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毒王》:从“辱华”到“黄祸“
作者: 来源: 热度:99048 时间:2021-11-29 20:36:59
与以往我写过的影评所涉及的几部影片不同,《不死毒王》并不是一部有着很高艺术水准的电影,而仅是一部满足西方观众猎奇欲望的典型商业类型片。其剧情套路大约可以类比于007
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与以往我写过的影评所涉及的几部影片不同,《不死毒王》并不是一部有着很高艺术水准的电影,而仅是一部满足西方观众猎奇欲望的典型商业类型片。其剧情套路大约可以类比于007电影系列等,即反面人物欲危害社会(在本片中是下毒),而正面人物最终制止了他。但我所关注的并非是这部电影的叙事,而是其中或隐或显的文化内涵。李安曾说,中国有成熟的电影,却没有电影文化。《不死毒王》在我眼中,正是这样一个充满中国元素、反映的却是英国乃至整个西方对华态度的典型电影文化案例。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片名中Fu Manchu(即“傅满洲”,下文行以此汉语名)这个人物,最早出现于19世纪就出现在英国的通俗小说中,是一个狡诈、凶残的华人形象。他高瘦而面目狰狞,苍白的脸上留着两撇八字胡,通常身穿满清官服式的服装。枯瘦苍白、阴气十足,正是洋人眼中华人作为一个种族群体孱弱、萎靡、奸猾形象的映射。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傅满洲”这一形象及其相关的种种文学影视作品,是西方人彻头彻尾的辱华、种族歧视观念的写照。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Christopher Lee饰演的Fu Manchu(眼熟么?Lee同样饰演了指环王里的白袍巫师萨鲁曼)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西洋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种种印象,我们比较熟悉的大概有两种:第一种是惊艳于中国的庞大、富饶与古代文明的恢弘,笔者姑且称之为“马可波罗式印象”;第二种是对近代中国的腐朽、颟顸、愚昧嗤之以鼻,对中国之“树大而中空”洞若观火,笔者姑且称之为“马戛尔尼式印象”。然而还有第三种印象,曾在欧洲人心头留下近千年的阴霾,即“黄祸”。世界史上亚洲草原民族多次西侵。发生在相当于中国东汉时期的匈奴西犯,就曾搅动了整个欧洲的蛮族西迁,间接造成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也在欧洲文化史上留下了“阿提拉”这个可怖的名字。而后来的蒙元帝国,西征直抵多瑙河,屠戮之惨也更甚,令欧洲人再度陷入基督教文明是否行将就木的忧惧之中。而对世界历史兴趣不大的中国人,之所以对西方文化中的“黄祸”这一概念不甚了了,大约是因为“黄祸”非指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而中国人站在汉族王朝的立场上(两汉、两晋、南朝、两宋等),也自觉归属于受害的一方,故即便我们后世的“正统论”史观也接受了异族作为合法中央政府的统治(蒙元、满清),但仍不会自觉地将我们自己代入为“黄祸”的始作俑者。以上赘言冗繁,无非是笔者想对西方的“黄祸”文化心理作一简单梳理,以便下文探讨影片中“傅满洲”这个虚构人物的前世今生,以及华人形象是如何被想象和建构的。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影片起幅的场景,是男主角史密夫爵士在香港监斩中国贼王傅满洲。然而傅满洲人头落地多年后,竟然现身于伦敦为非作歹,令史密夫爵士大惑不解。笔者以为这样的剧情设计,除了埋下悬念外,又有着微妙的隐喻含义(如果片头不设计此桥段,而让傅直接身在伦敦,并不影响叙事的完满)。接下来的情节中,多名英国化学家被傅满洲手下的邪恶华人爪牙(讽刺的是他们大多为英国人扮演)抓至傅的老巢,而老巢竟藏在一墓地之下的地穴里,里面是典型的中国元素的室内装饰,别有洞天而又阴森压抑。在这部影片的影像表达里,中国人邪恶而别具诡异力量(其通过视听语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宛如日本传说中令人谈之色变的“木天狗”),而中国文化更是冷色调的、阴魂不散的千年僵尸。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影片开场的斩首场景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中国在20世纪国际格局中扮演的角色,在西方语境里,是一个永远保持福柯所说的“不在场的在场”状态的“局外人”。对这个地球上最古老、最庞大的种族,西方人或许曾经尽力遗忘,但却终究无法忽视。1949年后,中国将自己置于与西方意识形态完全对立的位置,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东方黄种人眼睛的窥伺,更使得欧美人对中国既有的“芒刺在背“之感进一步加剧。1964年,正是本片拍摄的前一年,作为西方主要大国的法国与红色中国建交,更在欧美社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譬如对英国这样在中国有重大既得利益(香港)的国家而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增强恐非佳音。对东方古老“异教”文化的排异心理,对红色意识形态“输出革命”的深重担忧,对正于困顿中积蓄复兴力量的中国的现实性防范(冷战后在美国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即可上溯至此),这三者杂糅而为20世纪下半叶西方新一轮“黄祸”恐惧的心理源头。因此我们即可理解,《不死毒王》剧情设定中傅满洲之死而复生、建老巢于墓地之下,其潜意识内核,便是对曾经跌至谷底的中国力量“死而不僵”、“死灰复燃”乃至“反攻倒算”的恐惧心态。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本片中建构的华人形象,可谓先进与落后并存。傅满洲的爪牙打扮,皆是传统中式黑色练功服加红色腰带头巾,对傅满洲俨如邪教教众止于教主一般的绝对服从——从中大约可以看出当年“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给英国人造成了多大的历史记忆伤痕。他们的常备武器,并非是西方工业革命成果的枪炮弹药,而是作为前现代社会遗迹的匕首与砍刀。片中其余种种细节,亦极力展现这些华人爪牙的冥顽愚昧。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乃至令观众乍看之下深觉格格不入的是,他们的头目“傅满洲博士”,则被刻画成一个熟知西方科技文明成果、即今天所谓的“从事高智商犯罪”的反派首脑。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傅满洲及其华人恐怖集团的邪恶力量十分强大,这中间又颇有值得玩味之处。一方面,小说原著中的傅满洲,在英国生长多年,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汉语、印地语等,并在英国习得各种常人不可想象的知识。本片中,他制造毒药的秘密是其女儿从英国某博物馆中盗出。而他赖以制造毒药的人员,也是他抓来的英国本土科学家。可见英国制片方在意识或无意识中,并不希望作为华人的傅满洲拥有的是来自其母文化的强大力量,而有意把其力量解释为西方文明对傅满洲“洋为中用”式的赐予。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而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傅满洲用以行恶的毒药秘方虽自英国博物馆盗出,而其源头却是中国西藏,即占据印度的英国人一直垂涎的喜马拉雅山脉另侧的神秘之境。在英国人的文化想象里,西藏是比汉地中国更荒蛮、更玄奥、更远离现代世界、当然也因此蕴含着更邪恶力量的地方。影片中藏教活佛一行人打扮滑稽,教袍式样与藏传佛教根本不合,而大约是仿照美国3K党制服设计的。其经幡上出现的“文字”亦非藏文,而是制片方仿造印象中的藏文胡乱想象出的、莫名其妙的鬼画符。以上种种充分暴露了制片方对中国文化实际仅知皮毛,令作为一个中国观众的我观之,既觉可气又觉可笑。总而言之,这部影片的自彰和辱华意味显而易见。在他们架构出的整个关于傅满洲“邪恶力量”故事里,是英国文明无私地赐予了傅满洲力量,而是中国文明留给了傅满洲深植于基因中的、如原罪般无可救赎的邪恶。而这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人心中20世纪当下与未来的“黄祸”。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3K党版本的藏教活佛装扮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美国往事》里“面条”常去消愁的中国烟馆中留着辫子、枯槁憔悴的华人服务生,可谓是美国人心目中华人“东亚病夫”般形象的缩影;《唐人街》中的一句“忘了它吧,杰克,这里是唐人街”,则代表了白人中产阶级社会对常处于无政府状态(北美西海岸之洛杉矶、旧金山、温哥华等大城市,华人帮派势力强大,多有黑道横行)的华人社群的敌视与防备。在我的阅片记录中,与这些影片相比,《不死毒王》无疑是一部层次不高的电影,但它却最为集中、深入地展示了西洋人之华人观的方方面面——这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无疑让我深感遗憾。今天的西方世界,需要真正理解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中国现实关切的人,或是汉学学者(如伯希和、费正清、史景迁),或是政客(如司徒雷登、基辛格),能够少一分史迪威式的“傲慢与偏见”,而多一分对中国真实国情民意的同情与理解。而站在我们本国的角度上,在我们这个“留学潮”汹涌澎湃、中国文化“走出去”已势在必行的年代,如何吸引外国人对中国善意而好奇的目光,进而重塑他们对华人族群的文化印象,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这代中国人深思。UnP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