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一到秋冬季节,就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现象,一般都认为是皮肤干躁,或者过敏。但是以抗敏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没有正本清源。
《黄帝内经》认为:“肺主皮毛”、“在体合皮毛”,指出,皮肤与毛发的健康,是由肺的功能决定的。
所以,这类皮肤瘙痒,多与肺的功能失常有关。
图片
秋天燥邪最盛,肺最先受损,为了保证肺的功能不受影响,人体会自动减少表皮、毛发的津液供应,以满足肺和其它脏腑对津液的需要。
当人体津液不足时,首先干躁出毛病的,肯定是肢体末端的皮肤。
因此,要保证皮肤光滑,补水可说是第一要务。
从中医角度讲,多喝水虽可补水,但并未解决“气化”问题。
“气化”在中医学中是个常用概念,可以理解为人体将喝进去的水吸收,并最终充实到每个细胞中去,完成新陈代谢的过程。
气化的工作主要是由肺来完成的。
图片
所以,去燥最根本的办法不仅是补水,还要润肺,只有肺的功能强大了,摄入的水分才能真正滋润身体,皮肤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可以润肺的的食物。如梨、蜂蜜、冰糖、大米、莲子、百合、杏仁等,是秋季的首选,宜多吃。
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葱、姜、蒜、胡椒等及油炸、肥腻食物。
按摩相应穴位,也能起到活血、滋阴、生津润躁、改善皮肤干燥瘙痒的作用。
可以每天按摩曲池穴、三阴交穴。
洗完澡之后,在皮肤上涂一些杏仁油,可以缓解干躁发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