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哥之前的一篇文章,虽是旧文,但思路都是一样的。看完这篇,希望大家对重疾险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图片
图片
重疾险主要是用来保什么的?它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哪些方面?
图片
重疾险,顾名思义,是保重大疾病的一个险种。重大疾病一般是由三个方面来定义的:
1、疾病比较严重;
2、治疗费用高;
3、治疗难度也比较大。
符合这三个特点的一般才算重大疾病,重疾险就是来保这样的疾病的。
它的作用,就是为了能让患有重大疾病的人,有足够的资金去治疗。
因为重疾险是「给付型」,只要确诊重大疾病,并且符合理赔条件,就直接赔偿保额。
比方说,张三保了50万重疾保额,保险公司的赔付,是直接把50万现金打到张三的账户上。
至于这50万怎么使用,在哪里使用,是治病还是消费,没有任何限制。
因为这个特点,重疾险除了提供治疗费用的功能之外,还能解决一部分「治疗之后的康复费用」、「生病导致收入中断」这些问题。
扩展阅读:
知识点|重疾险和医疗险的区别
图片
既然有了百万医疗险,我们还有必要买重疾险吗?
图片
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是互相补充和相辅相成的关系。
首先,百万医疗险是报销型的险种,是根据实际费用的清单,来进行报销。花了多少,我就给你报销多少,报销的额度不可能超过实际花的额度,不会额外再给其他的费用。
但实际上,如果真的患了比较严重的疾病,除了住院之外,很可能还有一些无法报销的费用。营养、护理、异地就医、包括收入损失,都是不会体现在报销单上的。
曾经有一个案例,患者的女儿跟我讲,他们带父母去北京治疗,整个过程,手术的费用、住院花的钱并不是特别多,反而酒店、机票等费用,比住院费还要多。这些费用不在住院清单上,用百万医疗险也是报销不了的。
这个时候,重疾险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只要达到了重疾/中症/轻症给付的标准,那么重疾险是直接赔付保额的,我保了 30 万就给我 30 万,保了 50 万就给我 50 万。至于说这 30 万、50 万,我是怎么花,我花在什么地方,我现在花不花,都是没有限制的。
这时候,百万医疗险用来报销住院费用,重疾险给的赔付,就可以用来花在其它任何医疗险赔付不了的地方。
而且,因为患者生病而造成的收入中断,如果对家庭的经济来源也有影响,那么重疾险的赔付也可以在这个方面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其次,百万医疗险目前仍属于短期险种, 严格意义上的终身保证续保仍是空谈。未来的续保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
但是重疾险是可以一次性锚定终身的保障的,无论是刚出生、还是20 岁、40 岁都是可以做终身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即使活到 90 岁、100 岁,其它任何一个险种我都不能再买了,但是仍然是有重疾险的保障。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目前真的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关系,两者之间不能完全的互相替代。
扩展阅读:
如果只买一份保险,我选它
图片
我现在买一份保额 50 万的重疾险,20年以后这 50 万已经不值钱了,所以很多人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觉得重疾险不合算。通货膨胀的影响怎么解决?
图片
之前写过,看这篇就可以了。
50万20年后就不值钱了,通货膨胀怎么破?
以下节选自上面的文章:
「保险本身,也无非就是一个风险管理工具而已,你不能指望它像万金油,又能替你出医疗费,又抵御通货膨胀,最好再来点收益,最好还便宜。哪儿来那么多好事儿啊。
别用看待理财产品的眼光,去要求一种风险管理工具。
通货膨胀所带来的保额缩水,确实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它是资产整体的变化,而不是保险本身带来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放弃保险,而是要通过各种手段积极的去应对,来更好地保障自己和家人。」
图片
年龄比较大的人,比如45岁以上,重疾险保费比较贵,保额也有限制,这时候买重疾险还有意义吗?
图片
重疾险之所以有存在的意义,是因为它有杠杆。
比如说我一年交 1 万块钱的保费,只要过了等待期,我就能获得 50 万的重疾保障。每年1万保费去撬动一个 50万保额,这就是杠杆。
就算我从来也没有得过重疾,所有的总保费加在一起,正常来讲也是比保额少的。一个二三十岁的人做 50 万的重疾险,交完所有的保费,可能也就是 20 多万、30 万这个样子,仍然是有杠杆在的,只不过杠杆相对小了一点而已。
对于年龄比较大的人,杠杆会小一些,但仍然存在。
举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