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焦虑说起,爱情可能只是一种扭曲的信息处理模式
你们从未爱过,只是焦虑需要平衡
昨天在咖啡馆待了一天想写完手底下的剧本。但最近看这本书上瘾了,一边哭一边看,一边看一边失控。《焦虑与焦虑性障碍》。
心理医生不让我看,说焦虑症是每个人的现代病,你还想分分钟搞懂了超越了克服了么。
我说不,我想让大家陪着我难受。
你有没有:
工作上的拖延
独立生活的困难
亲密关系如过山车
何为焦虑?
主体在没有感觉到危险的时候觉得莫名其妙的恐惧,由于这种痛苦担忧的折磨,主题可能会感觉自己马上要崩溃,或者是相反情况,表现得过于活跃。
(害怕被抛弃,被指责,不被接纳,被当成异端)
主体还会一直要求周围的人保护自己,所以周围的人一般都疲惫不堪。
(会和周围的人提出过度的要求,比如说话的方式,比如一直说你们不要伤害我)
过度警惕和对危险的防御使得主体总是出于一种警觉状态(生理和心理警觉),他们总是试图尽可能的去寻找危险刺激源。
(我们都知道越是戒备越容易冲破防线的道理,有点类似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爱上绑架自己的歹徒的感觉,这种对刺激源的戒备甚至会变成习惯性的寻找,甚至会变成猎取,甚至会成为一种雷达,甚至会产生浪漫的爱情故事)
表现?焦虑症与自恋人格
你一定认识这种人,他们活跃,积极,想法多,乐此不疲。但他们常常让人觉得过度活跃,一开始我们只是觉得这种人就是单纯的活跃罢了,也许是性格使然,但是其实每种现在我们能辨认的有特点的性格,都是现代病罢了。只不过谁病的轻,谁病的重。谁因为病遭人讨厌,谁把病当成自我表演和营销的方式,会引起我们关注的不同,也会让患病者感觉不一样点。
而我们或多或少都是焦虑的,对我们的能力、才华、身体、心智充满了完美的期待,以及时时刻刻紧盯着负面评价,我们其实不堪一击。这植根于一种失去过去失去未来的焦虑,一种和父母辈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甚至国度的焦虑。信息的失衡与不平等,新的社会阶层的碾压,逼得人喘不过气。你脑子里全是工作往上爬和在各种情景里证明自己与众不同。你眼巴巴着攥着自己的才华能力经验智识,试图留个方寸之地给自己让被人祭拜。
自恋型的焦虑者则期望的更多,他们希望别人时时刻刻关注着他们,赞美他们,肯定他们,并且这些赞美和肯定必须复合他们心中对自己的理想期待的图谱,一旦偏离,或者一旦反其道而行之提出质疑,自恋型的焦虑者就会愤然离去。最严重的一种是把他们和比人做比较,或者纳入到比较当中。不论在工作还是亲密关系里。这对于自恋型的焦虑者,都是死罪。
焦虑者会爱上什么人?会怎么爱?
焦虑是一种选择性的片面的信息处理模式导致的。焦虑者的恋爱也岌岌可危,是因为信息处理的方式比日常的焦虑更要恐怖,是恐惧、记忆、期待的泛化。
焦虑症会喜欢异常坚定内心三观和异常回避社会生活的人,而极其厌恶和自己类似焦虑的异性。
回避型和安全型恋人都是她们所追求的。
但这种爱。其实是由焦虑所导致的“选择机制”参与构成的。选择机制指的是人会因为自己的创伤经历、心里的期待和恐惧,关注力变窄,只选择性的关注他们心里畏惧的一面。
正常人对事物的关注是均匀客观的。但焦虑者不是,如果是一个对自己身材焦虑的女人,她会把所有大家对她的评价都扭曲到自己对自己身材的不满上。选择机制会转化成投射。
他们的恋人大多会被他们置换成“危险刺激源”,因为亲密关系和人最原初的几个期待都相关,价值观,自尊,保护,不被遗弃的诸多感觉,都需要亲密关系来维持。这时候就很可怕了,焦虑者会把恋人看作这一切的来源和解决方式,恋人在他们心里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梦魇。
所以我们常见焦虑症患者会爱的死去活来,爱得可歌可泣,甚至写诗写歌不一而足,但这都不能证明焦虑者的爱有多么可贵。因为这爱里充满着投射、恐惧、幻想和自弃。
焦虑者会经常选择逃跑、依赖他人、疯狂的建立安全感的方式,他可能会一次次的爽约,一次次的要求一些小事你也出席,要不断地确认身边的很多琐事,查看伴侣的手机,选择一些自己并不真心喜欢但给自己安全感的伴侣等等,这让他们的生活支离破碎,也会让他们的爱人很疲惫。
而且我本身并不相信焦虑可以真的被治疗,。六十年代以来,焦虑就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现代病,长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了。我不知道意识到有什么用,意识到似乎更痛苦。因为焦虑从来不是压抑的结果,而是压抑的源头。发泄和排解是必要的,用健康的方式建立安全感也是必要的。
end
这两天无比焦虑,把自己投射出去的爱恨情仇都了结了,于老师那天突然跟我说,让我去他带我去过的山头喊喊。冲着天骂一辈子能说尽的脏话,不要折磨自己。
我想起那天天气很好,他开过大半个城来接我,只有他能只用20分钟,在老山陪他飚车,说了一路的话停不下来
我打开手机,把他拉黑了
他只是恰好关注到了我的脆弱,并不是要对我的情绪负责
我不能任由一定点的痴心妄想参与到我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