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YYDS
图片
要为真理而斗争,欢迎回到2049。
首先公布一项重大事宜,从今天起,每一年的今天,都设为2049的真粉节,是节日就得搞点活动,今年的活动很简单,即日起,一周时间内,也就是从今天到8月24日的23:59分,2049的高端T恤,限时折扣,原价249元,现价只需192.6元,仅此一周,还望各位老板抓紧时间抄底备货,否则至少再等一年,因为卖多少钱,我的决定权也是很重要的。2049高端T恤,不仅可以穿,还可以增长知识水平,更可以保值、升值,是你抵御通货膨胀的有力武器。只要你下订单,我们将在48小时内给你拿衣服、发货。购买通道就是我脸上的二维码,感谢老板支持。
既然是过节,今天也不想搞什么节目了,最近我们总在研究中国城市,似乎忘记了我国还有广大的农村。这也很正常,毕竟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已经有7亿农民,离开了农村进入到城市,农村生活已经从很多人的视野中消失,甚至很多人长这么大,从来就没有去过农村,不过即便如此,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按常住人口计算,仍有5亿979万人生活在农村,占全国总人口的36.11%。所以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的发展都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共同富裕更离不开农民富裕。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感觉挺离谱,一个街头采访问现在的年轻人,你知道农民一年赚多少钱吗?这些人的回答都很让人angry,有说十万二十万的,有说四十万五十万的,甚至还有说80万100万的,听完之后我特别想给他们从屏幕里薅出来,然后猛烈地批判一番。当然我们知道,这些视频放出来的都是专挑那些答案特别naive的,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就不应该存在离谱的回答,特别是你不能在不知道农民大概收入的同时,知道一双配色限量的AJ多少钱,我现在对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感到十分担忧。那么农民的收入状况到底怎么样呢?我也没查到,但我们可以查到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
首先我们看比较富的几个省份,根据过去十几年的统计显示,在我国,除了四大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之外,农村居民收入排在前五的省份基本没有变化:江、浙、闽、粤、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山东,全部是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它们之间的位次在轮番交替,以去年的统计来看,五省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198元、31930元、20880元、20143元和18753元。这其中,江苏农村居民的收入高最好理解,因为它自然条件优越,江北更是一望无际的江淮平原,可耕种土地的占比非常高,而除了农业之外,江苏的乡村旅游业也开展得非常好。浙江表面上看,自然环境远不如江苏理想,山地和丘陵占比高达74.63%,那么浙江的农村居民为什么收入最高?原因就是他们的收入来源非常多样化,粮食、蔬菜、水果、山货、海鲜、商业、房租等,乱七八糟全都加起来,收入就十分可观了,这也说明浙江人确实很有商业头脑。而且很多人认为,浙江特别是浙北地区的农村居民,被大大的低估了。福建的情况也和浙江十分相似,都是山多地少,靠纯粹的种地根本没有活路,福建农村的各种产业也是十分发达。
以上的江、浙、闽三个省份,就是我国农村最富裕的地区,而且发展比较均衡,相比之下,广东和山东就有一点两极分化,有些区域农村的富裕程度不亚于江、浙、闽,比如说珠三角和胶东半岛,特别是胶东半岛,农业产业化水平非常高,农产品附加值要比传统农业高得多,比如说山东向韩国出口的葱姜蒜,价格就是国内的一倍以上。除了山东以外,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的还有四川、河南、广东和江苏,根据2019年的数据,这几个省份的农业产业化产值,都高达4000亿元以上,山东的农产品出口更是常年超过1000亿元,连续十几年雄踞榜首。不过除了珠三角和胶东地区之外,广东和山东的其他农村地区还是比较贫穷,像是粤西、粤北、鲁西,这些地方农村居民的收入和西部差不多,让人一言难尽。
富裕的农村集中在东部沿海,贫困的农村主要集中在两大地区,一是黄土高原和河西地区,二是西南地区的深山老林。包括甘肃、贵州、青海、云南、山西、宁夏和陕西,在去年,这几个省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都在14000元以下,平均一个月也就1000块钱。在这些省区,除了大城市周边三四十公里以内,以及一些旅游景点附近,其他区域的农村普遍比较贫穷,当然了必须要强调的是,这个所谓的“贫穷”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贫穷,因为我们今天已经实现了全面脱贫。
总之整体上看,我国的农村还谈不上富裕,即便是经济最发达的江、浙、闽、粤,农村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当于四五线城市。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17131元,只有城镇居民的39%。而且还要强调的是,今天我们谈论的主要是农村居民,而不是彻底的农民,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显然并不理想,具体的原因,泛泛的看无非四点:人口多、生产力低下、产业化水平低和土地所有制,就不能继续展开了。所以才有几亿农民背井离乡去城市打工,混得好的能在城里买个房子安顿下来,混得不好的,又不想回老家的,只能像浮萍一样飘来飘去。好了今天的主题你也清楚,我们听到了太多的大方针、大战略、大计划、大政策,但农村似乎总是游离在我们的视线之外,仿佛未来没有它的一席之地,所以我想说,永远不忘记根在何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