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有天天上班,最后月末的时候却剩不了什么钱的经历?
每日早上手忙脚乱挤地铁公交,下班一身疲惫,月末了口袋里却还是空空如也。
作为一个工作了三年,曾经月月光的我在逐渐翻看各种招聘软件、面试中,逐渐总结出了一套衡量有效工资的方法,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讲。
这个方法适用于帮助手帐人写月末总结和给刚入职场面试的人提供,在接到多个offer情况下,衡量两家公司实际工资标准的一些建议。
1.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时间+路上花费的时间
刚毕业那会儿,出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就近原则,我在家附近教育机构工作。
离家步行大概二十分钟,月薪2k。
因为觉得工资低,就去软件上查各种面试单位,最后选择了一家月薪2k5的物流公司,然而从家里到单位需要坐13站地铁。
在干了两个月后,我突然发现虽然我的工资多了五百,但是我的个人时间明显变少了。
上下班加起来要比之前多两个小时,而这两份工作都是双休,相当于我比之前多付出了将近五十个小时,收入却只是多了五百,甚至去掉地铁钱还不到五百,搞得自己非常辛苦,却也没多赚多少钱。
后来我才明白,月累计工作时长加上来回往返的路程消耗时间,才是你真正的工作时间。
2.工资≠装在口袋里的收入
再接着上面说,出于对教育行业的热爱,我后来辞掉了物流招聘的工作,继续去投递简历。
这次我吸取了教训,把招聘软件直接设置成按距离显示,从近到远挨个投递。
当时正是暑期,没有yq,也没有双减,正是各个托管班教育机构大量招人的高峰期,况且我又有相关工作经验,所以很快有两家托管班回应了我的简历。
在面试后,我发现两家的距离都很近,都是走路就到,工作时间都是双休,下午一点到七点。
区别是一家提供和小朋友一起吃的饭,工资800,另一家不供餐,工资1200。
很显然,我又一次沉迷在这400块钱里,以为自己能够忍到七点不吃饭,回家吃,这样就能多400块钱积蓄。
事实是,这家托管班是以招全职老师,也就是授课加托管老师为主,全职老师的薪资待遇更高,所以每到晚上五点半的时候,办公室里串来香喷喷的外卖味道,同事们都在订外卖,我一个人显得格格不入,为了面子只能订外卖。
幸好我们城市物价不高,但是外卖也是15块钱起步,订了几天后,我就吃不消了。
对于我来说,比起这家,或许800块钱包吃饭才是更好的选择。
顺便说一下,如果是正在租房子需要找工作的朋友,我建议如果能找到包住的,尽量选择包住。
哪怕工资低一些,只有减少房租水电外卖这种大额支出,才是开源节流靠上班赚钱的正道。
3.收入并不仅限于金钱
上面我讲了两种情况,都是在我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这条我要讲最新的感悟。
我为工作计算时薪,只是想如何更有效率的让自己“贵”起来,努力不成为廉价劳动力。
时薪高,意味着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攒到更多的钱,这样我就可以为自己的剩余时间做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安排。
曾经低价卖出去的时间,以后一掷千金也买不回来。
如果你当前的工作只是为了谋生,我建议一定要争取休息时间更多的公司,这样你才能有机会学习,才能去把握不那么廉价的未来。
我做过物流分拣,一小时十元,还有中介抽成,拖欠工资,删vx跑路。扛了一整天的大米,才赚一百八;
我做过淘宝客服,上厕所超过一分钟就要向领导发vx解释说明,中午吃饭就在工位上,一边打字一边吃,不能耽误活儿;
我做过饭店服务员,要面带微笑一站站一天,每天要盘点一遍酒水,一共两页的种类,每种的每一瓶都要查数。伙食就是一碗白菜炒木耳泡饭,爱吃不吃没人管;
我也做过物流招聘,招聘骑手,来了两个月,工资结构变了两次,变来变去明着说涨薪,但是到手的钱却变少了;
我的感悟是,我们现在可以为了金钱上班,但是不能只为了金钱,这是一种建议,也是一种曾经深陷其中现在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归根到底,在已经决定工作的情况下,计算真正时薪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帮助大家在几个offer中不迷糊,能进行一下大概的估计。
未入职时,可以用高德地图等导航,估计大概路费和路程时间,外卖等支出也可以参照之前个人的消费水平和城市的消费水平。
综合进行计算后,就可以帮助大家在一个钱多距离远和一个钱少离家近的工作之间进行衡量,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