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寺》的文字美极了,就像是一部只用镜头——而非人物的台词、行动,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话的文艺片。当故事的最后:画面切到主人公沟口跑到山上,气喘吁吁地看着燃烧的金阁,他的心中应是无限快意。可是为什么,他要烧毁心中至美且永恒的金阁呢?
图片
▲
可是为什么,他要烧毁心中至美且永恒的金阁呢?
有人把沟口要烧毁金阁的动机归因于“美的占有与毁灭”的机械抽象上,这实在是忽略了沟口微妙的生存心理。诚然沟口确实被塑造的很有点艺术家的神经质,比如对于金阁的独特之美非凡领悟,但我觉得没必要、也无法把沟口的行为上升到“艺术家的为实现美而毁灭美”的飘渺高度。
因为沟口毕竟不是艺术家,他只是个父死母弃、有口吃、不合群、内心敏感,因父亲常挂在口中的“世上没有什么比金阁更美的了”而对金阁心生愿景的屁大点和尚。实在不该带入为作者三岛由纪夫本人。如果沟口被塑造为一个艺术家——这种手法也过于幼稚、矫情、俗套。
再者,沟口那么渴望完美而永恒的美吗?他最渴望的是明明是和普通人一样过最世俗的生活啊!吸烟喝酒,赌博嫖娼。因此要想了解沟口的生存心理,必须从他的常人生活入手。
二、问题的尝试解:金阁的美让主人公无法痛快的活着,令其“失眠”
鹤川,他最好的朋友,对他来说是一个光一样“至美无垢”完美的存在(跟金阁一样),可是鹤川死了,被火车撞死了。不是病死,不是腐朽,而是被撞死了,像玻璃瓶一样爆裂地碎掉了(因为纯粹的东西只能破碎而不会腐朽)。
在鹤川的遗书中,沟口发现原来自己心中如光一样的朋友的内心竟然也是有世俗的痛苦烦恼的,他的死亡很可能是自杀!本来朋友象征着美与生的和谐共融,这下全完了。是美与丑的冲突纠葛毁掉了朋友、阻碍了自己的和谐。
同样地,金阁在沟口心中也的确是“至美无垢”的,以至成为一种完美的永恒,阻隔了沟口与肮脏、卑劣、世俗的“生存”的接触与和解。每当沟口想要和女子亲热时金阁的形象总会在头脑中冒出来阻碍了他向“生存”的进军,那感觉估计就像在看A片时画面切到了宝相庄严的佛祖,赤裸裸地照见了自身的猥琐与与世俗的丑陋。
这种痛苦是极度“膈应”的,于是他决定烧掉金阁,把美与丑一起报销!如一个因长期失眠而陷入阴郁的人,最后陡然自杀。可以说,金阁是沟口的长期失眠,鹤川之死是他最后一晚未眠的噩梦。(所以沟口烧毁金阁不是出于暴力美学的享受,也不是为了自私地占有金阁的美,而是为了报复。因为金阁虽美,但其实一直是压在他心头的巨石。)
图片
▲
可以说,金阁是沟口的长期失眠,鹤川之死是他最后一晚未眠的噩梦。
三、新的问题:如何从“失眠”中解脱?(对沟口伦理观的批评)
烈火点燃,沟口飞快向金阁最高层跑去。可不料究竟顶的门被上锁了!他被挡在了通向最高层的门的外面——他被金阁拒斥了!那一刻,他想也没想就本能地掉头跑了出去,一直跑到山上。最后,他气喘吁吁地躺在山上,看着远处烈火中的金阁寺,点燃一支烟,然后心里狠狠说到:我要活下去。奇怪:他为什么要逃出烈火呢?与金阁一起毁灭,不正是他的企图吗?
因为金阁的最高层——究竟顶的门锁住了。他无法进入美的最高处,无法与心中最高的美丽同归于尽了。刹那间,沟口的基于报复“失眠”而产生的快感与勇气烟消云散。于是他只能逃离金阁,返回世俗的生存中。面对于陷于火海,濒于死亡的金阁,沟口内心如释重负地只想着:我要活下去。这毋宁是在说:让美好事物见鬼去吧,老子就是要这样丑陋而自我的活着!在这一点上,我是鄙视沟口的——尽管我知道他是可怜的。
在沟口的世界里:口吃是丑的,人是丑的,生存是丑的,唯有金阁寺是美的。可是金阁寺的美又不能消解他的不完美,他就理所当然地要彻底解除美的束缚,干脆于丑陋中获取所谓的“自由的生存”。
图片
▲
他无法进入美的最高处,无法与心中最高的美丽同归于尽了。刹那间,沟口的基于报复“失眠”而产生的快感与勇气烟消云散。
可是,活下去又能怎样?他还能在世上找到比金阁更美的东西吗?他还能记得当自己目睹到母亲与叔父在自己与父亲的同一个蚊帐下通奸时,父亲所表现出的深沉永恒吗:
我所以发现父亲醒了,是因为父亲压住咳嗽以致呼吸不规则,触到了我的后背。这时候,突然间,十三岁的我睁大的眼睛被一个巨大的温吞吞的东西遮挡住,什么也看不见了。旋即我明白了。原来是父亲的双掌从背后仰了过来,遮挡住了我的双眼。
这双掌,至今我仍记忆犹新。那是双无与伦比的巨掌。它是从我背后绕过来,突然捂住我的眼睛,把我所看到的地狱遮盖起来了。这是来世的巨掌。不知是出于爱、慈悲还是屈辱,好歹即时中断了我所接触到的可怕的世界,并将它完全埋葬在黑暗之中。我向这双巨掌微微点了点头。父亲从我小脸的颔首,立即明白我是谅解和同意了。然后父亲将手掌移开……手掌移开以后,我如实地按照手掌的命令,继续坚持闭上眼睛,直到清晨室外令人目眩的阳光透进了我的眼帘。我通宵达旦未能成眠。
图片
▲
这是来世的巨掌。不知是出于爱、慈悲还是屈辱,好歹即时中断了我所接触到的可怕的世界,并将它完全埋葬在黑暗之中。
你(沟口)看(而且你已经看到过),这才是生命的美的本相:静静承受起世界的丑陋与残缺,就像金阁静静承受了人世(二战美军的飞机轰炸)与你的“纵火”,成为了至美无垢的永恒存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金阁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