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添加关注
这几天上海在寒潮,早上出去跑步的时候都是零下,地面有一坨一坨的 ......
微信号:
联系QQ:
71
热度
其他信息
这几天上海在寒潮,早上出去跑步的时候都是零下,地面有一坨一坨的冰。
搁在以往这种天气我是不跑的——所以这种“坚持”跟意志力没啥关系。
能够咬咬牙继续,有两个原因:
1. 知道了“寒冷暴露”对于“ 减少内脏 (腰腹) 脂肪 ”的作用;
2. 在智能体重秤上明确看到了成果。
过年这两周,趁着上海的天气在零度左右徘徊,我扎扎实实地把内脏脂肪减下来了——洗澡时用手捏捏肚子都觉得很有成就感。要知道这是我减重两年多,靠“运动”和“轻断食”一直无法完成的任务啊!
“寒冷暴露”,辅助“运动”让身体更健康
咱们之前写过很多关于“棕色脂肪”对于减重的帮助,因为“棕色脂肪”里有数量庞大的“特种线粒体”,这种线粒体的主要作用是“产热”——燃脂给身体保暖。
寒冷地区的爱斯基摩人拥有更多的棕色脂肪,他们 胰岛素敏感性 (越高越好) 更高,所以 更不容易发胖 ,也不容易得 2型糖尿病 和其他代谢性疾病。
1. 《试了个新方法,7天瘦了5斤》 (综合 咖啡因 + 绿原酸 + 运动 + 寒冷暴露 )
2. 《“欺骗”身体,不运动,多烧掉10斤脂肪》 (咖啡因方案)
3. 《这样吃辣椒,一年减掉10斤脂肪》 (辣椒方案)
4. 《不运动不挨冻,多烧掉10斤脂肪的(省钱)办法》 (咖啡因方案)
这也是咱们“大健康基础系列”文章的一部分,之前我不是反复引用这张“人类生命的核心”的图吗?说是咱们要避免进入 蓝色的 “脂肪细胞存储”过程。实际上,“运动”加“寒冷暴露”是这个过程的“逆过程”,是把已经存储起来的脂肪给燃烧掉。
为什么不是单纯地强调“少存”,而是讲究“有存有取”呢?
脂肪的“存”和“取”:健康的关键
我在读丹尼尔•利伯曼 (Daniel Liberman) 教授的《锻炼》和《人体的故事》时,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印象:
“人体”是一台精密的设备,有“最佳运行模式”。
“最佳运行模式”,就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稳稳地跑,不会“过低速度磨损”,也不会“过高速度透支”。
而这种“最佳运行模式”,是几百万年的“狩猎采集生活”给打造出来的——人体最适合在“狩猎采集”状态下工作。
“狩猎采集生活”,就是脂肪有“存”有“取”,该吃的时候就大口 吃 (健康食物,不是超加工食物) ,该动的时候就尽情动 (有氧运动为主,就像“狩猎”和“采集”时那样) 。
1. 健康食物就要放开来吃,植物性食物为主,辅以少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
2. 以有氧运动为主,加入一些力量和柔韧训练。
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坚持
我在年前也确使用 《试了个新方法,7天瘦了5斤》 中的综合方案,明显感觉到身体更轻盈,头脑更清醒了,放假前一天,我跑到公司的智能体脂秤上看了一眼,发现我的“ 内脏脂肪 ”指数下降了“1.0”,这对我来说更是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毕竟,我跑了两年半,轻断食也坚持了很久,这个指数一直徘徊在“略高”的位置上,怎么动,怎么拉长进食间距,都没法撼动——可是我只是用“寒冷暴露”叠加“运动”一两周,就看到了“松动”。
过年期间我还是16+8,但是只要不是超加工食物,我就吃得很开心。
这段时间天气的确有点冷,但我总是提醒我自己:
一年只有这么短短的几周时间,上海有“寒冷暴露”的机会。
这就把“不情愿”变成了“很主动”。
所以哪怕推荐方案的核心就是那几条,我还是在小号“三亩叔”不停的絮絮叨叨,就是想跟街坊们输入一种“知其所以然”,让大家把“不情愿”变成“很主动”。
1. 多吃植物性食物,每周30种植物 (包括水果、蔬菜和调味品) ;
2. 每天晚上睡够6小时,争取7小时;
3. 喝绿咖啡 (咖啡因+绿原酸) 和杜仲茶 (高浓度绿原酸) ;
4. 每天喝够1500mL水 (包含咖啡和杜仲茶) ;
5. 每周5次有氧运动 (每次20分钟) ,辅助一些力量和柔韧性训练。
毕竟,经济会有好坏,地域会有不同,有一条是不变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好身体,越是明白原理,咱们就越容易坚持好习惯,拥有健康。
顺便给街坊们推荐一篇旧文: 《身体好、皮肤好、心情好,根子上是同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