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本期推送为——播客《姜思达》020文字编辑版
图片
刚跑完步回来,现在就是9:20。跑半个小时走半个小时,因为今天有一个拍摄,我就怕跑太累,然后会影响工作,所以就稍微悠着点来。然后最近每一天基本都是这样,会早起,动一动。
我其实原来是特别反运动的一个人,尤其是反对健身房。比如户外运动或者说什么自己的独特爱好,那样的就挺好的。但是我总觉得健身房这个玩意儿,尤其是很多受 Peer pressure 影响,去健身房的,因为我原来也经历过那个阶段,好像说你不办个卡,你就不是一个像样的都市人,就是你被开除了城市的户籍,就是这种感觉。然后还有反正健身也是很多年了,高度接受就是了。尤其是男同志群体,基本就是一个入会的门槛,所以就经常会和另外的一部分价值观产生矛盾。
首先健身是一个健康的事情,当然没有错。但是在健康的事情下面,它就会产生一种比较和被比较。谁是健身房里身材最好的,谁是最健康的、最频繁的、最勤奋的、最好看的。身材比例最好的那个,撩起上衣格外骄傲,然后他就可以在小小的空间里面站在金字塔尖端。如果他这个人比较 nice 还行,如果他不。其实你在他面前走过去,你会觉得有一点比不过,然后就产生莫名压力。
还有,比如说打开社交软件,尤其是那种男同志群体社交软件,就头像都是健身照,这个就不用说了,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但我发现,这两年会产生一些变化,都是脚丫子了。
反正我发现,虽然不太确定是不是这么多人都有 fat,但是如果大家都转移到脚上,注意力从二头肌转移到脚丫子,好像确实能够释放一部分人的压力,你的脚再丑能丑到哪去,对吧?
健身这个东西,会跟另外一部分价值观多少有点冲撞,比如说身体自由。很多人说——肥肥也可以很美啊,我胖我很美,我胖我有理,也不是说有理,就是说起码不要 body shame 真的很难,大家都这么说。
Ok,你什么样的身材都能够自信的释放自己的美丽,然后瘦也可以,胖也可以,不剃腋毛也很漂亮,对不对?说都是这么说。但你很难保证大伙都这么想,你非常难保证。
我觉得这种价值观的倡导到最后能带来一个什么效果呢。就是,最好你能够要求自己,你自己不会去 body shame 别人,还有这个价值观最最积极的一个收获,则是一个自我提升。比如说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观点,这观点市场上好多,然后选择了这个观点的原因,是这个观点会让我自我有提升,而不是这个观点。我放在心中会对别人产生批判和要求。我具体说一下,我的理解,什么意思?
比如说我们要拒绝 body shame 好,我接受这个观点,我不抱怨别人。
所以我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外貌和身材影响我对他的判断,但是你不能指望着全世界都和你一样。
然后你至于要不要自己减肥,确实是你自己的事儿,因为这个事儿其实就相当于评估,你是自信的胖着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容易,还是你努力瘦下来,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容易。
其实这个答案会非常残忍。
如果你的身材是按照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并不那么主流的,你确实会过得稍微艰难一些,与此对应的是不得不建立的一种自信,我很少看到特别原生的那种,出场设置就是特别自信的胖小孩,我说实话,我是很少见到。
当然也有,这都不否认,但就是偏少。童年的时候大家多多少少都会受到这种身材和外貌的霸凌,包括发育状况的霸凌,那就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部分人的心理,就比如说胖一点的小孩,黑一点的小孩,长得特别高的女孩和娘一点的男孩,对吧?
都是这样的,所以这个自信是后天的自信,就是我不得不自信。如果自己也不自信的话,我过得也太糟糕了,对吧?
其实自信,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屏障。它是一个主动建立的屏障,屏障其实或高或低。所以我并不认为它是一个特别天然的,很容易就可以拥有的,和拥有的过程是简单的。
建立自信的过程,它并不简单。然后所谓的建立自信和共情,还多多少少有一点冲撞和矛盾。我觉得虽然在一个人身上,他可能是多种特征的彼此撕扯,就是你不能一概而论说:当他自信的时候他就不会共情,或者说(就基于我的观点)当他共情的时候,他就是缺乏自我的意识。不是这样的。其实是互相撕扯的,但我认为多多少少也有一点点的冲突,也不能完全说自信和共情,怎么说?换一下。自信和善于聆听,多多少少就会有点冲突,对吧?
是,所以回到我刚才那句话。一般来讲你去评估你是自信的胖胖过得容易,还是努力的瘦下来过得容易?都不太容易。但是我认为啊,可能后者,最起码只是一个身体上的东西,只是付出时间和努力,就会有回报的东西。但是前者还真的不一定。
我也不想教一些什么特别显学的,因为反正我讲的这一坨话,其实还是有一点功利色彩在里边。有点说——大家怎么在这个世界上过得更好,然后我们怎么成为人上人?其实底层的价值观不是我一直以来的价值观,但是我觉得人,你可以适当的去流动。
我坚持了这么长时间,就是把不运动这件事,当做自己的坚持,甚至会反向歧视。就是我还觉得说,挺骄傲的。我看到他们吭哧吭哧的每天不知道为什么在这运动,我觉得他们很荒谬,他们没有什么逃离同辈的目光啦...他们要把这种精神意识每天写在脸上...这样的生活让我觉得,不遵从内心的自然主义,这是我曾经的观点。
但是现在也不完全否定,只是说,我觉得人,多多少少可以流动一下。你每天特别急着,要跟别人争一下什么东西的时候,你也可以流动一下。Okay~今天是一个美丽的周四,我就不争了... ummmm 我觉得可以这样稍微试一下。
对。
人不要永远保持着一种观点和一种视角,去扫视这个世界。因为你一定会不断的加强自己的观点,就是当你特别确认这件事的时候,你一定能够找到充分的证据,去佐证你的观点,比如:你觉得这个世界是差的,你一定能够找到这个世界正在变得更差的证据,反过来其实也是一样的。
那就有问题了。既然反正都有理,我就不然?稍微把观点先放一放,或者说你把对这个世界认知的一个既定的路径,先把它给磨磨平。
我最近就经历了这样一个事儿,前两天接受了一个采访,然后这个采访当时大概也就聊了个半个小时,我其实印象不是特别清,还是一大早。我当时在采访的过程当中,其实觉得并不是很愉快。我是被采访的,采访我的人,我会觉得他问的问题,从路径上来讲,观点很坚持,他对我的判断是早早就确定好的。
我认为,他采访的目的就是拿你,去跟他原来对你的预设做一个比较。然后你要硬比是怎么样都能比上的。(你看我早就觉得你是这样的人,然后随便问问,你看你就是这样的人。)我总觉得他的问题是按照这种方式在推演和进行,倒不是咄咄逼人,因为一般也逼不到我对吧?
反正那些问题,我听起来,就会觉得说——他好像对我有恨,或者说有偏见,或者说有一种鄙视。言语里面透露着那种:“你是怎么面对你被网暴这么惨的。”
我说:“我没有被网爆很惨啊。“他的歌词大意是这样的,我说我没有很惨,我感觉我挺好的呀。
然后说:“你看,你这经历了起起伏伏啊!“
我说:“我没有啊。”
你知道吗?永远是这样的对话,然后就会让我觉得,他把别人想象成棋子。王后是这么走,马得这么走,炮是怎么走,对吧?小兵,他怎么走?你要是小兵,你只能这么走。你要是国王你就是“这个“。好像在他眼中,我们可以分类成不同的卡牌。
比如说有一类网红就是这样的,网红就是在他对面,是没有一个真实的,人的。
我愿意跟他主动聊,愿意跟他讲更多具体的实际的生活。这些故事是能够看到一部分人性的,我觉得这是有价值的。我觉得每个人的生活有价值的基础之上,在我这么好的表达的情况之下,这些东西是重要的,而不是拿我去验证一个你脑子中的我,也没有人关心你脑子中的我。好吧!他会让我觉得这个人不机灵,就是轴。但如果你抱着的价值观和我内心偏向一致的,我也就算了。但如果完全不一致,我会觉得我们没有办法玩。
我说过,应该就是从去年到今年,一个很切实的,也同样很功利的一个收获,就是,我不跟不喜欢的人玩。我如果要花时间跟别人在一起,我一定要跟我喜欢的人在一起,也包括喜欢的事、喜欢的物,不折磨自己。然后不跟自己说,我一定要磨练,百般挣扎。真的,我们如果要碰撞,就真的别碰了。
可以自由选择,你要因为你自己想这么去做而去做,而不是说我要用别人来验证我是谁。我原来可能需要,现在完全不了。就是你通过看别人,然后给自己找坐标。我觉得人都快30了,再这么干,其实挺丢人的。
五一,又去了一趟三亚,一个品牌合作。想想也没干啥,然后最近在上海,录节目录录录...这事儿也很闹心。
图片
接上篇(019)在三亚爽了一把单身爱船族
这个闹心是我其实那天晚上录完节目,我很不愉快。我就跟我团队的同事,发发负面情绪,交流了一下我的想法。怎么讲,我会觉得,我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对这个世界是没有价值贡献的。
图片
同事:???
那个东西并不是,我能力的最大化。然后我能力的最大化是不卖钱的。一部分商业化的我,是最低级幼稚的。我其实有一部分的工作是在扮演这样的角色,用初中生的语言去干初中生的事情,可能还是有一些初中生跟着一起。但那不是我能力的最大化,就很显然,其实这件事会让我多多少少有一点负罪感,然后我不知道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自己不太能够,我经纪人也不太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然后你更不要指望世界为你而改变,对吧?
我只想说,人确实可以敏感成这样。今天聊得都很正经,以前可能都在打哈哈。嘿嘿,稍微正经一下。我这个人还在思考,没有成天逗猫遛狗浇花。但现在确实逗猫遛狗浇花这些事,会占用我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后并为之感到欢呼雀跃。
因为我真的可以很少刷微博了,就是我现在可以做到每一天只打开一次,然后每一次只看5分钟。其实我一直都可以。然后当你在聊,比如说我能不能放下手机立即成佛这件事儿,其实很多人是完全无法相信的。
之前也是有人跟我聊天,他们会觉得,我是做网络内容的,我肯定每天网上冲浪,然后说网络语言,尤其对我一无所知的情况之下,有些路人就会觉得,我是一个每天上网冲浪的娘炮,大概就这样。其实并不是,因为我跟他们讲,我可以非常长的时间完全放下手机,然后手机关机,我不焦虑,手机没电没网也不焦虑,真不焦虑。
然后他们,都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说:“真的吗?“(破音)
这个破音甚至都是在完美还原,因为他们真的tmd会问到破音。然后我说对。请问有那么难吗?你当然可以用手机,你可以不上网,听听音乐啥的,带上耳机40分钟是非常容易过去的,不是吗?我说过网络世界其实也是真实世界,重要的组成部分,然后我这话没有说错。但是你很难保证那些讯息,没有被过多的加工和修饰。
一是当事人的立场,他自己的立场。第二个是语言和修辞,这都是修饰。第三个是信息流媒体的筛选,推流的逻辑和一部分系统或机构的屏蔽,或权重的提高之类的,所以你收到的信息一定会经历这三道坎的。
你很难保证是客观严肃也好,怎么也好。现在大家对于一个事件,是几个W几个H,没有那么关心,大家对于态度的站边是更 care 的。大家想要了解别人的态度和了解别人的情绪,然后在这个态度和情绪里面找一个避风港也好,还是找一个突击队也好,就是你知道吧,总会有一个选择,但这个选择似乎还是要跟别人站在一起的。
我很少在网络上真实看到,一个人他自己代表个人的内心的声音,这是我在众多的无论是我们说左一点的,还是右一点的都一样,然后就会让我觉得,算了,很多东西我也并不需要你来教育我,然后我觉得我能够管理好自己的人生,然后尽可能的帮助到别人,我觉得作为一个公民,我做到这个程度也不错了。
该纳税纳税,该看红灯看红灯,就是我也没有指望着再怎么地,所以已经进入到这个状态,但是我觉得人,还是我之前说的流动,可能你的精神出世,出一段时间,你又特别想入世。所以我只能说,我现在这个阶段是这样的,也保持了有一段时间了,整体的生活质量就是一个大提升,就真的是一个大提高。
然后会跟朋友讨论切实的问题,讨论现实生活的问题。确实很多遥远的相似,那个东西你就看到了,当手伸不过去的情况之下,我还是把手边的事先管管好。我估计可能会有一些比较理想主义的人呢,就会觉得不应该这样就忍,不应该像我这样,听起来就有点自私的意味。
但我真的是也遭遇过挫折,那就算了,真的就算了,所以人的角色,首先你的基因,你的教育环境和你的经历,和现在谁在你身边给你的影响比较大,这几个因素,对了,还有天气,最后就是上帝的响指。所以除了这些之外,也没有什么,而且很多问题,其实早都聊过了。之前有一个什么题来着,好像在网上大家有讨论,好像其他的有播客也讲了,哦,就是你能不能跟价值图谱完全不一样的一个人谈恋爱,或发生关系?
其实我很早之前就跟朋友聊过,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我曾经在美国跟一个川粉有过露水情缘,但是我见他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他是一个川粉,没有人会在社交媒体上这么写。哦不,可能也有,粉儿自己会吧。
然后,不管怎么样。我们就是见面啦,然后相处还挺愉快的。是一段在旅途中,算是遇到的体验还不错的这么一个人。就事后来聊聊天啊,然后他说自己是当兵的...美国大兵,然后是川粉。然后他觉得希拉里,是彻头彻尾撒谎的人,说谎的人,要吞1000个桩子...反正他就是这么觉得的,然后我听了,就震惊,嘴咧很开。然后我们就又进行了第二次,因为即便是川粉又是阴谋论患者的综合体,当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觉得也是可以做的。对,尤其他可以 serve you good 的情况之下,你会觉得好像突然间去到了一个平时不太会进的超市。
好像是你一直都是在网购网购,然后突然间去到了一个不太会进的小集市,然后你会觉得这个想买一买,那个也想买一买。Yeah 就是这样。太好笑了,那个男的后来还在Facebook,因为后来我还在翻他 Facebook,他发一句话,他作为一个川粉,然后他发了一句话叫——如果女权主义者真的像他们自认为的那个样子,他们为什么不叫自己人权主义者?他在向天发问,然后太好笑了,我前两天听「随机波动」你们有印象吗?刘擎问了一模一样的问题!这个世界太好笑了。
(注:笨宝口误,刘老师原话是在讲平权)
你说什么价值观能信啊,姐妹们放弃吧。就什么都不要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