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大学毕业已经几年,室友们陆陆续续披上婚纱走进另一段旅程,仍孤身一人的我还是像当年一样突兀。
高考失利的我来到了临近北京郊外的一所二本院校,当然了,和所有人一样,我看中的就只是它离北京近。
北京寸土寸金,郊外的房价也被炒成我一辈子不吃不喝也难以企及的天价。
军训结束后,脱下了训练服,同时也将同学间的贫富差距显露了出来。
有一段时间每当我穿着百元内的回力鞋时,我总会禁不住看人来人往中的各种鞋。
每当走过匡威、AJ我都会下意识地加快脚步。
毛不易闭着眼在台上吟唱出“各色的脸上,各色的妆”,那一刻好像有什么东西揪住了心脏,就一瞬间当年刻在脑海中的小心翼翼好像又浮现了出来。
室友们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将寝室唯一的桌子堆满,每每遇到查寝时大家才会手忙脚乱地整理。
听不懂各种潮流的我躲在床帘里看着微积分,可能是贫穷也有一种独特的气息,很快我和隔壁寝室的一个同班女生越走越近。
习惯早起的我与整个寝室格格不入,六点准时出门的我在收拾东西的时候都提着一口气,生怕吵醒室友引来一段划破寂静的咒骂。
大学的课堂非常自由,你可以选择和任何人坐,当然了,小组作业时你也可能是唯一落单的那个人。
我和隔壁寝室的月月就像是游戏中为了打怪升级而自动匹配在一起的队友。
她会自然地走到我为她占的座位前坐下,在旁边吃早餐时也会跟我讲聊一些同学的风流八卦。
那几乎是我除了必要交流之外唯一与外界的语言沟通了。
慢慢的我们也会聊到自己,但大家也都会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太过于私人的问题都会不约而同地避开。
两年的时间我们几乎都呆在一起,吃着差不多的饭,走过差不多的路,看到差不多的东西,有着差不多的视野。
图片
图片
大三时寝室长的项链突然失踪,因为价格昂贵,所以一时间辅导员,学校方面的领导也都参与到调查工作中,这事在当年闹得甚至有点沸沸扬扬。
最后查出是平时和寝室长关系最好的钟琪偷拿的,内外部都进行了调解,最后钟琪搬到隔壁宿舍这事才算完结。当然了,隔壁的月月这时就搬了进来。
刚开始我和月月因为距离的原因,感情甚至更近了一步。
但是月月搬进来还不到一个星期,她和寝室中其他人说话的频率就明显高于我了。
我像往常一样在乌泱泱的大课堂中向刚进门的月月招手致意位置,这时出现在她身旁有说有笑的已经是寝室长了。
下一周周末班级要举行团建,班长在讲座结束后要求大家留下来几分钟商量一下时间。
大家主动地往前坐,寝室长这时从后排走到我左前方的位置坐下,接着回头向月月眨了眨眼。
我几乎是完全没看月月就主动站起来让月月走出去。
我站起来那一刻好像所有事情都开始划上分割线,又或者是本就有的鸿沟开始显露,抑或,我和月月其实从未在过同一条线上。
当月月挽着寝室长的手越过我身旁的空位而往后走时,我收回了余光。
大三的我开始准备考研,贫穷且勤劳的我一边在备考,一边还仍在出版社实习。
每天回到寝室的我只想倒头就睡,当然了我每天还仍会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出门。
“书呆子”、“比芹菜还勤”可能是毕业多年后她们对我唯一的印象了吧。
月月开始真正融入了她们的圈子,她们开始吃着差不多的饭,说着差不多的话题,去着差不多的景区。
但是差不多和差不多可能从来就不相等。
即使大学毕业回老家也无人安排工作的我无法理解月月为了看世界而在一天内花掉半个月生活费,同样的,她也再也无法理解我备考时期还在实习仅仅是为了得到生活保障的行为。
有人曾说考研是一条比高考还要难走的独木桥,因为高考时你只要往前冲就可以,整个家庭和学校都在你身后,而考研却是看似选择更多,实则每一步都更艰险。
一个人的考研之路,如果有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不一定还有勇气选择,但庆幸的是命运这次眷顾了我。
图片
图片
大四下学期,大家都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奔波,周五那天全寝室的人竟然能莫名其妙的聚齐。
可能是因为劳累过度,大学四年我几乎是沾枕头就睡,睁眼就到起床时间。
可那一晚我翻了个身就鬼使神差的醒了,拿起在枕头边充电的手机一看,才凌晨两点半。
我拉起掉落的被子刚准备继续睡觉,房门突然开了。
月月和寝室长边说话边走进门来。
“明天我得跟佳佳说一下这件事,那个人她也认识。”月月的声音隔着床帘传来。
灯光透过床帘的缝隙爬上了我的眼,可能是因为许久未被别人提起,那一刻一种被人惦记的暖流细细地浸透了全身,我仍记得当时自己翘起的嘴角。
“什么?她也知道,你……”
“嘘,你是我第一个告诉的人啦!”
“那,那就好,放过你啦!”
难道我反常的醒来就是老天为了让我听到后面那句话吗?我内心苦笑道。
实习时期攒下的一点钱足够支持我去到一直心心念念的城市旅游,因此我是寝室中第一个离开学校的人。
在寝室的最后一晚,我正准备去洗漱,月月突然喊住了我。
“佳佳,你明天一路顺风,额,其实我一直想跟你说,你应该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你不应该只会每天读书。嗯……”
“嗯,月月,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其实是因为有在忙其他事啦!”
“哦,这样。”
“嗯,对,那我先去洗漱了。”
因为要赶飞机,第二天我关上寝室门时她们还未起床,那几句寒暄意料之中的成了我和大学时期的最后交流。
登机前,我打开了宿舍群的“消息免打扰”。
工作了多年,见惯了职场的冷漠。
如果是现在的我回到离校的前一晚,我应该会大方地给月月一个怀抱吧,接着表达一下对她的感谢。
有一个提醒你去看世界的人真的是一种莫大的幸运了,同时也别因为后来的疏远就忘记了当年姨妈期间递过来的热水,八卦时的相视一笑……
当年的我们连小小的情感危机也不擅长处理,但也许就是这种笨拙才是青春不可撤回的真正价值吧。
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玫瑰书下,以刺为笔,送你一本玫瑰书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