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意思是,暑热被处理掉了,天气渐渐转凉,其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对人体来说,容易造成秋乏、秋躁与脱发。
经过三伏天的大量排汗排毒,正气比较虚弱,出现神疲力乏、脱发增加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好好润肺养气。
图片
一、眠补
处暑后,应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开始早睡早起。
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则有助于肺气的舒展。同时中午要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
古代医家在睡眠养生法中强调了子午觉的重要性(即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侯气复。
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点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点至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
因此,在处暑过后应适当减少晚间的娱乐活动。
图片
古代的大医家都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天补”。
这睡觉,就是天补之一,古人称为眠补。
眠补养气血的价值,比药食还大,却往往被我们忽视了。
二、润肺养气血
处暑后,虽然时有降雨,但天地之间的肃杀之气已现,这种躁气最容易伤肺,应多吃味甘性平、滋阴生津的食物,增强脾胃功能,润肺,养气血。
这时空气湿度小,风力大,气温也比较高,人体的汗液蒸发快,皮肤易干燥,汗液中还要丢失一部分维生素,应重视水分和维生素的补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图片
五行饮食养生认为,秋季肺气当令,此时养肺,事半功倍。
用“补而不腻”的平补之品,润躁养肺为主。
食补可选择山药、莲子、百合、白扁豆、芝麻、蜂蜜、银耳、梨、百合等。
山药的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
莲子既能祛余暑,又能滋补强身,是秋天最合适的补品。适用用于脾虚、食少,腹泻带下、遗精尿频、心烦失眠、健忘多梦者;
图片
白扁豆最宜初秋食用,用白扁豆煮粥或褒汤,可消余暑、化暑湿、健脾胃、增食欲,对于头油重,脱发多的人,宜多食;
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
秋季出现脱发,可选择有润肺健脾、去湿养血功效的食疗方。
一、护发润肤汤
原料:百合20克,白果、红枣各适量,大米半杯。
做法:将百合、白果、红枣、大米都分别洗净.再将大米放入锅中,加5杯水煮熟,随后加人余下的材料煮烂,最后加蜂蜜调味后即可。
功效:使头发生长茂密,防止脱落。
图片
二、滋阴润发羹
原料:淮山药200克,红豆50克,银耳少许,冰糖适量。
用法:将淮山药洗净切块,银耳泡软,红豆泡一个小时。将淮山药与红豆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再放人木耳煮软,最后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本品可有效帮助生发养发,可治疗头发枯黄、发叉、生长缓慢、头发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