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今晚这篇并不算是文章,而是一则招募启示,但仍希望你能看到最后。
我之前放出过自己的个人微信号,一部分人加完我会向我倾诉,另一部分人则问我一些关于写作上的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夸我说写得好,写到心里去了,想成为像我这样的作者。
每每听到这种话,不管对方是客套还是认真,我都不敢把它当真,心想还差得远了。
真的,还差得太远了。
过去作家出一本书,一年累计发行5万册就算得上是“一般畅销书“。
一年五万,这就是畅销书的基本要求。
而现在呢,对于很多公众号而言,一天就能达到五万,甚至是十万,五十万,一百万。
但很多人看的,未必就真的是写得好的。
近阵子和一些朋友闲聊,他们提起写公众号的人时,第一反应总是蹭热点,总是流量,没有几个人的声音是关于“作品”、“好故事”。
一开始也想争辩点什么,说还是有人在好好写内容的(比如我ଲ),还是有不少人写热点是出自于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单纯为了蹭。
但后来还是放弃了,心想其实不能怪他们,是业内不争气,沉下心认真做作品的不多,才给了人们这样的感受。
昨天我做了一篇推送,是的,我用的是做而不是写,因为是漫画形式,一个人加加埋埋画了有六十多张图,因为盯电脑太久,还差点吐了。
(大家真的不要觉得年轻就可以挥霍身体。)
那是我目前尽全力能做到的极限程度,尽管很多人赞赏点赞,也吸引了不少新的读者,但其实我自己清楚,那样的作品还是不够好的。
在昨天那篇之前,我筹划过另一篇漫画,跟陈练和贱贱一起做的。其实当时做的时候我一度心态崩溃,因为我的时间没有安排好,高考那天又必须要发,导致时间很紧急。
做到一半时,看了一下工作日程,发现还有一大堆时,崩溃地心想要不要算了。当时抱着头对着贱贱说:“不行,我觉得来不及,要做的太多时间太少。”
然后出乎意料的,贱贱柔下声音跟我说:“没事的,可以的,我们一步一步来,先捋一捋啊。”
这句话真的很奇妙,他说出来的那会,我盯着他看了一会,听他帮我捋了捋一些步骤,又重新振作了起来继续工作。
后来高考前一天的晚上,我们还是没能做完,我和贱贱陈练过了12点之后继续埋头修图看稿子。
两点半时,我看了下稿子,看了下连续画了四五天的陈练和贱贱,说可以了,大家够辛苦了,就这样吧。
陈练说:“不是说辛不辛苦,你觉得够好吗?”我犹豫了一下,然后说结尾有问题,不够好。他说那就继续改。
一改改到了天亮。
尽管最后那篇推送因为各种原因被删掉了,我仍然把它留在了我的朋友圈里,因为我觉得它意义非凡,那是一篇超越我个人能力的文章。
它不是我一个人,靠着贱贱的扶持,靠着陈练的坚持,才有了那篇我认为不仅仅是“尽力”,而是“足够好”的作品。
说来好笑,昨天自己一个人做图时,我总是想起他们两个。一次是在我做图做到出现生理反应,有些头晕差点想放弃时,想起贱贱那句可以的,慢慢来,我们捋一捋。
然后振作起来继续画,第二次是我原本不想画番外的,因为太累了,但是想起陈练那句够好吗,我心想我还没有尽力,还有想法没有展现,于是又画了三四个小时。
就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团队对现在的我来说,其实真的很重要。
我真的不够强,靠我自己一个人进步也很慢,可能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甩在身后,所以我也发自内心地想要组建一个新的团队。
是一个喜欢创作,愿意打磨,愿意突破,愿意去做那些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情的团队。
昨天我在文章的最后稍微提了一下,所需要设计和摄影师,但没有讲具体的内容。
其实具体的内容我也仍然无法在这里透露,只能告诉你我需要的人,能力会偏向设计多一点,对画面有自己的理解,懂得用画面去传递情绪、观点。
当然,我也不介意和那些自认为不够厉害的人,一起努力一起变得更好,即便你是刚高考完的人,我觉得性格适合,也会邀请你与我一起努力。
唯一要提醒的是,我们需要在广州线下工作,而且工作强度会比较大。
如果你能接受这一点,拜托了,请与我一起变得更好吧。
如果你有意愿,请发送邮件到
wang.zepeng@foxmail.com
邮件需要的内容有:
1、你的简历
2、你的作品(设计/摄影)
3、你对《好朋友,是能说喜欢的》
这篇推文的看法与建议。
注意事项:
1、除非是特大文件,
否则尽量不要发压缩包。
2、如果我觉得你合适,会主动联系你。
3、如果9.10日前无回复,就是没有成功啦。
4、截止时间是9.1号,时间比较长。
不过因为团队成员有限,
如果提前找到合适的人,
那就也只能说下一次再试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