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联系QQ : 000000 登录 注册
收录(13714)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货源资讯 > 苏联探月历程:再创先河

苏联探月历程:再创先河

作者:   来源:  热度:164486  时间:2022-01-26 07:21:44
要为真理而斗争,欢迎回到2049。
1966年1月4日,科罗廖夫与世长辞,继任者是火箭专家瓦西里·米辛同志。毫无疑问,科罗廖夫为苏联乃至整个人类的航天事业,留下了无比宝贵的遗
要为真理而斗争,欢迎回到2049。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1966年1月4日,科罗廖夫与世长辞,继任者是火箭专家瓦西里·米辛同志。毫无疑问,科罗廖夫为苏联乃至整个人类的航天事业,留下了无比宝贵的遗产,但另一方面,具体到苏联的探月任务,由于E-6的不断失败,也可以说是给米辛留下了一地鸡毛。所以上任伊始,米辛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陷入僵局的苏联探月项目。当时,E-6探测器十几次失败之后,马克西莫夫领导的探月小组,已经被折腾得力不从心,继续沿着过去的思路硬干下去,只能一次次把命运交给运气,所以整个项目必须换个思路,甚至是推倒重建。幸运的是,科罗廖夫在去世之前,已经开始对此布局。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瓦西里·米辛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首先就是换个火箭,前几期介绍过,月球1,2,3号使用的,是在R-7基础上研制的三级火箭8K72E,E-6项目用的不是这一款,而是“闪电”型运载火箭,代号为8K78,同样发展自R-7火箭,但多了一级,是一个四级火箭,而问题最大的地方,就是这个第四级火箭很不稳定,这也是E-6项目多次失败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所以科罗廖夫在去世前,就已经对火箭的第四级进行了重新设计,最后干脆把发动机换了,换成第一实验设计局自己研发的11D33发动机,改良后的火箭型号为8K78M。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8K78M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当然了E-6项目的多次失败,并不能全让火箭背锅,探测器本身也有很多问题,那就索性连探测器也一起换了。事实上,早在1964年3月份E-6.5发射失败之后,科罗廖夫就打算重新研制探测器,只不过马克西莫夫小组已经有点黔驴技穷了,于是科罗廖夫就前去求助第52实验设计局麾下的第5局,这个第5局可是大有来头,因为它还有一个别名——拉沃契金设计局。很多军迷老板应该不陌生,二战时,苏联名震天下的拉-5和拉-7战斗机,就正是出自拉沃契金设计局。不过在1960年,总设计师拉沃契金死了,于是设计局进行重组,并开始涉足航天领域,但搞航天它毕竟是个新手,于是就被并入了第52设计局。而在科罗廖夫出手之后,拉沃契金设计局重新获得了独立身份,并接手了E-6项目,领导人是航天专家格奥尔基·尼古拉耶维奇·巴巴金。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拉-5战斗机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巴巴金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1965年秋天,巴巴金就基本完成了新型E-6探测器的设计工作,并将其命名为E-6M,和老版本一样,E-6M同样由两部分组成——飞行单元和自动月球站,但对仪器舱和动力舱,进行了大幅优化。可以说,科罗廖夫在去世前完成的这两项工作,对日后探测器的软着陆和绕月飞行,奠定了基础,虽然他的突然离世,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苏联探月计划原有的部署,但新型E-6M探测器的发射工作,还是迅速地进入到倒计时阶段。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1966年1月31日,在科罗廖夫去世仅两周后,全新的E-6M探测器,在8K78M火箭强大的推力下离开地球,顺利进入奔月轨道。两天之后,E-6M在到达月表上空8300千米时开始垂直降落,一直降落到75千米处,制动火箭点火启动,探测器的下降速度开始减慢,又过了48秒,下降速度变成了零,最关键的时刻到来了,飞行单元和自动月球站开始分离,被充气气囊包裹的自动月球站,以每秒14米的速度被抛出,同时,燃料耗尽的飞行单元也随之撞向月面。接下来,登陆舱的信号暂时消失了,它正在靠着自我奋斗抛弃登陆气囊,以及完成器械展开等关键动作,地面指挥中心只能屏住呼吸默默等待。漫长的4分钟之后,一阵微弱的信号声,传到了地面指挥中心,现场工作人员立刻陷入狂欢之中,整个会场听不到别的词,就是两个字:乌拉!这是人类首次实现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也是人类第一次将人造飞行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送到除地球之外的其他天体表面,甭管后来的任务进行得如何,此时的苏联,已经完成了又一壮举。后来,这一艘E-6M探测器,就被命名为月球9号。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月球9号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庆祝完之后,工作人员又开始忙碌起来,经过进一步的测算,最终确定,月球9号降落在位于月球风暴洋中的卡瓦列里环形山东北约60公里处,此处正好是一片开阔的平原,非常利于拍摄工作,月球表面的第一人称视角,即将呈现。莫斯科时间1966年2月4日凌晨,月球9号的拍摄系统开始启动,摄像头从登陆舱内部伸了出去,借助三座三棱反射镜面,对附近的月貌进行了360°全景拍摄,然后在当天下午,开始向地面传回图像信号。但让苏联感到尴尬的是,也和月球2号一样,率先截获信号的,还是英国的班克天文台,据说当时英文天文学家完全惊呆了,苏联的照片异常清晰,月面上的岩石和撞击坑,全都清晰可见,黑暗中一片苍凉,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之后,英国人在未通知苏联的情况下,就向全世界公布了这张珍贵的月貌照片。对于英国的这一做法,苏联当然相当不满,为此,两国之间还引发一场外交风波,但苏联转念一想,这也不错,毕竟在探月竞赛中,西方世界已经被自己按在地上摩擦,由西方世界的代表英国,来发表这样一张照片,嘲讽技能也算是拉满了。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月球9号拍摄的照片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大约一年之后,1966年12月21日,又一艘E-6M探测器发射升空,并于24日再一次成功登陆月球,这一次除了常规的拍照之外,登陆舱还加装了两台机械臂,可以插入月表之下大约4.5cm深处,机械臂上装有土壤仪和辐射密度仪,对月球土壤的密度和成分进行测量。最后的结果表明,月壤的密度差不多是地球土壤的一半,而月球表面的辐射,也完全在人类的承受范围之内。另外,同样是在1966年,巴巴金在E-6M的基础上,还研制了三款探月器,其中E-6S在3月份完成了人类首次绕月飞行,E-6LF在8月份和10月份,又完成了两次绕月飞行,这就是月球10号、11号和12号。表面看起来,这几次任务没有什么特别的,无非就是开创了绕月飞行的先河,这时候的苏联在探月活动中,各种第一拿的,可以说是已经麻木了。但事实上,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这些探测器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加装了一个新的小型航天器。又是加装航天器,又是绕月,又是测量月表各种性质,为什么要干这些?毫无疑问,苏联已经在为月球探索的下一步做准备了,这就是载人登月,请看下集。PIK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