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台收到有人说自己高考考差了。
高考结束那时候我是没怎么对答案的,就对了一些选择题。
当时的想法无非是先玩几天,等死了再说。
但不管是立刻对了答案,还是先玩几天再说,最后的成绩都是不会变的。
考得好的人不用说太多。
而对于那些考得不那么理想的,该来的总会来。
我读书生涯里最打击我的一次考试是中考。
那会我在一个月里把70分的化学提到了110(满分120),二模的数学拿了147。我当时心想自己中考至少是市一中。
后来成绩比自己想象的糟糕太多,我爸帮我查的成绩,把成绩说出去的那刻电话里外一片死寂。
我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哭了一个下午。
所以如果有人高考真的失利了,我能理解,毕竟我中考失利这件事成为了我短短生命里很重的一道印记。
中考失利时我成绩差并不是我难过的根源,很小时不费力就能取得还算好成绩的我认为,学历也好成绩也好都不值一提。
我的所有难过归根结底来自于父母。
父亲爱讽刺,初中时我让我爸别管我成绩,我不管平时多烂,中考也一定能上一中。然后他就会故意哈哈哈哈哈哈大笑,说:“就凭你?”
生活里也是如此,不管是谈恋爱还是学某种兴趣爱好,他都习惯性地用言语激我。
但中考成绩出来后,我爸一反常态,不再指责我平时学习不认真,不再说我的学习能力不行。
有天午觉睡醒,听到他跟别人打电话,托关系问说有没有可能交多点钱,让我进一个好一点的高中。
这些都让我很内疚,原本觉得随便读读就好,上高中后也拼命读过一阵子,从入校时的一千多名进到一百。
讲这件事是因为我觉得,高考失利对不同的人而言有着不同的含义。
有些人认为是愧对父母,有些人认为是无法跟喜欢的人在一起了,有些人则是觉得自己以后都完了。
很巧的是,今年我也毕业,跟着高考的那群人一起进行“毕业”这个动作。
我最近常常在想,对我而言,四年前的毕业和四年后的毕业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想了很多。
关于选择,关于能力,关于性格,关于喜欢的人等等等。
然后觉得四年前和四年后最大的区别,其实真的就在于“失利”。
昨天不是有人说我好久没更新了,我说是啊,发生了点事情。
团队几个人一起准备了一篇推文,准备了一个星期,过程里熬夜了两天,最后一天还通宵了。
我们几个人在办公室里说改完三点回家吧,然后三点半时我们把整篇推文改多了一次,四点半改多一次,五点半天亮时,我说结尾有问题,还改不改。
当时其实在场的人都已经有点撑不住了,陈练躺在椅子上眯了不到十分钟,我说你继续睡,他说不行,倒下去就没办法改了。
最后我们改到了早上七点,推文。我打车从办公室离开,直接去学校做毕业设计的答辩。
在答辩的时候,团队在群里艾特我,说我们最后做出来的东西在视觉上太像某一个号,觉得说属于抄袭,得删除。
我脑子一片空白,忍住在群里破口大骂的冲动,说你们决定,真的得删我没有意见。
被删之后有太多的情绪,不在这里一点一点地牢骚了。但请相信我,这种耗尽心力准备了一个星期的作品最后活不到12小时,甚至被冠以抄袭名义的感觉,很糟糕。
那天我答辩回来坐在家里时,是一点半,快三十个小时没睡的我一觉倒下去睡到了晚上十点,睡醒后头有些痛。
我坐在沙发上发了一会呆,然后掏出手机在淘宝上买了一个新的,从来没有用过的设备。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个从没用过的设备或许可以避免让我最后呈现的东西太像某个号。
我想表达的是,高考往后的日子,我们失利了失败了以后,还有太多的方法方式去做一些挽救,并且我们应该这样去做。
读书期间只会在成绩上跌倒,每次站起来的方法也只有好好学习。所以高考失败后的选择于是似乎也只剩下了“复读”。
但其实不是的,高考过后的选择太多了。
我不是在否定大学的重要性,我的学校实验室做一个实验成功要看运气,因为设备有很多暗病;氯化锌的专业做实验直接出海,甚至能对接国家前三实验室。
类似的资源对比很多,这种大学所带来的差异性毋庸置疑是存在的。
如果死咬在学校的资源、名气间的差异,没得聊,他的学校一定力压我的学校。
但一个生活里有很多个纬度。
什么意思?如果我们两个人从零开始写公众号,学校间的差异性突然就抹去了。没听说哪个学校的学生做的公众号就一定特别好。
能理解我的意思吗?
高考考砸了不等于死定了,这是我和我所看见的经历。
重点在于,你要做好准备去弥补那些失利,如果你在学习上不如别人,那至少你要找一个方向去超过别人。
唯一不要做的事情是待在原地难过和内疚。
还记得我说四年前和四年后最大的区别是在于“失利”后吗?
东西被删掉后我跟老板说我想请假一周,调整状态。老板问我那团队怎么办。
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四年前可以慢慢来慢慢调整状态,跌倒了大不了花个一两年去爬起来。
四年后没太多机会喘息。这没什么,是常态。
同样的,如果你高考后摔倒了,需要一两年去喘息,我觉得没关系。但前提是你要知道,你的休息和喘息不是为了逃,而是为了蓄力去解决某些问题。
所以如果你高考没那么理想,做两件事情。
1、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2、相信上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