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到点了,打开网抑云给我哭”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易云从一个独具特色的优质音乐社区,变成了伪哲学家们不分场合抖机灵的地方。
有些人为了博取关注,在评论区大肆“强说愁”,无病呻吟,故意卖惨。
鼎盛时期随随便便一首歌的评论区都会充斥着考试、失恋、大海、酒、52赫兹的鲸鱼。
当真正的感情宣泄被大量同质化的故作矫情所掩埋,网易云便不可避免地被共情疲劳的大众群嘲为“网抑云”。
图片
我印象当中的网易云,并不是这样子的。
几年前主打评论区的网易云,很多人除了讨论歌词歌曲,也会发表心情,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感悟,或关于高考,或关于爱情,亦或是离别,带有一些丧的情绪。
这些评论常常会冲上热评成为一首歌曲的小故事。
还记得当年杭州地铁的网易云乐评专列吗?5000条优质乐评,每个文案都能打动人心,引发无数共鸣。
图片
那时的网易云评论中,有的是什么?
有的是人间冷暖,有的是柴米油盐。
情绪是会传染的,细细品读热评中的每句话,你会发现,你也曾是故事中的主角。
那些文字里裹挟的情感也曾让你我感受过一次小小的安慰吧。
每个人都有过人生中的至暗时刻。可能是童年时被错怪后的忿忿不平、少年时考试失利后的悔恨不已、青年时失恋后的痛哭流涕。
那些默默努力的平凡的人,默默消化掉的平凡的事,都是这个世界中真实的状态。
图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故事带给人们的情绪是大抵相同的。或悲伤、或不甘、或喜悦、或振奋。
当网易云一次次破圈,被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社区也就多了想要博眼球的人。
归结于评论区多有情绪表达的特色,渐渐地有人从中挖掘出了热评密码,并开始消费这些难以避免的负面情绪,甚至是抑郁。
一夜之间,全世界都开始调侃网易云音乐里面,那些模板化了的人均失恋,人均抑郁,人均父母离婚,人均高考失利的「致郁故事」。
图片
翻开评论区,仍然有着记载自己故事的人,但更多的,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人。
当这些故事被一次次变成博取关注的工具,大家就累了,安慰得了一个,安慰得了两个,安慰不完一堆:共情疲劳了。
本来是开开心心来听歌,一不小心看到丧丧的评论,就好像在热闹的聚会上有人开始嚎啕大哭,我笑也不是,哭也不是,唯恐避之不及。
“我见不得他们不开心,又做不到让他们开心。”
大量似真似假的内容铺天盖地,消耗着人们仅存的同理心。干脆什么都不信,有如看到乞丐先怀疑他是不是职业性的,碰到摔倒的老人先保护自己免得被碰瓷。
图片
但是站在另一个角度上来看,当全网都在玩梗,还有人会去在意“如果这是真的”吗?
所有的负面情绪在被无差别地践踏,看起来威风凛凛,似乎代表着正义与道德高地。
别因为图一乐,拿着一个抖机灵的梗,到处无脑刷屏。
图片
你可以反感那些装抑郁的,博同情的,这没有问题,但是用娱乐化的“抑郁症”来讽刺那些伪装者,这就伤害了真正的抑郁症患者。
“网抑云”这个梗对于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来说,和“化粪池警告”一样是会穿透心脏的一把刀。
本来一个小小的疗伤角落被无情的围观嘲笑,对他们是多么大的伤害啊。
还有那些跟风编故事博关注的人,你一个他一个,当真情绪被假卖惨席卷覆盖,就没有人会把同情关心轻易的给予真正需要的人了。
当人们不愿倾听,人们也不愿被倾听,那这个世界得有多寂静啊。
所以,
如果你的故事是真的,我希望是假的。
如果你的故事是假的,我希望是真的。
图片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每一个人都有发声的权力,每种情绪都值得被尊重。
网易云作为一个听众表达情绪的好地方,不应该成为伪哲学家博眼球的娱乐场,也不应该成为被跟风大众无脑嘲讽的对象。
图片
消极,沮丧的时候,在一个大家互不相识的场所,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情绪,哪怕没有听众、没有回应,哪怕只是自顾自的碎碎念,也会是莫大的安慰。
“哪怕你为不知道今天穿什么袜子而伤心到哭泣,我也不会停止爱你,这世界有七十亿人,就有七十亿种正常。”
因为无法完全理解,所以体会不了别人真实的感受,但这并不能成为伤害别人和否定别人情绪的理由。
在这个世界,我们每一次选择,都是一份投资。它会让这个世界朝着我们希望的那个方向,转变一点点。
做出选择,准备开口时,请记得保持理性。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