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要为真理而斗争,欢迎回到2049。今天3月17日,送出第一部华为Mate40 Pro保时捷典藏版,陶瓷黑色、512GB存储容量,详情请查看公众号首页下方“惊喜按钮”,感谢老板支持。
上文书说到,从19世纪末开始,人类产生了把猿猴训练成劳动力的想法,但所有的尝试,要么以失败告终,要么就是媒体的杜撰,但就在1927年,位于几内亚的法国巴斯德研究院金迪亚研究所,迎来了一位神秘的苏联访客,他带着一项看起来更有可能成功的计划,向人类社会的伦理底线发起挑战,此人名为伊利亚·伊万诺夫,而他要做的,则是培育一种人类和猿猴杂交的生物。
图片
伊万诺夫
事实上,培育人猿杂交生物,在上世纪20年代,已经不是什么新概念了,早在1905年,巴斯德研究院就曾支持过胚胎学家赫尔曼·莫恩斯,当时莫恩斯组织了一次去非洲的探险,目的也是开展人猿杂交试验,不过在遭到媒体曝光后,莫恩斯的计划还是在公众的谴责下分崩离析。但巴斯德研究院,一直对人猿杂交生物都不死心,所以在22年后,他们再度向伊万诺夫敞开了大门,而与此同时,出于对唯物论的支持,苏联政府也向伊万诺夫提供了充足的研究经费,因为伊万诺夫与莫恩斯都主张,培育人猿杂交生物,可以证明进化论,或者至少可以证明人类与猿猴之间在进化上存在联系,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实际的原因,这就是人们认为,人猿杂交生物将拥有更为强壮的肌肉,它们会成为强健有力的劳动者。正因为如此,苏联才会在没多少钱可用的时候,仍然愿意资助伊万诺夫的研究。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当人猿杂交生物在矿井和田地中做苦工时,苏联人民就将享受到天堂般无忧无虑的生活,这叫什么?这就叫共产主义。
就这样,伊万诺夫在金迪亚研究站安顿下来,他首先尝试给几只母黑猩猩进行人工授精,精子的来源,有人说是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黄博士,还有人说精子就来源于伊万诺夫自己,还有他的儿子。不过由于天然存在的生殖隔离,并没有一只母猩猩因此受孕。后来伊万诺夫沮丧地返回苏联,但他并没有放弃,这次他转变了一下思路,希望可以用带回苏联的雄性红毛猩猩的精子,让苏联姑娘怀上一个泰山。最后,伊万诺夫还真找到了几名志愿者,但是还没等试验正式开展,苏联就爆发了大清洗运动,被怀疑内心有反革命情绪的伊万诺夫,被运送到一座集中营待了五年,而在被释放后没多久,伊万诺夫就带着他的梦想死了。后来有传言说,斯大林命令其他医生,继续伊万诺夫的研究,为苏联培育出超级人猿战士,但至今,也没有出现可靠的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可以发现,故事说到现在,关于猿猴能做什么,人类想的是越来越离谱,一开始只是想让猿猴干点体力活,后来又想让猿猴发展出更高的智力,再后来甚至打起了超级劳动力的主意,那么这一切的初心,让猿猴去摘个棉花、铲个煤、剥个蒜,到底能不能做到呢?看来要想研究明白,天马行空的美国人、思维发散的法国人和野心勃勃的苏联人,都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选择还得是严谨求实的德国人。
1913年,在普鲁士科学院的赞助下,德国人于非洲西北海岸的特内里费岛上,建立了一个灵长类动物研究站。一开始,研究站的建设者们,也是野心勃勃,又想教猩猩说德语,又想教猩猩弹钢琴,甚至还想教猩猩搞一搞数学,当然了关于人猿杂交的想法,他们也不是没有。后来据小道消息说,这个研究站还有个秘密任务,由于特内里费岛正好处于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所以研究站的研究者们,在搞研究之余,还承担了一些间谍的任务,至于是真是假,那就不知道了。当然了以上种种想法,到最后全都搁浅,实在是过于难为猩猩了,所以冷静下来之后,研究站在新任管理者沃尔夫冈·科勒的领导下,走起了务实的路线,而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黑猩猩是否有能力使用工具,二是它们是否有能力进行需要深刻理解的学习。正是鉴于此,如今人们将科勒进行的一系列研究,确定为灵长类动物学这门学科的开端。
图片
科勒
怎么研究?科勒的方法,是给黑猩猩出各种获取食物的难题。比如说把香蕉或是橘子等黑猩猩看见了就受不了的水果,给放到房顶,或者就放在它们笼子之外几米远的地方,然后观察黑猩猩在尝试取得食物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实验结果很是让人吃惊,科勒发现,当黑猩猩发现食物的时候,一般都会疯狂地跑来跑去,显得很是着急,但过一会它就会停下来,开始思考目前的情况,思考一段时间之后,科勒从黑猩猩的表情中,可以明显看到一种顿悟的状态,然后它们就会开始着手解决问题,比如说拿一根棍子把水果拨过来,甚至还有黑猩猩,会把箱子垒起来,然后爬到房顶。这就说明,黑猩猩与其他绝大部分动物是不一样的,它们不会在失败的方法中一条路走到死,它们对待问题,似乎有一种本质上的真正了解,毫无疑问,这很有人类的风格。
图片
科勒的实验
不过尽管科勒的实验,支持黑猩猩具有较高的智力,而且可以解决各种难题,这让人们看到了猿猴劳动力的希望,但科勒很快就发现,其实它们根本无法完成任何工作。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们的个性顽固而且任性,如果一只黑猩猩不想做某件事,那就真是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特别是,它们拒绝做任何哪怕让自己稍微累一点点的事情。比如说当时科勒手下有一只非常聪明的黑猩猩,名叫苏丹,这哥们每次获取食物,都显得毫不费力,但吃完之后,那是遍地果皮,一开始,这些烂摊子当然由驯养员来清理,但有一天科勒想,既然苏丹这么聪明,我为什么不能训练一下,让它吃完自己收拾呢?在教了苏丹几天之后,这哥们还真照做了两天,但到第三天,苏丹就不再主动收拾了,第四天,更是命令一次捡一块香蕉皮,再命令一次,再捡一块。到第五天,基本就是完全忘了,其实就是打死不配合。1927年,科勒出版了《猿猴的智力》一书,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诸于世。
后来美国有研究者,也做了类似的实验,黑猩猩同样表现得十分顽固,事实上,几乎每一个和猿猴工作过的人,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它们是无法驯服的野生动物,在它们的基因中,就根本没有被动服从这码事儿。灵长类动物学家弗农·雷诺兹曾说:在它们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很多文明习惯的同时,还有很多不文明的本能,没法通过训练去除,而后者随着猿猴的日渐成熟,会越来越强烈。总之就是,猿猴足够聪明,知道该做什么,但它们也足够顽固,不想做打死不做。由此可见,如果黑猩猩是人类一员的话,那它们就会是又懒、又馋、又穷的那一批,所以咱们也可以对比一下自己的情况。
就这样在众多研究的支持下,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基本没有人再会去考虑把猿猴训练成劳动力了,这种放弃不仅出于猿猴无法驯服的天性,同时也在于,人类找到了更好地体力劳动替代者,这个替代者并不是研究生,而是不知疲倦、毫无怨言、从不生气、乐于执行最卑贱任务的机器。随着自动化与半自动化机器的广泛应用,人类的双手得到了极大解放,当然了既然猿猴会拒不配合,我们也不排除,未来的某一天,越来越智能的机器,也会起身反抗人类的统治与奴役,甚至凌驾于人类之上,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么人类究竟是会张开双臂欢迎地球新的统治者,还是像猿猴一样,维护尊严,殒身不恤?倘要寻求这些研究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