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有多少人真心觉着活得没劲?
不严谨地观察是,真不多。
绝大多数都是我这样,哼哼唧唧地干活,哼哼唧唧地抱怨,睡觉前折腾一溜十三招儿告诉自己“就算意志力帮不了我,褪黑素还帮不了我吗?”
图片
和平年代人们的内心依旧兵荒马乱。我确实能感觉到整个周边都累得要死。和学生时代很不一样的是:学生时代是想着怎么省钱,过来了就变成想怎么赚钱。灵魂质地没啥差别,我昨夜翻看了下2014年的文章,感觉自己,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成长。
说来很贱,我强忍着装b之情,努力说服自己:“你还是做出很多成绩赚到很多钱了你适可而止不要妄自菲薄”。才作罢。这两个月,我没有一天休息,说没有就是真的没有——录节目(刚官宣,精彩到哭),策划节目,招聘,看片,开启崭新的事业(保密中),出活动,拍商业广告,放眼全国出差,五天内从北京到巴黎再到上海再到北京再到横店。整个人都快麻木了,麻木到:实不相瞒,现在我的储蓄卡里还剩1万9,压根也不着急落袋为安——你就说麻不麻。同意请点赞,认同请转发。
这么看,我还真的很想给自己一个努力人设。就一提姜思达,大家就不行了“我靠我靠太努力了太努力了比不了比不了”。小号声称一周内放了四组人马的鸽子,这是真的。我们名媛圈嘛,应酬多,吟诗作画饮酒作乐惺惺相惜同仇敌忾。我不是不想,我超想的。我现在还鸽着艺术家朋友的开幕展,在这里写推送。当然,我是现身说法,跟大家传递一个主旨:“因你我各尽所能,我们终将无所不能。”正不正!超正的。
我现在很贪食正能量,我甚至很贪食鸡汤。我过了那个看什么都先否定一波的阶段,也倾向于不再较过多的无用之劲。
图片
我能够理解啊,标题里说的佛系,也有很多人选择悠然无争的生活。总之实话实说,是面对这样的生活我没太羡慕。我不知道未来那么多佛的时间,现在有没有必要抢先体验一波。所以我特别偏激地理解,很多年轻人说自己已经佛系了可能也就是说说罢了——其实第二天该干嘛干嘛,导师让你交开题报告你能不交吗?一神清气爽的妙龄美男给你发信息那会你佛不佛呀?说说罢了,说说罢了。就哪怕真剩下来一群佛到底的人,我,就也不评头论足了,毕竟佛讲究的是一个清净。尊重,尊重。
我停不了,我们工作室也停不了。我说我两个月没休息了,导演们更久。我好歹还能够仗着自己的身份努力迟到去换来阳光扑面,导演们刚跟我开完会就去机房剪片子了。这确实是你我各尽所能。
这恐怖的忙碌期里,当然有情绪波动,还不小。某个晚上,我也化身成了年会台上的那些中年,给大家写了一封通发信,我稍微粘一段——
/ ctrl+c ctrl+v /
我发现这封信很难不写成鸡汤,如果变成了鸡汤请也不要灰心。有时候时间能解决问题,有时候一顿毒打能解决,有时候钱能解决,有时候鸡汤能解决。我对精神力始终有一种向往,这也是我们公司在方方面面坚守内容能量的一个本真的出发点。是精神力凝结了这样一波人,也只有精神力会成就这波人。
而我感受到,从我开始,精神力在有所散失。我现在需要把这个东西抓回来,抓到我们所有人身上。精神力是什么?我讲一个小故事好了。就是我经常去楼下直人烈酒喝酒,跟老板聊天。当时在问他花店的事情,毕竟是做实体生意的。他说:“你在做一切规划之前,要有一个画面,这个画面是营业的那一天,你站在哪里,客人站在哪里,他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面带什么样的表情。”我就很莫名其妙地被这个叙述打动,也一定程度深以为然——当我们困惑的时候,当我们怨恨的时候,当我们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只有信念能够拯救我们。这件事是重要的。那么对《仅三天可见》而言,我们可以有的精神力是:
1.我们能够想象,在上线的第一天,这个节目带来的效果是什么样的?大家在讨论什么?在关注什么?在思考什么?在喝彩什么?
2.我们能够想象,在第八期上线的一刻,也就是我们收官的一刻,我们工作室的所有人,在哪里,在干嘛,是什么样的表情?是笑吗?还是哭了?
...
图片
哇塞,现在这么一看,油腻。不就是领导喊口号打鸡血吗?大家这么拼,到最后有啥?不过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压根顾不到自己油不油腻。因为我知道,我们这么拼,不知道有啥,但我们不这么拼,就什么都没有。时间太容易夺走一个人的才华了,太容易夺走一群人的梦想了。我这么会偷懒的一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我真的要给自己竖一个大拇指。
图片
这支影片里,有我力荐的精神力。如同我说给同事们的,平凡却伟大的力量总是能慰济人们最需时刻,这些精神力,让人安心,也让每一个人的内心坚韧,在面对一切难题前都充满力量。我现在正是需要这些力量,起码能让此刻的我得到支撑。我相信联想所说:“因你我各尽所能,我们终将无所不能。”真诚又切实,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能把压力,化作恒定的能量,塞进我的心房。大家也是,追梦的你我会愈渐强大,越战越勇,无所不能,佛说别佛。
我还想说
能力圈是需要转动的一个圈。我们或许觉得自己哪儿哪儿挺好的,不用,就是废。采访,就是要练习;拍摄,也是要练习。我猜测各行各业大概都是如此。在一个组织结构里,期待就是“你我各尽所能”,这道理太简单了就不讲了。那另外呢?有很多年轻人特别想自己做事,自雇型人才,但你到最后会发现——你需要干一个组织的事情,你只要是想干好,你就必须对自己严格到一种境界。偶尔来个灵感,写两篇微信公众号当然不能觉得自己就可以“以写作为生从此是个文人”,一个优秀的文字工作者,需要的,是爱写,努力写,和爱并努力地写下去。家里特富,同时对消耗家里资产毫无道德压力的另说。我看到太多随便弄弄,弄一下挺好,然后就“累了”的人了。因为我也一定程度上是这样的人,所以我能懂。我现在特别怕坐车,因为一坐车就开始萌生海岛梦。所以我现在坐车就去王者峡谷里踹人。
图片
莫问前程,我不是很赞成。前程都莫问了在这儿搞啥呢?我觉得大家可以诚实一点,知道并且承认某个东西就是你想要的,就是你们“无所不能”背后的东西。这个过程是公平的,你知道你在为了什么抵抗天性。如果我今天说,大伙别的都别管了,梦也不需要做,你就埋头给我弄就得了,这个才是不负责任,甚至是压迫。我跟团队说过若干次,在这里工作不会成为你一生的选择,大家也许都会走或早晚要走,但你们走的时候,你们成为了更好的人,或怎么着收入一定在更高的水平上,这是我能负到的责。不会走的只有我一个人,想必前半生都会用来逐梦演艺圈了,说来令人有一种满意的感伤。
不是给大伙压力啊,是我再抱怨“体系”,抱怨“基于想象的共同体对人的压榨”这么一坨陈词滥调,也无法不回想“当初托福110人家是怎么考的……”——你不努力也会有人替你去努力的。人们固然互相羡慕,可总有人拥有更大的被羡慕的版图的。时间紧迫,2019还剩3个月。而有趣的是,你真的要是想清楚了,然后“尽所能”,你的焦虑感甚至会随之小很多诶。我们挖不掉自己的大脑,每一颗大脑都会产生焦虑。我宁可是为项目焦虑,也不太想为人生焦虑。如果闹心只有一次机会的话,我还是把它用在工作里好了。如果闹心有源源不断的机会的话,我还是源源不断地把它用在工作里好了。
就这么正能量!么么哒!
刚看了下手机,我去,这会儿还有人问我要不要去剧本杀,我的天。怎么办,去不去?我还有第一期上线的片头方案没有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