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联系QQ : 000000 登录 注册
收录(13714)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货源资讯 > 苏联探月历程:月背征途

苏联探月历程:月背征途

作者:   来源:  热度:164646  时间:2022-01-26 07:22:43
1959年9月14日,月球2号实现了月表的硬着陆,成功迈出了苏联探月的第一步。虽然这第一步迈得十分艰难,但还是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另一方面,身经百战的8K72E火箭,在一次次失败中,也
1959年9月14日,月球2号实现了月表的硬着陆,成功迈出了苏联探月的第一步。虽然这第一步迈得十分艰难,但还是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另一方面,身经百战的8K72E火箭,在一次次失败中,也通过多次改进,可靠性大大提升,为进一步的探月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而根据原定计划,苏联探月的下一步,就是对人类从来没有见过的月球背面进行拍照。表面看起来,这项任务并不复杂,让探测器带一部华为手机飞过去就行了,但这毕竟是60多年前,作为先驱者的苏联,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一切都要从零开始。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这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换一个探测器。E-1的构造十分简陋,只能搭载一些简单的探测仪器,而且它也无法进行复杂的变轨操作,砸向月球没问题,绕到月球背面那就勉为其难了。于是,马克西莫夫拿出了自己的第二件作品——E-2月球探测器。相比于E-1,E-2的构造要更为复杂,而且全身上下布满了太阳能电池板,以保证各种高耗能仪器的运行。具体来看,E-2主要搭载三大核心设备:摄像系统、定向系统,以及图像传输系统。不过事实上,第一实验设计局也只能给出设计方案,具体的设备,它一个也搞不定,那就只好向兄弟院所寻求帮助。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首先,被称为电视科学研究所的第380研究所,帮助科罗廖夫搞定了摄像系统,这还比较简单,难的是定向系统,当时考虑到难度确实太大,所以苏联放弃了绕月飞行的方案,而是选择让探测器绕到月球背面,完成拍摄任务后,就直接顺路返回地球,然后在返回过程中,将图片转成信号传回地面。这么做难度降低,但对定向系统,要求非常高,拍摄的时候,摄像头要正好对准月球背面,传回数据的时候,天线也要正好对准地球,而且是要对准苏联,你对准美国那是没有用的,万幸的是,苏联面积比较大。另外,在探测器开始拍摄时,月球背面也需要正好被太阳光照亮,而且在整个任务中,探测器只会绕过月球背面一次,这就要求拍摄过程必须一气呵成,不能有丝毫的运行误差。为了满足如此高标准的要求,科罗廖夫亲自出马求助自己的老朋友——数学家克尔德什,从他所在的应用数学研究所,挖来了控制工程专家鲍里斯·劳申巴赫,由劳申巴赫组织一个队伍,为探测器设计一套定向系统。最后劳申巴赫不负众望,它给探测器配备了一套氮气推力装置,用来控制探测器的姿态,同时还搞了一套传感器,以保证探测器相对地球、月球和太阳的方向定位。一旦探测器的运行出现偏差,推力装置就会立即启动,把探测器推回到预定方向。可以说在当时,这套系统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堪称黑科技,这也为苏联日后的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基础。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E-2任务路线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劳申巴赫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拍摄之后,就是要把图像精确无误的传回地面,这就需要一套可靠的无线电传输设备。为此,科罗廖夫又联系了专门研究无线电技术的第885研究所,最后,885研究所的副总设计尤金·波库斯拉夫斯基,采用当时新兴的晶体管技术,研制了一套图像传输设备,当探测器返回地球时,这套系统会对拍摄的图片进行扫描,然后将其转换成无线电信号。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波库斯拉夫斯基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妥了三大核心器件搞定之后,接下来就是把它们整合到E-2探测器上,结果马克西莫夫发现,如果继续采用E-2的设计方案,这些东西根本安不上,没办法,只能继续改动,于是他又设计出了E-2的升级版——E-2A。没过多久,第一款E-2A型月球探测器——E-2A.1就装配完毕。事实上,当时的月球2号还没有发射,而就在月球2号还在调试的时候,这枚全新的E-2A型月球探测器,就被运到了拜科努尔发射场,计划发射时间是1959年9月14日。但昨天说到,E-1系列的发射那是一波三折,直到9月12号,月球2号才发射升空,所以不得已之下,E-2A的发射时间也得往后拖,最后确定为10月4日。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E-2A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与E-1发射的好事多磨不同的是,E-2A.1的发射进行得异常顺利,苏联这下确实是人品大爆发,当然了哪有什么人品,不过是所谓的“失败是成功之母”。火箭运行非常理想,成功将探测器送入奔月轨道,在此之后,虽然也遇到了一些小问题,但在地面控制中心的努力下,全都一一克服。10月7日凌晨,E-2A.1顺利抵达距离月球背面65200km的高空,此时,月背正好处在阳光的照射之下。然后定向系统开始工作,经过不断地修正之后,探测器的镜头对准月背,启动摄像系统,在几十分钟内,拍下了29张照片。当时苏联人已经等不及了,还没等探测器返回地球,他们就启动了无线电传输系统,希望可以先睹为快,当然由于距离过远,传回来的图像非常模糊,人们只能看到一个黄色的圆形图案,那就只好继续等待。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月球3号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10月11日,探测器进入返回轨道,10月19日,顺利抵达近地轨道,开始正式向地面传输自己的工作成果。探测器调整方向,把天线对准了苏联的黑海地区,与此同时,苏联当局对黑海地区进行了严格的无线电管制,什么广播全都给我暂停。最后在传回的29张照片中,地面指挥中心成功解析出了17张比较清晰的图片,百万年来,只存在于人类想象中的月球背面,在这一刻,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当然抱着现代人看恐龙的态度,这17照片都非常模糊,还没有华为拍得好,只能对月球背面的情况了解个大概。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获得了很多关于月球背面的地理特征。1959年10月27日,通过对照片的进一步修正,苏联制作出了第一张较为清晰的月背照片,并在《真理报》上对外公布,1960年,苏联科学院又根据照片,制作出了第一幅月球背面地图。自然而然的,苏联人也抢先命名了一大批月球背面的地质单元,比如说有齐奥尔科夫斯基陨石坑,还有莫斯科月海。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第一张月背照片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图片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第一张月背地图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1963年,苏联官方将E-2A.1正式命名为月球3号,它还有一个更为霸气的名字——自动星际站。从1958年9月到1959年10月,仅仅一年时间,苏联便在探月工程上,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成果,苏联的探测器第一次掠过月球,第一次撞击月面,第一次绕到月球背面。而到此为止,美国也只是完成了最为基础的飞掠月球,毫无疑问,此时的苏联和科罗廖夫麾下的第一实验设计局,就是全人类探索月球的开路先锋,而随着月球3号任务的落幕,苏联探月工程的第一阶段也就此画上句号。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1960年3月,赫鲁晓夫访问法国,也和前一年一样,赫鲁晓夫压抑不住自己的炫耀欲望,他故技重施,在巴黎会见戴高乐时,向其赠送了一个月球3号的小模型,戴高乐看得很认真,若有所思。请看下集。JlW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