算化用借用传统民俗,就是单纯利用吧。她唱歌是没什么长进的。一个歌手,最重要的其实应该是声音的表述能力,这种能力是从和自己的对话开始的,与编曲无关。
这一点上,我不评价那个中产阶级老头杨乐。也不提炮灰许志安。也不提某肥胖的老土选手。
常石磊>袁娅维>谭维维>吉克隽逸
我们当然希望中国的音乐人能有才华。但才华不是对某个世界音乐的标准溜须拍马。
才华是能更多的扫清,自己内心到表达出去之间的障碍。
刘欢让吉克隽逸唱了莫西子诗的歌、唱了裸儿的歌、唱了杭盖的歌,这样的过程本身就非常尴尬,要唱将还是要创作?结果是吉克隽逸谁的歌都驾驭不了,谁的歌唱得都不像自己,她没了第一次登上好声音舞台的那种畏惧和令人心疼的感觉,而是一个急于证明自己歌手原地踏步。这种四不像的处境难道不是中国音乐最应该努力走出的么?为什么还要一次次的掏心挖坟的给外国人看?
图片
而袁娅维真的是个歌者,但每次都中西混搭会不会太土。每次唱自己的歌歌词就烂的像小学生的爱情誓言一样。就好好唱歌不好么。
常石磊的心态好多了。歌还是自己的歌,表达也还是一如既往。自己真心实意做得出来的东西,受人好评,还是欣慰的。
用摇滚消解民俗音乐
谭维维又一次带了一堆乐手上去,希望有人能看出那个弹三弦的小哥在被谭维维搭肩膀的一刻有多么不适和尴尬。他甚至穿了一件自己觉得挺摇滚的衣服上去。甚至在结束的时候,吹唢呐的小哥要突然起来的说,我们唢呐是中国最著名的传统乐器。然后吹半天。惹得外国人叫好。
图片
就算是印第安人都不会轻易的跟外人展示他们的音乐。需要好多中间人做信任的桥梁,因为传统音乐代表的是祭祀、是生与死的关系、是宗教意识、是欢庆、是亲情。上去不介绍这是中国传统的乐器,在什么什么场合会用到,而是吹了一阵战时用的,上去就你们看你们看,我们好吧,我们有意思吧。我们厉害吧。我们这种音乐的灵动可以配合你们这些西方乐器,可以大放异彩。
所有民俗乐器本身承担的一切,在一瞬间都被消解了。
另外唢呐是波斯引进的。另外摇滚乐从来都不是风格而已,是一种话语模式。
殖民带来的民族主义热情
再次被西方收编的东方情绪
不想多写了。红旗飘飘唱了多少年。比什么都唱红旗飘飘。煽动什么爱国情绪。
尤其是在外国人面前,煽动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有什么意义?
如果是首很棒的歌也行,即使这样改那样改,这首歌还是一个老套的编曲,内容咬字都是主流得不行不行的旋律。这种歌代表了中国音乐的前沿?
真是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所谓的民族主义,根本就是殖民带来的一种情绪。而把这种情绪掏心窝的给格莱美的评委看,仅仅是因为对自己的音乐没什么自信,就只能卖弄情怀了,这是中国的特色悲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