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要为真理而斗争,欢迎回到2049。
公元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河北雄安新区,这是我国所设立的第19个国家级新区。201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纲要》开篇便指出: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推动,倾注了大量心血,2017年2月23日亲临实地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并作出重要指示,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指明了方向。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18年1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务院正式批复《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雄安新区开启了自己的伟大征程。截至目前,雄安新区下辖雄县、容城县和安新县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其中雄县下辖8镇、4乡,安新县下辖9镇、4乡,容城县下辖5镇3乡。
图片
可以说,很多人也包括我在内,在最早的时候,都会对雄安新区的设立心存疑虑,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在河北雄安这样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基础的地方,设立一个国家级新区,一张白纸的雄安,又凭什么被称作“千年大计”?不过经过几年的沉淀之后,我逐渐认识到了雄安的重要性,只可惜上天不能借我1000年,也很遗憾我们没有时光机器,否则千年之后再回首,那时的中国人一定会感谢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虽然她目前还处于襁褓期,但它即将引起的巨大震动,将改变整个中国、书写新的时代!今天我们就来畅想一下雄安新区。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一个关键点是,雄安的野心肯定不是要成为我国经济的第三极,因为雄安不像深圳,身边没有香港这样的超级联系人,雄安也不像上海,它不是万里大河的出海口,更没有什么天然良港。说句不好听的,雄安现在就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自然地理方面,别说赶不上上海和深圳了,就连廊坊,它也赶不上。所以要想把雄安打造成一个GDP超万亿的超级城市,难度非常大。但是我们明显看到,党中央、国务院对雄安寄予厚望,“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定位,用词极为罕见,可以说是历史性的。而放眼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几大战略,像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哪怕是天字号工程“一带一路”,官方的用词也只是“百年大计”,由此可见,雄安新区的规格之高,不能说绝后,但绝对是空前的。那么雄安新区既然无法成为超级经济强区,同时国家还寄予厚望,这说明了什么呢?答案显而易见,这就是雄安新区的战略意义不是在经济层面,而是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这就是中国的未来。
诚然,今天的中国,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处于飞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一路披荆斩棘,卸掉了身上的种种枷锁,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中国奇迹。但我们不能否认,与经济发展一同到来的,还有各种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硬骨头,十分难啃,往大了说,这些问题涉及经济体制、社会治理、土地财政、生态环境、政府运作。往小了说,身为老百姓,我们有点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课外辅导、解决不了户口和孩子上学问题,大城市有点买不起车牌,买得起车牌又得限行,国家鼓励生三孩,但我一个都不生,因为结不起婚,也没人找我啊,我和张三都在一个公司上班,他的学历还没有高、能力没有我强,但他家里10套房子动迁之后,这哥们就辞职环游世界了,而我还在撅腚干活。
这些问题我们不是不想改变,但很多事情看似孤立,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几乎无从下手。就比如说这个房价,特别是北上广深杭的房价,暂且不考虑有没有措施让房价降下来,问题的关键是,它能不能降?有几个房子不是贷款,如果出台一个有效政策可以让房价下跌,那么金融风险谁来承担?由金融风险而导致的经济危机,谁来负责?还比如说这个课外辅导,多少家庭砸锅卖铁,他想么?他不想,但他们没有办法,考一个高分、上一个好大学,是多少家庭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再比如说沪C能不能进上海的问题,说沪C哪都可以去,就是去不了上海,只能在上海郊区晃,看起来当然十分荒唐,但这是一系列历史因素所导致的结果,现在想改也没办法,你让沪C进上海,那么那些花了10万块钱竞拍得来的沪A、沪B、沪D们又会怎么看呢?还不把你车管所给砸了?所有这些问题,都十分难以下手,牵扯到太多的利益群体。
但雄安是一张白纸,它没有历史包袱、制度包袱、不怕犯错,也不存在什么既得利益群体,所以雄安的使命,就是为国家发展充当第一片实验田,总结成功经验,然后复制推广,帮助中国刮骨疗伤。进一步的,我们关心雄安,也不要关注它能带来多少投资和就业机会,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颠覆现有的游戏规则,打破陈旧的利益格局,开创中国全新的发展局面。当然了路要一步一步走,我们也不能幻想中国如今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雄安这片实验田,得到快速且完美的解决。那么仅就目前来看,在可预见的未来,雄安会成为一个怎样的雄安呢?今天我们列举三条假设,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这第一点或许就是绝大多数人最关心的住房问题,雄安有可能成为我国的第一个“租城”。截至目前,地方政府仍然是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者,而纵观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发展史,客观地说,个别地方政府,经常像挤牙膏一样供应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以稀为贵的局面。这么做的好处是,地方政府可以获得大笔的土地出让金,手里有钱之后,就可以反哺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我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但坏处也显而易见,这就是推高了房价,加剧了全民炒房的风气,导致经济脱实向虚。现在我们一听到炒房这个词,就感觉是有那么一群人蓄意为之,但情况并非如此,可以说很多人都在有意无意间,间接参与了炒房,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想法,因为房价贵,所以赚了一点钱之后肯定先买一套房,所有人都这样想,再加上我国城市住宅建设用地本就有限,客观上存在着地少人多的状况,房子自然是供不应求,而全民炒房,又会进一步导致买房需求越来越旺盛,正反馈不断循环,那就躺平吧。
但雄安不一样,2017年4月,刚出生的雄安新区一上来,就直接关闭了一百多家售楼处和中介机构,并宣誓将“房住不炒”进行到底。而随着新区工作的不断深化,相关制度也变得越来越清晰。结合近年来雄安爆出的消息来看,未来雄安新区的住房政策,应该是“租购并举、以租为主”,而且还会建立起一套完全不同于现行制度的“住房租赁积分制度”,啥意思?大致有以下几大要点:首先是来了就是雄安人,我们都知道深圳有个口号,叫来了就是深圳人,不过雄安人可要比深圳人彻底很多,仅我在深圳这几年来看,来深圳的确实不少,但逃离深圳的也不在少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买不起房,当然了我是不会走的,因为这里有厂妹。但如果你到了雄安成为了雄安人,那么政府会提供租赁住房,保证你有房可住,更为关键的是“租购同权”,我租住在这个小区,也可以享受该小区对应的学区及其他社会待遇。当然了如果租房你就是不安心,也可以选择在雄安买房,但买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你要工作时间足够长、贡献足够多,然后才能攒够一定积分,有了积分才能买房。另一方面,你想卖房也不是那么容易,雄安的楼市会处于一种半冻结的状态,房子必须持有20年以上才能出售,而且出售的时候,政府还有优先购买权。
可以说,以上这些举措,下手十分之狠,北上广深及其他城市这么干,当然也可以有效杜绝炒房、抑制房价,但它们都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无法重拳出击,唯有雄安才可以轻装上阵。而到具体实施的时候,政府首先会低价出让一块土地,然后开发商可以来投标,但它们买到手的,不再是过去的土地使用权,而是房屋建设权。开发商按照市场机制建房,所建的房子用于租赁,并从中赚取一定的施工费。随后,政府会在附近规划、建设好配套的学校、医院等,让广大租客也可以享受与买房者一样的公共福利。而买房的大门,只为那些扎根雄安的人敞开,炒房者根本无从下手。这样一种设置,毫无疑问会大大激励外来人口把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放在社会主义建设上,踏实干活、诚信纳税,没事儿就扶老太太过马路,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市民。如此一来,所有的购房行为将不再是投机,或是单纯地以升值为目的的投资,而是转变为对城市的长期价值投资,投的是自己生活的未来,房子也不再是一种资产、一种负担,而是真正成为一种工具,一种真正的服务于人的工具。
回首30多年前,1987年,深圳敲响了我国土地拍卖的第一槌,就此拉开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让渡的序幕,造就了后来轰轰烈烈的土地财政运动。而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雄安新区将告别深圳模式,开创全新的雄安模式,一旦实验成功,很有可能为中国、为全体中国人,打开另一扇大门,一扇更加幸福美满、安居乐业的大门。
关于雄安新区的第二条假设,是建设我国第一个公民社会。在当今时代,凡事我们都提倡现代化、提倡以人为本,但唯有社会治理,搞起现代化非常艰难,因为社会治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就比如说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人口数量庞大、社会构成极其复杂,很多社会事务的决策,只能由地方政府单方面拍板,如果通盘考虑各个人群的利益,最后结果往往就是干不成。但也正是这种上下之间长期缺乏良性的互动,造成了社会上种种矛盾的出现,你修地铁凭什么拆我家房子?经过我的同意了吗?你建发电厂,凭什么建在我家旁边,给我钱了吗?你知不知道我儿媳妇儿刚刚怀孕,你把5G基站建在小区里面,是想让我们家绝后么?两个小区只隔一条马路,凭什么那个小区的孩子就可以上市重点中学,我家孩子只能去全市闻名的战场和情场。这些社会问题,你说怎么解决?说实话,没办法。而且如今大城市的人,天天只想搞钱,只要事不关己,对社会事务毫不关心,就比如说前几天我这个楼的楼长挨家挨户敲门,说每个人签个字,让相关部门尽早通上天然气,我又不做饭,这事儿和我有半毛钱关系,安天然气我还害怕爆炸,老子才TM不管,这样一件小事儿,尚且沟通起来十分困难,更何况修地铁这样的公共事务。而至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显然也不具备承接社会实验的条件。但一张白纸的雄安却可以化繁为简、从零出发,杀出一条血路。
原因有三:首先,雄安的可塑性强,目前雄安新区核心所辖人口,也不过10万人左右,根据规划,新区远期将承接200万-250万人,这种体量放在中国,只能算是一个“小”城市,很适合开展相关的社会实验。其次,雄安的人口素质高,我们知道,雄安主要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所以在未来,会有一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研究部门等,迁移到雄安,在这些流入人口中,大多为高学历、高收入的青壮年,而且前面也说到,雄安的住房制度,将使得这些外来人口产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他们愿意生活在雄安、发展在雄安。最后,雄安的自主性强,虽然严格意义上说,雄安只是我国19个国家级新区中的一个,但实际上看,雄安的地位堪比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是我国第三个真正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至少也是副省级级别,地方立法权充足。
这种人口条件加上政策优势,放眼全国600多个地级市和县级市,可谓凤毛麟角,甚至说是独一份也不为过。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就曾这样大胆设想过雄安新区的公民社会:部分基层官员岗位,可以尝试差额选举,也就是说在雄安,公务员不再是一考定终生、不再是铁饭碗,你不作为或是作为得不好,那不仅要批判一番,甚至还会丢了饭碗。基层税收,像是物业税乃至个人所得税,可以交由基层政府管理使用,享有更充分的自主权。教育问题不能各算各账,教育经费应由新区统一规划、统一安排,以此平衡各学区之间的教育资源。至于本地重大公共事务,基层政府可以定期召开公共政策讨论会或是听证会,维护大多数市民的切身利益。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可以说,这其中任何一点取得突破,都可能实现以点带面,激发更多的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总之,雄安新区可以探索很多领域,它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只要监管部门敢于把步子迈得大一些,就像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所走过的那样,犯错并不可怕,总结经验和教训,终究会趟出一条康庄大道。
关于雄安新区的最后一条假设,就是我们经常念叨的智慧城市。哪个城市不想打造智慧城市?答案是:没有。为了智慧城市,甚至有人搞出了巴铁这种奇葩设计,还有很多城市推出了无人购物,或是试图推行无人驾驶,但最后都由于各种原因半途而废。原因还是老问题,在一个已经成熟的城市中插入有悖于过去游戏规则的新鲜事物,这是很难的,所有人都在聚精会神用手开车,你偏要边睡觉边开车,这怎么玩儿?出了问题谁负责,埃隆·马斯克么?所以广大智慧城市的开拓者们,亟需一块净土,终于雄安横空出世了。于是从2017年开始,国内互联网大鳄纷纷布局雄安,阿里搬去了它引以为傲的云计算和物联网,百度开去了它最得意的无人驾驶汽车,腾讯则拿出了大数据、金融云和区块链,据说马化腾还想搞一个P城和G港,最后被否决了。
总之不论如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雄安必然是一座聪明的城市,至于聪明到什么程度,它有可能是我国第一个无人驾驶城市,有可能是我国第一个有大脑的城市,有可能是我国第一个数字城市,反正各位老板可以自行想象。而且我认为,我们还可以再大胆一些,这就是智慧的雄安将对全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诚然,今天的科学创新可谓一日千里,但很多时候,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相关的伦理问题,以及处于空白区间的法律法规。按照中央的定位,雄安要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那么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像是器官克隆、大脑移植,甚至是把人打造成终结者,这些挑战伦理的技术创新,是否会在雄安迎来转机和突破呢?只要我们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来之、论之、修之、解决之,我想我们终究会扫除技术创新之路的一切障碍。而如果技术发生了颠覆性的重大革命,那么雄安就将改变许多人类社会的既定法则、传统道德,及其他上层建筑。
这就是雄安给我们带来的希望,当然现在讨论这些可能还为时尚早,但我们相信,雄安新区将是未来中国改革的模板。事实上,在官方的话语体系中,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在这里,发展放在了改革前面,但雄安不同以往,它实际上是把改革放在了第一位,更突出体制改革的任务,而不是经济发展的任务。雄安,就像是一个勇敢刺破机制脓包的剑客,一个挑战既有秩序的先行者,所有不关心雄安的人,都无法洞察中国未来的走向。因为今日之雄安,就是明天的中国!祝愿雄安一飞冲天、震惊世界,祝愿全国人民安居乐业、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