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半夜三更,“网抑云”时间到来,好友开始了日常的无病呻吟,对我进行密集的负面情绪轰炸。
而我碍于情面,只好听她倾诉。等到她的倾诉结束,我的好心情荡然无存,内心同样被负面情绪占满。
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多次,让我感觉自己像个情绪垃圾桶。只要好友想,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要接收她的糟糕情绪。
仿佛友情是块免死金牌,持有者肆无忌惮的滥用,让友情渐渐消磨殆尽。
图片
我知道好友告诉我这些糟糕的事情是为了倾诉和寻求安慰,作为好友的确应该如此,但我忍受不了我们之间的话题只有这个。
翻阅我们的聊天记录,一眼望过去都是类似的“好难过,我好累”的话语,仿佛她的生活只剩下悲伤和疲惫。
可明明每个人同样都很累,被生活弄得灰头土脸的不止她一人,我也有自己的难过与伤悲,却不会毫无节制的吐露自己的负面情绪。
人与人之间的悲欢离合并不相通。作为好友,我的帮助也只限于倾听和安慰,却不是不限次数的可重复利用品。
02.
类似的话语说多了自己都会觉得腻,更何况是毫无营养,污染心灵的负面情绪,只会不断消耗倾听者的耐心与好心。
哪怕你我是最要好的朋友,你我之间的交往也应有个度。你的口无遮拦并不是心直口快、直率坦诚,而是低情商的表现。
没人会喜欢一直在抱怨的人,大家永远都更乐意亲近乐观开朗的人。请原谅我不过是一个俗人,和大众的爱好相差无几,你的负面情绪实在不是我的欢喜。
张爱玲曾说:“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哭,你便独自哭。”这个世界没人愿意认真听你我的哭哭啼啼,我们受过的委屈可以轻易说出就不是真正的委屈。
图片
可能你会觉得这么说不近人情,但社交生活的本质便是如此。哪怕你认为你是在认真的倾诉,却也无法避免别人八卦和厌烦。
有人认为:“真正的朋友就应该和对方一起哭一起笑。你连我的悲欢都不愿意参与,你还算什么朋友呢?”
但终究你的悲欢只是你个人的悲欢,与我本身并无太大关系。朋友一词本身代表就只是一种人情,不参与你的悲欢也只不过是我的本分。
03.
朋友说到底也只是比陌生人更为熟悉一点、有过几次交往的别人。你我又为何要全面接受朋友的负面情绪,被奇怪的标准绑架自己并不想如此做的意愿?
总有人用友情做幌子,强制别人承认一系列奇怪的标准。可友情这种东西脆弱无比,时间永远都可以冲淡朋友之间的熟悉感。
它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的标准,只有交往的界限。
我们交朋友从来都是为了取悦自己、拓宽社交圈。与好友之间的合拍因此重要无比。当好友只会向我们倾诉负面情绪,带来不愉快的交往体验,我们只会产生不满的情绪。
图片
有的人会包容忍让。但嫌隙一旦产生只会不断扩大,不会再有弥合的可能。我们总会淡忘快乐的回忆,却永远记得好友曾经带来的冒犯与不快。
张爱玲和友人炎樱一度形影不离,却最终渐行渐远。张爱玲在回复炎樱的质问时只说:“你老是跟我说以前的事情,仿佛现在的我是个死人。”
没人会永远为一个令自己不快的好友停留,我们只会追逐快乐。无法妥善管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只会逼走我们身边所有人。
04.
我们不想无人倾诉,也不想陷入互相传递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
当彼此之间可以聊的话题只剩下你我的负面情绪,这份友情便已变质成了对彼此的报复。
你我对彼此的恶感因为这种行为不断增加,最终朋友变成仇人。或许我们不会迎来这最坏的结果,但也避免不了与友人的分道扬镳。
图片
人际交往的细枝末节会凸显我们的品性,一直向好友倾诉负面情绪只是在说明你眼中的世界是个不会落幕的悲剧。
唯有妥善管理好我们的负面情绪,适时缄默不言,我们才能营造起自己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