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要为真理而斗争,欢迎回到2049。
2018年10月23日,全长55千米、建设时间长达9年、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的、世界最大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赴广东珠海,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我想很多老板,在当天也都观看了开通仪式的直播,可以说对于港珠澳大桥,我国政府给予了一座大桥所能享受到的最高规格的庆典,为什么?因为历史无数次证明,我们永远不要小看一座桥、一条路的力量。
图片
图片
港珠澳大桥
往小了说,一条乡村小路、一座乡村小桥,赋予了多少人生活和发展的希望,无数条小路、无数座小桥,编织成巨大的网络,也编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之路。往大了说,在13世纪末,京杭大运河完成了我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最后一步。19世纪末,西伯利亚大铁路让俄罗斯远东地区,从寸草不生的荒野,摇身一变成为了地下宝库。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打通,让欧亚之间的航程,至少缩短了7000公里,从此世人惊呼:地球是平的!1994年,英吉利海峡隧道贯通英法,打破了英国人奉行了几百年的光荣孤立传统,欧洲格局焕然一新。总之历史上的世纪工程,都曾深刻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同样的,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也有着超越现实的非凡意义。
图片
英法海底隧道
不过它的诞生,却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般顺利。早在1983年,香港超级富豪胡应湘就曾提出,要建一座跨海大桥,把香港和珠海连接起来,但是当时的中国内地才刚刚打开国门,不论是大陆的广东省政府,还是香港港英政府,都没有特别重视胡应湘的提议,当时港英政府甚至提出:这样一座大桥要在20年后才有实际需求。虽然自己的想法遭到了忽视,但老胡还是对内地的经济发展大有信心,于是在后来他投资建设了广深高速公路,1996年正式开通运营。这是广东省境内第一条连接广州、东莞和深圳的高速公路,在今天,它成为了京港澳高速和沈海高速的组成部分。再后来,考虑到珠江两岸的经济联系,国务院曾在1992年提出了一个伶仃洋大桥项目,大桥连接深圳和珠海,并在1998年正式立项,但或许是因为时机还没有到来,所以伶仃洋大桥从立项开始,便被搁置起来。
图片
胡应湘
事实证明,英国人当初20年的预言,还挺有先见之明。转眼间,时间来到了2002年,当时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更是成为了世界工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将珠江两岸的高速公路贯通起来,便被国务院和广东省提上议事日程,当时的想法是在深圳和珠海之间,修建一条海底隧道。方案有了之后,还是老套路,广东省跑到香港去招商,但香港的美国商会主席詹康信却虎躯一震、菊花一紧,因为他深知,香港之所以获得腾飞,完全是因为自己处于广东省的枢纽地位,如果珠海和深圳之间修建了一座海底隧道,香港的地位将受到重大影响,甚至有可能被边缘化。比如说之前广东省内要出口,考虑到陆路运输确实不便,所以就会选择直接空运或是海运到香港,但有了深圳和珠海之间的隧道之后,内地的出口完全可以更方便、快速地汇集到深圳,然后再经由深圳转运香港。
图片
詹康信
见此形势,广东省又适时提出了一个所谓的“双Y方案”,也就是修一座大桥,把香港、澳门、深圳和珠海,两个特别行政区加上两个经济特区,全部连接起来。不过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有一种说法是,香港人的心态有点崩,受不了当年的小渔村在自己眼皮底下强势崛起,于是他们发挥自己长袖善舞的独特地位,正所谓:把球给我,我要回家,于是“双Y方案”变成了“单Y方案”,深圳被硬挤出去。所以今天深圳也打算另起炉灶,联合中山正在修建深中通道。
图片
双Y方案
总之不论如何,港珠澳大桥的设计方案,终于在2003年最后敲定,从设计到完工历时14年,2018年完成主体工程验收。但是就在港珠澳大桥获得世界瞩目和一致称赞之时,也有许多人对大桥提出了质疑,最主要质疑的一点就是钱的问题。香港人口700多万,珠海人口200多万,澳门人口60多万,三个地区加起来,人口还没有深圳多。而论及汽车保有量,三个地区加起来也只有可怜的100万,你别看香港有钱,车还真是不多。但深圳自己,汽车保有量就超过300万。修桥是干什么呢?是跑汽车的,只有跑汽车收过路费,大桥才有钱可赚,但港珠澳大桥放着这么多车的深圳,居然绕路而行,实在是有点说不通。更让广东省内一些人感到不爽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车都可以跑港珠澳大桥,可能你也见过这样的新闻,说在大桥刚刚通车的时候,有很多人开着车希望去跑一圈,结果全被拦了下来,因为没有牌照你是跑不了的。
图片
单Y版的港珠澳大桥
图片
港珠澳大桥珠海入口
事实上,出于对港澳道路的承受能力,以及防范走私的考虑,两地政府实行了非常严格的牌照配额制度,只有少数几种车才可以跑港珠澳大桥,像是粤港两地车牌、粤澳两地车牌、港澳两地车牌,比如说在广东你会看到有些香港车或是澳门车,同时还悬挂一个内地车牌,车牌是黑色的,开头的编号是粤Z,中间是数字,最后是一个“港”字或是“澳”字。还有一些是广东省内的车,但同时挂着一个香港牌或是澳门牌。另外如果是香港车,但拥有澳门配额,或是临时办理一次性配额申请的车辆,也可以跑港珠澳大桥。但显而易见,以上这种车的数量是非常少的,在广东,如果你看到一个粤港两地车牌,这哥们基本上就是富豪级别,咱先不考虑他这个车值多少钱,仅仅是一个两地车牌,目前私下交易就高达100万甚至更多,而且这只是牌照的价值,具体到你这个人能不能挂上这样的牌子,还有很多硬性要求,比如说看你的纳税额,看你在香港或是深圳有没有公司,公司的市值多少、盈利状况怎么样,具体的政策我也没有详细了解,反正我问了,我这个艾玛电动车是不能上香港牌的。总之就是,有很少的车可以跑港珠澳大桥。
图片
粤港两地车牌
图片
粤澳两地车牌
图片
而且更要命的是,目前珠江口还有一大堆或是在建、或是已经立项跨海通道,比如说前面说到的深中通道,再过三四年就建成了,还有虎门二桥、深茂铁路珠江公铁两用大桥,这些项目在未来,都会分走港珠澳大桥大量的运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位专家曾做过计算,说假如港珠澳大桥的1200多亿投资要想在50年回本,再考虑到大桥的利息、维护、运营等各种成本,就按每年1.5%算,那么每年的过路费至少需要36.8亿元。如果平均每辆车的过路费是150块钱,那么大桥每天需要通行的车次是67000辆。但事实怎么样呢?目前平均每天的车次是4000多辆,基本就是空的,高德地图上永远都是深绿色。有预测认为,哪怕到2030年,大桥每天的通行车次也仅有29000辆,这样一折算,港珠澳大桥很有可能超过100年,也就是要等到下个世纪才能回本。花了1200多亿,最后要等100年,这不冤大头么?钱多烧的么?于是很多人那表现得是义愤填膺,就显得你聪明,你有经济思维,你有科学精神。凡是抱有此种想法的人士,我今天就要劝你四个字:要点脸吧。国家的考虑要远比你我深远得多。那么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建设这样一座亏损的大桥,它到底有着怎样的玄机呢?现在我就给你分析一个。
图片
深中通道
图片
虎门二桥
图片
深绿色的港珠澳大桥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在世界最繁忙之一的航道上,建设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其难度之大,已经直逼人类的技术极限。比如说港珠澳大桥的两座人工岛,这两个岛可不仅仅是填土这么简单,事实上,每个岛都由120个巨型钢管支撑,每个钢管直径20多米、高50米、重500多吨,体积相当于一座十几层的大楼,如何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把这些巨大的钢管打入地下,专业的说法叫振沉,难度可想而知。还比如说海底隧道部分,每节沉管重达7.5万吨,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要如何克服气象、海流、淤泥和浮力的障碍,在46米深的海水中,精准对接33节巨型沉管,同时还要把误差保持在2.5厘米之内,做到滴水不漏,实在是难以想象。事实上在建设港珠澳大桥之前,我国的工程师们心里也没有底,为此,他们曾向一家具有丰富经验的荷兰公司求助,但这家公司考虑到工程难度之大,最后开出了一个10多亿元的咨询费,最后谈判宣告破裂。当时全世界都断言,这段长度达5664米的海底隧道,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一项工程,无人可以完成。但历史无数次地证明,在中国人眼中,如果牛顿不反对、爱因斯坦不反对,只要是工程学问题,那就不是问题。
图片
港珠澳大桥的人工岛
图片
人工岛下的巨型钢管
图片
巨型沉管
就这样,我国项目团队,不断针对超级世纪工程,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将难关逐一攻破。比如说我们造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起重船,单臂固定起吊12000吨,还有全世界最大的深水碎石整平装备、世界首创的深插钢圆筒筑岛技术,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世界工程学的奇迹,港珠澳大桥就这样横空出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潘博士也参与到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之中,而且还和总工程师林鸣有一张合影。而伴随着中国人登顶世界工程学之巅,全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将自此发生重大变化。问题来了,一座大桥的建成,怎么就能说会改变地缘政治格局呢?因为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海洋基建时代。
图片
起重船
图片
深插钢圆筒筑岛技术
我们都说我国是“基建狂魔”,在国内我们热火朝天干着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各大城市的地铁建设也是你追我赶,而在国外,中国建设也承接了数不清的基建项目,那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只能说,我国是陆地基建王者,在海洋上的话语权并不高。可以说除了一些石油、天然气钻井平台之外,我国的海洋基建项目,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在港珠澳大桥之前,更没有英法海底隧道这样的超级海上项目。所以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就标志着我国海洋基建水平,从0到1的历史性拐点。妥了,有了技术基础之后,咱们要干什么呢?答案很简单,连通大陆与台湾。
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规划建设“京台高速公路”,也就是北京到台北,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又提出,要规划建设北京-台北高铁。我们承认,这条通道,不论是公路还是铁路,哪怕是人行步道,迟早都是要建的,因为前几天我们也讲到,不论是出于历史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还是地缘政治因素,国家统一都是大势所趋,而且大陆与台湾也都是彼此需要,我们要把台湾纳入大陆的经济圈和国防圈,这对双方都是有万利而无一害。这样一条连接海峡两岸的通道,其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历史意义,可以说是中国文明几千年来最高等级的基建工程。但说起来容易,真要建设这条跨越130公里的海上通道谈何容易,放在十年前,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今天不一样了,我国工程团队有了港珠澳大桥这个跳板,有了经验、有了基础,京台高速或是京台高铁,就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可以想见,一旦台海通道建成,整个两岸格局、整个东亚格局,乃至太平洋格局,都将重新改写。
图片
京台高铁
以上这是我们国内的事情,而放眼国外,那也是不得了的。我们翻开世界地图,我就问问印度和斯里兰卡,你们之间想不想修一座桥连通保克海峡?西班牙和摩洛哥,或者说是欧洲和北非,你们想不想连通直布罗陀海峡?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修一座桥,你们说好不好呀?再大胆一些,印度尼西亚因为国土破碎导致政令不出雅加达,我们把你这些破岛全给连起来,你意向如何?甚至有一天,我还想开车去洛杉矶,住一住加州旅馆,吃一碗加州牛肉面。那么请问,如此庞大的海洋基础设施建设,谁来干?除了建出了港珠澳大桥的中国工程师和产业工人团队,当今天下,舍我其谁?所以未来地球村任何一处的区域一体化,都需要中国的技术团队,全世界都会敞开大门,邀请中国技术团队。借此,我们可以撬开一个庞大的国际市场。毫无疑问,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遭遇到国内基建饱和、产能过剩的发展瓶颈,但我们并不担心有劲使不出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就是干!
图片
保克海峡
图片
破碎的印尼
而且只要垄断了这一系列高端技术,我国就掌握了定价权和话语权,荷兰那个破公司不是要价10亿么?要我说,咱以后就打个五折,就收5亿意思一下就行了。美国拿着锤子叮叮当当砸出一架波音737不过5亿人民币,到时候咱们潘博士画两张图纸,一样可以换回来5亿的外汇,简直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更为关键的是,随着中国崛起挑战到美国的霸主地位,今天的中国其实正徘徊在修昔底德陷阱的边缘,美国今天贸易战、明天金融战、后天又是什么科技战,都在疯狂打压中国的发展,但是咱们有了海洋基建技术之后,那就不好意思了,行,我承认高端芯片什么的,我还搞不出来,但芯片归根结底,也是一个工程学问题,我们不着急慢慢搞,5年不行,10年、20年总是没有问题,而在此期间,我们也不怕赚不到钱,也不怕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因为我们有技术、有服务,因为世界需要中国,我就和你死磕,气不死你。回想2亿年前,盘古大陆在自然的洪荒之力下开始分裂解体,形成了今天相对孤立的几大洲。而在2亿年后的今天,世界又出现了促使大陆架重新连为一体的中国力量,实在是有点太顶了,我不禁要高歌一曲: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盖成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
好了多多少少有点飘了,想的有点远了,我们再把思绪拉回到今天,从短期看,港珠澳大桥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保持香港与澳门的长期稳定繁荣。虽然目前来看香港和澳门还算不错,要不是因为疫情,我也要带小妹妹去香港买买买,然后去澳门住一住五星级的快捷酒店。但其实它们都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我们对此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首先看香港,纵观历史,香港其实错过了好几次转型的良机,这就导致在今天,香港的经济支柱,既不是科技,也不是金融,甚至也不是贸易,而是房地产,今天的香港已经沦为一座房地产之城,你就看香港排名靠前的那些大富豪,哪一个不是房地产大佬?想当年,董建华先生提出了一个“八万五计划”,说香港每年要至少供应85000个住宅单位,结果由于各种内外原因,特别是源自香港地产集团的阻力,这个计划还是无疾而终。后来刘德华又呼吁香港,应该填海造地、兴建房屋,让香港人居有其所、不再逼仄,结果遭到了香港“白左”们的大肆围攻,这群人已经被香港地产商给洗脑了,他们认为,香港的绿树青山怎么能拿来建房呢?我们怎么可以破坏自然环境,填海造地用来住人呢?How Dare you!我们宁可睡大街,也不能破坏香港环境,这不疯了么?
图片
购物天堂香港
图片
董建华
图片
普通香港人的居住环境
两位华仔都无能为力的事情,最终就导致,香港的未来被房地产绑架,成为了我国第一个阶层固化的城市,向上流动的空间基本没有,你看咱大陆年轻人创业,低端搞的也是APP,玩儿的是全新的商业模式,可能有些不靠谱,但也是盘活经济的有力推手。高端的那都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哪怕最low的,也能搞个自媒体,提高一下知识水平。你再看香港创业的年轻人,饭盒、方便筷子、针织袜子、吸汗内裤,能赚到钱么?赚不到钱。工作又没得做,房子又买不起。但是这个锅谁来背,原来是大陆抢了香港的发展机遇,于是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把一切怨恨都对向外界,天天不务正业上大街找干,香港社会动荡不止、一地鸡毛,你就作吧。
再看澳门,澳门的支柱产业当然不是房地产,而是博彩和旅游,但澳门只是弹丸之地,发展空间极为有限,更要命的是,随着我国大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如今的海南岛,那是对澳门虎视眈眈,在自贸区和自贸港的双重加持下,今天的海南,正在向世界旅游中心发起冲击。你想想咱去海南,可以自驾环岛、可以欣赏美丽的海滨风光,可以在免税店疯狂购物,随着改革的深入,赌一把也可以啊,当然还能吃到正宗的东北烤串。可以说面对海南的挑战,澳门毫无招架之力,相比于香港,澳门的经济或许要更加脆弱。维护港澳的繁荣与稳定,已经迫在眉睫。恰逢此时,港珠澳大桥让天堑变通途。
首先对于澳门来说,它将与购物天堂香港连接在一起,使澳门进一步融入香港旅游圈的辐射范围,在过去咱们去一趟香港,恐怕不会选择同时去澳门,因为时间不允许,走陆路绕过珠江口时间实在太长,坐船去也不方便,有些人还晕船。这下妥了,从香港到澳门,走大桥只需要几十分钟,我就问你,如果你下次去香港,会不会顺路去一趟澳门呢?要知道,北京大兴机场到鸟巢的直线距离,也超过了60公里。所以借助着港珠澳大桥,每年入境澳门的国内外游客将大幅增加,人来了,必然提振澳门经济。
图片
澳门风光
而对于香港来说,港珠澳大桥的意义那就更为重大了,因为它是珠三角一体化一颗重要的棋子,大大压缩了珠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和通勤成本,形成“珠海-香港-澳门”一小时生活圈。我们不指望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香港的高房价问题,但地是死的,人是活的,你不满意香港的房价,不满意香港的居住环境,完全可以选择到珠海生活,因为相比于深圳,珠海是一个明显的房价洼地,各位老板有时间可以去逛逛珠海,那个城市确实非常惬意,生活节奏很慢,环境优美、非常宜居,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上下班一小时,这还叫事儿么?甚至我们还可以畅想,未来珠江口的各个通道,将连成一个网络,香港人要是不选择珠海,也可以选择中山、佛山和东莞,你就造吧,有的是地方让你住,房价就是1万多块钱。
图片
珠海风光
不仅如此,我国近几年还在一直推进自贸区实验,牵头开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说白了,就是想让深圳和珠海两大特区作为桥头堡,不断推进零关税和零壁垒,未来的深圳和珠海的经济自由度,将与香港、澳门不相上下。香港年轻人不是没有上升空间么?不是没有创业项目么?那没问题,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是珠海人,此地不比你香港差,也和你香港一样自由,广阔的中国大陆,将为你提供你从未想象过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一直有个观点,香港人要认清时代的发展趋势,如果你就认为自己是香港人,看深圳、珠海都是农村,那么你就是憋死,也没人可怜你。但如果你认同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广东乃至整个中国大陆都是你的家乡,那么你的发展空间,就将前途无量,而且国家已经为你创造好了条件,怎么选择全看你自己,中国有句老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当然你可以当一只鸵鸟,对外界的变化充耳不闻,但至少你不能给脸不要脸。
我们相信,在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工程和政策的推动下,香港和澳门将长期维持稳定和繁荣,而一个稳定繁荣的香港和澳门,将向台湾和全世界显示“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战屈人,众望所归!这就是港珠澳大桥的划时代意义。所以今天的结论就是,作为设计寿命长达120年的港珠澳大桥,它绝不局限于眼前利益,而是放眼更长的时间段在谋篇布局,它的价值,远不是1200亿元可以衡量的。它是一支港澳重振雄风的强心剂,它是我国走向海洋基建时代的巨大杠杆,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速跑道,它代表全体中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人定胜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