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2018年的5.21,我写过一篇虚构的小故事《网购玫瑰》。写在一个在网购盛行的消费习惯下,一对年轻夫妻碰上520,男士本来想买一束玫瑰花庆祝爱情浪漫一次。结果一开始选就不自觉陷入一种网络购物鸡零狗碎的打折算计之中,最后索然无味,兴致全无。我感觉消费主义培养出来的这一套行为模式,是所有珍贵情感的克星,最终让我们感觉沾了点小便宜,但消耗掉所有热情。
昨天写《对520谐音表示无动于衷,一个发音理性主义者的轻微抵抗》时,顺便提到我发现楼下有一束玫瑰花一天了没人拿,这也许是一个网购玫瑰的现实版,或者对谐音节日无动于衷被拒绝的故事,我猜。
可以肯定的是,这束花被接受者拒绝了。
昨晚直到12点钟回家时,我和朋友路过发现它还在楼下,我们商量要不要把它偷回家,这样送的人和收的人就都不会尴尬了。送的人肯定不会来把它取走,那个不接受的人也不得不扔垃圾也要看见它。
我真的把它出去都拿到马路上,结果发现里面有一张卡片,写着“节日快乐,永远爱你”,但底下有名字的一半被撕掉了。购物单也在,价钱都有,也是名字地址部分被撕掉了。显然,这是一个很彻底的拒绝。
不过,我看到有手写的字,就觉得这花还是有点伤感,回去插花怪怪的,不好意思又放了回去。
图片
今天中午进门,发现它还在我昨天放的门口立着。
图片
晚上下楼,发下又被拿回来放在原地,有点干了,但还没谢。
从我发现它已经过了40小时了,我无聊而认真的关注它,因为这种被遗弃的感觉,很像我写的几个尴尬的现代故事的现实图解。我想如果他还能坚持,我都想搞一场拍卖,叫“网络玫瑰接盘侠”。
或者各位老板,你们谁要?520起拍,谁出价高我连夜偷了给你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